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地化差异
本地化是指将一种语言的产品按照特定国家、区域的语言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当地语言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也是以语言为基础进行产品改造的一项专项服务。一般来说,翻译就是一种把语言或者语言暂存的内容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变成另外一种语言,进行语言加工转换的过程。那么翻译与本地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从翻译的生产过程上来看,翻译只是产品本地化的一个环节。从学科建设上来看,本地化是翻译学科的一种形式。翻译可以有体裁形式的不同,本地化是翻译这个大学科里的一个专项,或者说是一个方向。有时候,我们也说,翻译是本地化的一种过程。本地化也是翻译学科的一个分支。角度不一样,我们的理解也不一样。
李广荣的研究表明:“在把翻译当作本地化的一部分之模式中,有两种本地化实质的研究方法。一是欧哈根和阿西沃斯(O'Hagan&Ashworth)提出的‘调整包装和内容’的方法;二是皮姆提出的‘文本配送’方法。欧哈根和阿西沃斯的方法中的‘内容’和传统翻译概念的内容不一样。传统翻译概念的内容是指文本的意义,形式就是语言。而在欧哈根和阿西沃斯的方法中,‘内容是指信息的词语和语言结构形式’。”(O'Hagan&Ashworth,2002:67)因此,本地化的内容反而变成了传统翻译概念中的形式。“包装是指非语言元素和表达内容的载体或媒介。”(同上)他们的本地化具有雅克布森所说的符际翻译的特征,“也反映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特征,因为语言文字是通过数字信息呈现的”(2012:16)。本地化体现在翻译上有四个特点:地域性、合法性、尊重性和继承性(参见李晓霞,2011:43)。(www.xing528.com)
从《海上花》的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来看,上述四个特点在语内翻译中更为突显。例如,语内翻译地域性特征的趋同性明显高于语际翻译,翻译内容的合法性(合乎语法及文字规范)程度也较高,所以语内翻译保留了原著古典文学的文学叙事。因为只翻译了原著中的方言对白,语内翻译对原著的尊重性和继承性也较高。此外,从本地化的外包形式来看,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本身的语言差异自然不必赘述,中文语言形式和英文语言形式所形成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的视觉冲击也是不一样的。从译本的外包装来看,语内翻译(以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为例)的封面是大幅译者张爱玲的照片,突显了译者的身份。语际翻译的封面则是侯孝贤拍摄的电影《海上花》的一个镜头,封面是身着清朝服饰的两个女倌人窃窃私语的画面。从本地化的角度来看,语内翻译满足了中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很多当代读者并不了解清朝的韩邦庆,但是对当代女作家张爱玲都很熟悉,所以译者的突显是激发读者阅读译作的一个动机。语际翻译则是通过具有视觉冲击的电影镜头,突出了一种东方女性故事的场景,激发了英语读者对东方叙事的文学想象,满足了英语读者的阅读期待。
以上是从默认值差异、认知参照点差异、隐喻方式差异、文化脚本差异和本地化差异等几个角度分析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不同。作为一个原文的两种不同翻译方式,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共性也是很明显的。下文将详细讨论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共同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