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脚本差异
脚本理论最早是由计算机科学家提出来的,定义为:“是描写特定情景中事件恰当程序的结构,是预先设定的、常规性的动作程序,可用来限定一个熟知的情景。”(Schank&Abelson,1977:44,王寅译)其他研究者对脚本的定义与此类似,例如,“脚本是用来专指常见的、反复发生的事件程序的一种知识结构(Ungerer&Schmid,1996);脚本是常规情景中的程序性知识(Hayes,1980);脚本是框架之一种,脚本理论是为加工自然语言、分析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而设计的(Lehnert,1980;Cook,1994);脚本是发生在框架之内的一系列事件和行为(Van Dijk,1980)”(以上引文参见王寅,2006:212)。此后,文化脚本的概念逐渐建立起来。
李炯英等的研究表明:“1994年,威尔兹彼卡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脚本’研究方法(cultural script approach)。此后,波兰语义学派研究者通过‘文化脚本’理论向跨文化语用学领域渗透,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Goddard 1997 ;Goddard&Wierzbicka,2004,2006 ;Wierzbicka,1996b,1998,2002a,2002b)。特别是2004年,国际学术期刊《跨文化语用学》(Intercultural Pragmatics)辟出第2期专门介绍‘文化脚本’研究方法。”(2008:60—61)我国学者卢植从语义启动的视角,借助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将文化脚本的概念综述为:“文化脚本(cultural script)是把不同的话语习俗规范通过普遍的语义启动的元语言简洁地解释出来的一种模式化方式,它以简单且具有可译性的措词对所欲考察和分析的文化规范加以表达;简而言之,文化脚本是对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态度的抽象。”(2003:30)此外,典型的文化脚本概念还来自美国语言学家帕尔默,他在文化语言学理论中定义了文化脚本的概念。帕尔默是将文化脚本与情境作为同义词一起定义的。他认为文化脚本能够激发我们的期望,模式化我们的生活,并且为阐释我们的体验提供框架,即一系列从文化上定义的行为序列,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包含着无数的脚本,人类总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使用这些脚本。帕尔默的文化脚本概念衍生于三大人类学语言学派,并且结合了认知语言学的特点,特别是吸收了早期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成果。后来,语言学家Cliff Goddard进一步发展了文化脚本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脚本”这一术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从广义上来看,是指“文化范式的再现,这一文化范式在一个既定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并在语言中被翻译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化脚本可以被比作在民族地理学交际研究传统中的‘互动范式’,或者‘再现范式’。例如,广为分享的关于‘怎样和为什么这样’的假设,还包括在某些文化建构的语境中某些表示方法究竟是好是坏。显然,不是在给定语言社团中的每一个人都一定同意或者遵守这样共同分享的理解,事实上,言说者在互动范式中不一定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而且,他们在每日的互动中也形成了一种阐释性背景。”(Goddard,2012:1039)近来,心理学界对文化脚本的研究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增加了生活认知体验,发展了文化生活脚本概念。“文化生活脚本代表一系列按照明确顺序发生的事件,也代表某种特定文化中的原型生活历程。”(张积家,2010:12)从认知体验的视角来看,脚本的特点非常明显:“大部分脚本是在童年获得的,是直接经验的结果,或是在观察别人时体验到的结果。脚本是生活经验的浓缩,个体在社会化与文化适应过程中,会掌握许多脚本。生活经验常常意味着在具体的定型化情境中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举止以及别人会如何举止。这种知识就被称作脚本。”(转引自杨仕章,2012:72)
就《海上花》的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来看,文化脚本存在差异,那么文化脚本所激活的翻译行为也有所差异。在语内翻译过程中,同一文化中的原型生活经历是一致的,相同的文化范式被广泛使用。在语内翻译中,文化的共享性空间更大,每一个事件中都包含着许多共同的、文化期望的事件。而文学作品所代表的理想化的生活故事包含许多前人流传下来的文化脚本,这是语内翻译中可以借助古籍今译加以延伸和拓展的文化空间。在语内翻译中,原文和译文相比,更加突出脚本嵌入。换言之,在语内翻译中,文化脚本所蕴含的认知体验呈直线型增值状态成长。而在语际翻译中,文化价值和文化范式方面的重叠程度有所减少,每个文化脚本中的时间等级安排表有所差异,因此,文化脚本所激活的翻译行为也有差异。例如,在语内翻译中不明显的一些脚本特征在语际翻译中被显化。在语际翻译中,原文和译文相比,更加突出脚本空缺、脚本不对应和脚本偏离。也就是说,在语际翻译中,文化脚本所蕴含的认知体验呈螺旋形扩展。(www.xing528.com)
Goddard的研究还表明,“在更为技术性的意义上,‘文化脚本’这一术语是指表达文化范式的一种特殊技术及价值,提供一种不论是处于文化内位还是文化外位都能够以一种清楚、精密、可以翻译的方式来进入的途径。”(Goddard,2012:1039)所不同的是,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相比,需要解释的术语较少,在译文语言中无法找到确切对等单元的情况也相应较少。因为原文词语相对简单,其所涉及的语内翻译的文化脚本自发地在意义上非常清楚,而且似真地被认为是在概念上对普通言说者的真实再现,没有出现诸如使用一个小的词汇从而在文体上创造了一种不和谐效果的情况。因此,在语内翻译中“文化脚本方法论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抓住和再现文化内位感知”(同上)。
此外,在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中,以下几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对文化脚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相关的假定位置,对方言的注意程度,词语的选择和言语文体以及语言的贬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