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花列传:认知转换与翻译研究揭示

海上花列传:认知转换与翻译研究揭示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比附的过程中找到这些形象的相似点,再进一步考虑是否再现形象还是转换形象。在文学形象的认知转换过程中,译入语的文化参数会影响到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海上花列传:认知转换与翻译研究揭示

二、文学形象的认知转换

由于语言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时空距离差异,翻译中采用比较文学的思路,在平行、比较、同构和相互参照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形象的转换,这是解决翻译困难的思路之一。俄国理论家索博列夫认为:“文艺翻译的特点是以形象译形象,或者更准确些说,是用一种语言所创作的形象去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创造的形象,这就不仅排除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文,而且要求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说,大胆而自由地,但绝不是随意地对待原文。译者的自由不受原文词汇形式和句法形式的限制,但必须忠实于作者所创造的形象。”(转引自胡谷明,2004:74)《海上花》作者在多处精心塑造了各类文学形象,如人物形象、比喻形象、景物形象等。这些涉及人类文化学的知识、修辞学的知识,既状物又喻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人物性格,是小说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比附的过程中找到这些形象的相似点,再进一步考虑是否再现形象还是转换形象。在文学形象的认知转换过程中,译入语的文化参数会影响到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海上花》的英译者在处理形象翻译时基本采用这种思路,请看下面的例子:

1)第八回中一个比喻的形象在英译时发生了变化。

原文:黄二姐不解何故,两只眼汩油油的,看看子富,看看翠凤(韩邦庆,1996:44)

译文:Not knowing what this meant,Second Sister stared first at Prosperity,then at Green Phoenix,her eyes like a hawk's,but Green Phoenix ignored her.(Chang&Hung,2005:61)

分析:原汉语是隐喻的表达,用“汩油油的”来比喻黄二姐的眼睛,形象地写出她的势利、精明和贪婪。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找不到对应的英文形象,没有古文阅读经验的英语读者缺乏这种形象体验,会不知所云。用“her eyes like a hawk's”这一比喻形象则比较贴切地体现出人物性格来,并且易于被英语读者所接受,英文中鹰的形象所蕴涵的文化含义与“精明、心狠、势利”比较接近。

2)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例,第五十五回:

原文:赵朴斋在家没事,同阿巧绞得像饴糖一般,缠绵恩爱,分拆不开。(韩邦庆,1996:327)

译文:With nothing to occupy him,Simplicity Zhao became deeply entangled with Clever.The two were like a pair of lovebirds,inseparable.(Chang&Hung,2005:453)(www.xing528.com)

分析:用“a pair of lovebirds”来形容赵朴斋和阿巧的恩爱缠绵,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爱侣之间如胶似漆的关系。lovebirds是情侣鹦鹉属,是学名为Agapornis的鹦鹉总称。在希腊语中Agape是爱的意思,而Ornis则是雀鸟的意思,故又称为“爱情鸟”。情侣鹦鹉是一种非常喜欢雌雄一起飞的鸟。原著中的饴糖,是以高粱、米、大麦、粟、玉米等淀粉质的粮食为原料,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又称饧、胶饴。主要含麦芽糖,并含维生素B和铁等。有软、硬之分,软者为黄褐色黏稠液体;硬者系软饴糖经搅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块。原著用饴糖来形容赵朴斋和阿巧的甜蜜关系。英译中选用了英语读者熟知的双飞鸟形象来翻译,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3)原书第六十回里还有一处巧妙的改动:

原文:那鹦鹉楼台系八字式的五幢厅楼,前面地方极为阔大。因此菊花山也做成八字式的,回环合抱,其上高与檐齐,其下四通八达,游客盘桓其间,好像走入“八阵图”一般,往往欲吟“迷路出花难”之句。(韩邦庆,1996:356)

译文:The tower was a two-story building with five very spacious rooms on each floor laid out like an inverted “V”.As there was space in front of the tower,the chrysanthemum hill was also constructed in the shape of the inverted “V”,parallel to the building.The hill was as tall as the eaves on the tower,and the many pathways within led in all directions.A sightseer walking alone the path would feel as though he were in a maze,“lost his way among the flowers”,as the poet says.(Chang&Hung,2005:495)

分析:原文中的“八”字形象按照字面来翻译的话将无法找到英文中内涵相同的对应词,用英文字母“V”的形象较为接近原汉语中的“八”字形象,基本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在比附的过程中产生形象互生还应该注意,在考虑不同形象的相同点时要仔细甄别其中的不同点,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加以说明。

当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有着多方面考虑的,如前文分析的那样,针对语言问题,采用同义词连用及小词、习语和短语的使用策略;针对文体问题,采用几种文体的互文:诗文体(如章回体结构、诗词及批语)、庄重文体(如敬语和书面信函)、粗俗文体(如市井之音)等,另外对人名、地名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都有助于很好地传达翻译中的文学形象。此外,译者在翻译中尊重并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对原文小说美学和文体风格等的翻译处理上。当原文中某些特殊的文化词语和文化因素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成分来翻译时,为了方便译文读者理解,译者不再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而采取文化对应翻译法,具体体现为人名、地名的意译,同时改变原文的形象和比喻说法,还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等。当然,《海上花》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如音译法:磕头kowtow,衙门yamen,花梨家具huali furniture等。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几种方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海上花》原文的叙事语言采用国语,人物对白全部用苏州方言,而英译文中原文的方言特色流失掉了。方言翻译是翻译界迄今为止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难点。英文是拼音文字,可以通过单词本身的变形来表示不同的英语方言,而汉语是表意文字,其方言的内涵不是通过书写形式的变异来体现的。中英文自身系统的差异使翻译中方言的传译难度很大。翻译时应该怎样处理方言的问题值得译者和翻译理论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总体而言,《海上花》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它“从中国古代的小说中吸取了营养,正确继承中国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章培恒,1985:325),而且体现在它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现代化,“它的特别的欲望类型学、有现代意义的现实主义修辞学、独特的都市小说类型等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五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实践”(王德威,2005:ⅩⅤ)。将这样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从历史的尘封中挖掘出来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意义重大,译者的作用功不可没,而其鲜明的翻译特色、交替使用的多种翻译方法更值得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