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实证性研究结论
《海上花》翻译的实证研究结论主要分为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大的方面,本章分别加以论述。
一、语内翻译实证研究结论
1.将吴语翻译成国语体现出译者扎实的语言功底。在描述场景、烘托人物、展现情节等方面,译者通过注释对古籍今译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使得古籍今译的研究由学术性专著研究进一步扩展到通俗文学研究。全书一百六十多处注释,引证适当,阐释贴切,并且有大胆的推理想象,能够体现出译者对原著的深入研究,也展现了译者的文学修养和才气。
2.语内翻译主要是将原著中的人物对白从吴语译成国语。这对翻译过程中的声响和句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会影响到翻译的效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相似性选择声响词语和认知性再现句法框架的方式,实现了翻译的功能。
3.吴语翻译成国语也有无法避免的实际损失。首先,原著中叙事语言用官话,人物对白用吴语,叙事与对白之间形成了参差对比。在语内翻译过程中,将吴语的人物对白译成国语,一律变成国语的语气和口吻,失去了原文参差对比的效果,无意间将原作者借助方言文学冲击国语文学的动机淡化了。其次,吴语对白内部也有细微差别。虽然同是吴语区,不同地方的人物所使用的语言也有差异。清末上海滩的女倌人有着不同的阶级地位,其入行的身价也随着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将这些细致的吴语译成国语后,这些细微的差异很难精准体现,无意间也淡化了人物的身份差别。第三,原著中还有在人物对白中使用北方话的特例,在一片吴侬软语中出现一个北方口音,一是说明上海滩当时是南北商业的汇集地,人员流通频繁;二是说明女倌人所接待的客人形形色色,性格迥异,遭遇不同,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原书作者对下层女性的同情;三是用以区别人物,显化赖公子的野蛮和跋扈,表现出作者隐含的观点和立场。翻译中将其译成国语,看不出人物原来的身份,自然使得上述功能无法体现。
4.将吴语译成国语,不同的词性有不同的侧重。最为突显的是副词和形容词的翻译,这两类词灵活多样,功能各异,但都细致地体现了原文里人物的各种神情。除了最富有认知功能的副词和形容词之外,还有表示过程和状态的动词、名词等词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进行了灵活多样的处理。(www.xing528.com)
5.在语内翻译过程中,译者与作者、译文与原文也分别体现出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从语言的层面来看,原文的叙事语言在译文中基本没有变化,改变最大的部分是人物对白中非常典型的吴语用法。从语境的角度来看,一些与历史文化相关的部分体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别是与这类语言用法的相关项有很大差异。译者在语内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同一性也要关注差异性。
二、语际翻译实证研究结论
1.《海上花》语际翻译过程中突显词块,主要表现在同义词连用和小词及搭配的交替使用方面。这些特点明显的语言包含了英语中常见的习语、俚语、熟语,在音、形、义三个方面都有所突显。使用这些英语读者所熟悉的语言,一方面有利于英语读者很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同时也再现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例如,成语和四字格使用较多,习语的使用较多。
2.语际翻译的文体风格与原文的风格保持着转换性互文关系。原著中出现了多种文体的交叉混合,例如叙事语言的文言风格,对白语言的俚俗风格,诗词曲赋的韵律风格,另外还有标题回目的对仗风格。英译本集中体现了这些不同文体的风格。例如,对于叙事语言的文言风格采用了基于词块的习语翻译法,对于对白语言的俚俗风格采用了对话体翻译,对于诗词曲赋和标题回目的翻译都非常注重节奏和韵律。
3.术语及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很有特点。《海上花》中涉及大量的术语和文化特色词,例如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在本书中占有很大比例,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一百多人,反复出现的地名也很多。涉及到衣饰、食物、用具、住所等各类文化特色词也是不胜枚举,每一回内都有体现。英译本中对这些术语和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基于两个视角,一个是准确表达原文思想,一个是易于被读者接受。译者在翻译人名的时候就避免了传统中国人名的“三字经”,而是采用直译姓氏、意译人名的方法,使得每个人物的特点在人名的翻译中体现出来,便于读者识记。对其他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则是采用多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穿插,必要的时候加以文外注释,实现了对文化特色词的充分翻译。
4.文化因素可介入性分离。《海上花》的翻译还体现出文化因素可介入性分离的特点。译者在译著的最后使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对全书中主要的术语汇编成术语表进行专门解释,这些术语表中收集的术语包括各种文化典故的来历,世俗人情的解释,历史事件的介绍,社会环境的描述等等,有些还结合原著中的情节加以阐述。这种文后集中注解的方式使得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与故事叙述的进程保持和谐一致,既保护了读者的小说阅读习惯,也满足了研究者分析小说的细节需求。同时,这与从其他语言翻译为英文作品的国际惯例相一致,可以说这也是《海上花》进入国际文学的一种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