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家庭对大学教育的较高投入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差异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现状与对策

第三节 大学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为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奠定基础。

一、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外部拉力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用人单位及其所在的环境提供的条件能够满足大学生在当前阶段的最主要的需求时,才能最大限度的对大学生就业选择产生吸引力,大学生也才能因为自己的选择获得最大的效用。用人单位所在区域的基础环境和用人单位性质、用人制度以及薪资水平等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区域的基础环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条件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过程中的外部拉力。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强调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均衡和公平发展,虽然在区域发展的公平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忽视了经济效率,使得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经济实力较弱,资源有限,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我国借鉴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实行向东部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中国的区域经济从非均衡投入开始,在很短时期内就实现了非均衡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诸如收入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为克服非均衡发展的缺陷,在借鉴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和人才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历程。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毕业生分配计划几经变革,但基本上实行的是计划分配制。1985年5月,国家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国家计划内自主招生,允许部分大学生在分配计划内可以对就业单位进行选择和调配,这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1989年3月2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国教育逐步走上了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到1997年,我国高校基本建立起了“上学自己交纳学费,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几经变迁,从“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再到“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就业主体由国家转移到个人,发生了根本变化。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流向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东南沿海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发展机会空间大,福利和生活环境等都较为优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流向。

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区域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的也有所不同。首先,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单位环境对个人发展前景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三资企业、高新企业数量多,用人单位的管理机制科学灵活,用人制度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用人唯贤,不论资排辈,福利保障制度相对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的三资企业、高新企业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改革缓慢,管理与用人制度陈旧,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不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其次,中国区域经济差别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工资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别,带来居民享受的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别。大多数毕业生普遍认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经济待遇好。而如果选择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导致较低的薪金水平,福利待遇也跟不上。最后,工作环境对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即包括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等一些“现实”的硬环境和组织氛围、组织文化等一些“看不见”的软环境。大学生们在学校里接受的绝大多数知识,只有在相对先进的工作环境下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只有在比较先进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二、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外在推力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是初次就业,初次就业时获得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其将来的职业地位,而在初次就业拥有的社会资本是非常有限的,在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之前,大学生的居住和活动区主要集中在家庭和校园。“家庭关系是中国社会富有意义的核心社会结构,因为中国人对家庭的定义超出了直系核心家庭的范围,而包括多世代、多家族和婚姻联系,完全可以说这些扩展的网络提供了充分接触社会的很多机会。”

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大学生的家庭关系对其就业区域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成为构成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外在推力。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观念对他们的就业地区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毕业生择业的考虑因素,高校毕业生在大学四年虽然学会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数量增加,父母自然而然会倾尽全力来帮助子女就业。另外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就业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因此父母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上会产生影响。同时,家庭对大学教育的较高投入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期盼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光宗耀祖的意识已基本消失,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期盼,主要集中在“为子女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和“教育投资,改变家庭现状”两大期盼。父母的期盼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选择,渗透着家庭教育的印迹。在他们刚刚萌芽的职业思想中,更多地反映了父母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因此,在中国现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选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外在推力。(www.xing528.com)

三、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就业流向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根据理性选择理论,大学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个体行为受到其心理因素影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就业心理倾向、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等,会对就业流向产生影响。从合理性概念出发,韦伯对社会行为的四种分类与大学生就业行为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区域怎样选择、如何选择,是其微观行为的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人因素是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内在动力。

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就业区域选择中也存在有限理性,如就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社会助长现象等,从而加重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不平衡。就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即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对大学生就业流向也有影响。在大学生毕业的当年,由于就业工作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所以有太多的舆论和声音做一些探究,同时毕业生群体内部关于就业也成了大家的见面问候语和共同心声。就业选择问题通过群体讨论,群体中原来被大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就得到了加强,所以,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就会更相信自己意见的正确性。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另外实力突出的“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人才三个“集中”现象:即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向大中城市集中和向培养学校所在地集中就是“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效应,加剧了毕业生的地域流向差异。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就体现在做就业区域选择时,如果选择发达地区时,有周围同学做同样选择的支持,或者社会、家庭及学校的关注和肯定,这样就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动力或动机,另外因为人的决策和选择的反应是以前经历多次的或天生即会的行为动机,所以这种动机的增强将对大学生的区域选择起到了助长作用。例如,近几年媒体对“东南飞”就业部分人员高薪的不当宣传,刺激了学生和家长的攀比心理,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要到东南地区就业才算有出路,导致多数学生硬着头皮,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扑到一个地方,使大学生流向的区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在我国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选择过程中个人因素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取舍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相比较之下,家庭、亲朋的影响有减弱趋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在子女就业上的观念也有所改变,更倾向于尊重子女个人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受个人因素的影响日渐突出,个人因素成为大学生就业流向最直接的内在动力。

四、大学生就业流向驱动体系

大学生就业流向驱动要以相关就业理论和就业实践为基础。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强调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宏观上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基础环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会带来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企业发展水平和用人观念的差距、社会福利不均衡、生活和就业条件悬殊,发展机会显著不同等均是其突出表现,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外在推力。从理性选择理论角度,大学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均衡则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因素的主要方面。同时大学生选择就业流向受其个体差异的影响,包括家庭观念、个人心理等方面,综合表现为就业观念。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我国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经历了完全计划型的统包统配到计划体制下的用人单位与学校供需见面模式过渡,再向目前政府引导下的自主型双向选择模式转移。由于就业观念的转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面对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就业心理倾向、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等。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流向需要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其内在驱动力。

大学生就业流向驱动系统的主体有个人、用人单位、政府、高校等,其中个人又是该体系最终结果的实践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基础环境差异,不同基础环境的区域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同。大学生就业流向的驱动力主要是指在系统的基础环境的支撑下,各主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其中,大学生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带来的大学生家庭观念、个人心理、就业价值观等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基本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个人的主体作用及其对就业流向的选择;而社会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引导作用、用人单位的吸引力、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支持以及政府的政策推力等则是系统的外部动力。因此,大学生就业的基础环境、外部动力(或外在推力)及内在动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动力机制,也就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驱动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