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宏观背景分析一、高等教育过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美国教育学家认为,一个国家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及家长仍然受过去精英式教育和就业影响,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陈旧,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基层就业宏观背景分析

一、高等教育过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

美国教育学家认为,一个国家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为9.8%,大学扩招后,2000年达到11%,2002年15%,2004年为19%,2008年为23%。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07万人,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达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却仅用了5年。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需要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方式相对落后,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总容量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推动产业升级,服务业、高新技术行业及新兴就业领域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传统的相关产业领域已不再是就业的主要阵地,虽然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会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新的就业岗位,与急剧攀升的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相比,显然还存在很大差距,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

由于我国不同地域之间及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自然就会考虑到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选择。2008年东部地区人均年收入达到20 965元,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出6 903.76元、7 048.48元和6 803.47元。省区的差距也十分显著,2008年,上海、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了72 554元、61 876元和54 034元,在1万美元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浙江、江苏和广东省,人均也达到了41 967元、39 485元和37 402元,均超过了5 500美元。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省区,如贵州,只有人均8 788元,不足1 500美元。后者只有前者1/4至1/8。正是由于经济上的巨大落差,才使得大学生就业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也拥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前景和公开透明的人才竞争环境,能给大学毕业生们更多的就业机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除了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之外,城乡二元结构也是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在大中城市,政府能更好更完备地提供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如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工具,较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服务,丰富的娱乐文化生活,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环境。生活环境很好,生活质量较高,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城市就业。而农村地区由于发展较慢,交通不便,生活单调,工资待遇低等各种原因,难以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城乡发展失衡,形成二元格局,是我国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不协调决定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下大力气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要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消除城乡差异,就无法解决城乡差异所带来的就业差异。

美国皮奥尔等学者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工资收入较高,就业稳定,工作条件好、失业率低、升迁机会多等特点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另一种是工资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较差、劳动变换频率高、升迁渺茫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即劳动力能够无成本地或成本很低地流动,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必然会先在一级市场寻找工作岗位,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如果没有在一级市场找到理想工作,则会到二级市场暂时先就业,骑驴找马,等找到更好的工作再做调整,这是大多数毕业生“无奈”的思维及选择。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在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分割,并不是充分竞争的。这种分割形成并长期强化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机会的差异。高校毕业生一旦选择了二级劳动力市场,要想返回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会面临很高的成本,难度很大,这大大缩小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如果没有消除体制隔离,没有消除就业歧视,没有政策的引导和鼓励,没有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不愿意去二级市场,不愿意选择基层就业。

三、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不可避免地波及大学生就业市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出口下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甚至面临停产、倒闭。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了企业方面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在地区和人群上逐步扩大,企业裁减人员的现象不断蔓延,国内,裁员狂潮也在地产、金融等企业的带领下迅猛袭来,并出现了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生产企业向内向型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蔓延的趋势。在近两年的校园招聘中,企业推迟、缩减乃至取消招聘计划的情况普遍发生,国有企业进行大幅度的人员精简,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银行业保险业及地产业都纷纷采取缩减人手、开源节流的方法,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四、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念(www.xing528.com)

现在的大学本专科教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性大众化教育,培养的不是各类“精英”,而是普通劳动者。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及家长仍然受过去精英式教育和就业影响,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陈旧,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些毕业生自我评价偏高,就业期望过高,难以根据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导致自身主观认知和社会评价之间偏离;一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上,偏向物质化、现实化、功利化,过多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将目光过多投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择业选择大多局限于这些地区的大城市、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等大单位。传统的“面子”观作祟阻碍了高校毕业生选择基层单位。中国人爱面子,这是几千年的传统,当今社会,很多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就是“天之骄子”,只要是进入了大学,就永远和基层沾不上边,就注定和别人不一样,不再是普通人,毕业后一定会大展宏图,要么是坐办公室成为高级白领,要么是成为成功的大企业家,做一名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绝不会再回到基层,从事最基础的工作。同时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只要能力水平高一点就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到基层去就业的,一定是不优秀的,考试不及格的,这是一种社会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也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及其家长对求职的定位,受传统科举考试制度、读书升官发财等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把读书升学看做是一种升官发财的途径,特别是农村的家长,把儿女上大学走出农村、摆脱贫穷视为一生的梦想,他们为儿女上学省吃俭用,花费了很多的钱财与心血。当大学生毕业后,大学生家长必然希望自己的儿女可以留在城市,享受城市优厚的待遇和生活条件。然而,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农村基层,返回农村,则会给大学生家长心里带来极大的落差,并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是他们梦想的破灭。所以大学生自主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遭到很多大学生家长的反对、阻拦和不解实属必然,这样很多大学生由于不想违背父母的意愿,不愿意让父母伤心而选择放弃到农村基层工作。在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的原因中,考虑面子的成分很大,即使有的单位待遇很高,发展前景也好,但是不够档次,毕业生也不会选择,对于基层更是如此。这样就误导了那些更适合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们,正是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大学生毕业到基层工作,不仅受到很多家长反对与阻碍,还受到亲戚、朋友、同学以及基层群众的不解与歧视。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客观现实差距,使社会内在的整体价值观仍然存在农村不如城市好,到农村工作的人都是能力较差,没有本事的人,在城市工作的人,都是本事很大,能力很强的人。因此,在大学生的亲戚、朋友、同学以及周围的邻居来看,已经付出很大努力,很大成本读到大学的学生到基层工作,将和没有上过学的人一样,没有多大出息,回到基层是由于能力不强,无法就业,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这些不解以及轻视会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与处理,则会放弃到基层工作的良好机会而宁愿在城市做最底层的工作。在楼栋等对《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中,“社会偏见压力强度”,平均值达到0.76(压力强度1至0递减),可见,社会关系人群的偏见对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有很大的影响。

而长期驻存在许多大学生头脑中的精英意识也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长期以来,此现象更是逐步积淀为一种精英意识,并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也从社会精英向一般劳动者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一个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这一转变。然而,精英意识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影响着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基本定位,多数高校毕业生不肯放低身价,一些人甚至认为到基层去就业是无能的表现。这就导致了人才供需的严重失衡,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无人去,而需要找工作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全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传统观念,才能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五、制度的束缚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政策措施,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提出了宏观性的指导意见,但缺少具体操作细则和落实办法。很多优惠措施始终停留在“水中望月”阶段,如建立就业见习基地、清退不合格教师、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设立临时周转编制等。另外,国家、省、市制定的很多优惠政策基本都需要县、乡镇和接收单位分担,这对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财政是个不小的负担,不利于调动其吸纳人才的积极性。除个别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外,大部分地方政府只是象征性的出台配套工作要求,不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此项开支。如地方政府需要为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代还部分助学贷款、服务期满上浮岗位津贴、提供免费人事代理、创业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政策基本无法得到落实。

另外,由于志愿者的后续服务不能落实到位,使很多大学生抱着满腔希望而来,却带着失望怨恨而归。因为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需要重新回到就业市场与应届毕业生竞争择业,但基层服务经历并不能给志愿者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所以不少服务者在服务期间,心态复杂,或千方百计的忙于择业,或一心准备升学考试,导致大学生服务基层的质量不高,这也使基层单位对大学生服务的动机和内容有所指责。由于择业的担心,再加上一些重要的优惠待遇无法兑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既是计划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保证大学生基层顺利就业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六、社会媒体激励缺乏

媒体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价值观引导不力使这种价值观没有深入人心,没有成为一种引领社会的价值潮流。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宣传不力、对各地农村情况的宣传不多、对基层大学生就业先进人物、先进事例宣传不多。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方面,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选调生政策,但是很多大学生、各地政府、人民群众对出台政策的目的、意义、作用、效果、各项条款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媒体缺乏对各项政策的解读,对政策价值观的大力宣传引导,使大学生缺少到基层就业的价值观导向,使当地政府、农村干部对政策理解不深,执行不力,使农民对大学生存在偏见,最终使大学生不会选择到基层工作,或者选择时非常盲目,选择后则后悔,选择后不能积极发挥作用的状况,使大学生无法“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尽管国家出台的各种有利于三农的各项优惠、倾斜政策也在不断增多,力度在加大,但是由于媒体对各地农村介绍、宣传甚少,使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并不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他们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解放前后,这是他们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的最重要原因。他们对农村的现在存在的各种政治人文环境也知之甚少,使即使已经到达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也不能及时适应环境,处理解决各种问题。另外,目前我国媒体大多在对价值观引导方面,仅仅在对如何成为有钱、有名的成功企业家方面下大工夫,而对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为农村作出贡献的人物、事例宣传甚少,使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必然转向城市,转向高薪、高层次的职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