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陆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兴起

大陆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兴起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号召下,大陆的中国基督教研究逐渐破冰。此后,在章开沅、刘子健及林蔚等学者的倡议下,有组织的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开始兴起。与此相关的,则是中国大陆高校中一批宗教研究或基督教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的建立。这为中国基督教研究奠定了结构性的基础。这标志着包括历史研究在内的中国基督教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陆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兴起

建国后前30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陆在对外封闭、对内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形势下,正常的宗教活动趋于萎缩,有关宗教的研究实际上成为禁区,对中国基督教的研究基本是和政治批判结合在一起的,客观的学术研究实际上变得不可能。只是在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范式下,有一些以揭露批判为宗旨的著作问世,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李时岳的《近代中国的反洋教运动》。当然,这和当时整个学术界的状况是一致的,只是基督教的背景涉及西方帝国主义和在社会主义社会被认为注定要很快消亡的宗教,就更使得学者避之唯恐不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贯彻,大陆的宗教活动日趋活跃,1980年代初甚至出现所谓“基督教热”的状况。在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号召下,大陆的中国基督教研究逐渐破冰。顾长声最早出版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有关传教士的传记,虽然仍是从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视角下对传教运动的系统描述,但表明了中国基督教研究也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题目。1980年在山东大学召开的义和团运动国际学术会议上,美国学者包德威(David Buck)和山东大学教授徐绪典最早讨论了山东教会问题,把对基督教的研究纳入了义和团研究的视野。1982年,“反洋教运动史和余栋臣起义学术会”在四川大足县举行;1985年,“近代中国教案学术研讨会”(第一届)在成都举行。两次会议开辟了教案问题研究的新局面。非常有趣的是,这些当时很热的义和团运动研究和反洋教研究,最终成了使基督教研究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孵化器。在这两个传统主题下,注重探讨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冲突和矛盾的负面影响的研究,终于演变成对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全面的考察,尤其对其教育医疗方面的事工有了更多的探讨,而义和团和教案研究反而逐渐变得沉寂起来,反映了学术研究兴趣上的新陈交替。

在这种趋势下,1986年徐以骅首先发表了关于中国教会大学的研究。此后,在章开沅、刘子健及林蔚等学者的倡议下,有组织的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开始兴起。1989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会议,是第一次就中国基督教运动的一个方面召开的专题学术会,它不再被包容在义和团或反洋教的主题下,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取向的一个转折。此后南京、成都等地召开了多次关于教会大学史的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一批论文集和专书。在与内地合作的教会大学研究方面,值得提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吴梓明的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的努力,这个中心一度被称为中外学者基督教大学研究交流的枢纽和有力的推动者,组织出版的中国教会大学研究丛书,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基督教与中国大学教育的关联性、特殊性和局限性。

不过,尽管比较全面的基督教史的研究实际上已经开始,但名正言顺地以基督教历史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则是本世纪初2002年在上海大学召开的“东亚基督教的再诠释”。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改革开放下中外交流深度发展的结果。其中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历史文化研究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该所的初衷是纪念利玛窦开端的中西文化交汇。但在该所首任所长马爱德博士任职的后期,在与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合作的国际会议上,把新教也纳入该所致力的研究范围。现任所长吴小新博士自本世纪初以来,与大陆高校持续合作,就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妇女与基督教、史料与方法、基督教与少数民族、基督教与中西文化、基督教与中等教育等议题组织了学术会议,出版了系列研究成果,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中国基督教研究。

与此相关的,则是中国大陆高校中一批宗教研究或基督教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的建立。其中在历史研究方面比较活跃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基督教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宗教研究所、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及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等。这为中国基督教研究奠定了结构性的基础。各种研究项目也从多渠道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有关机构的经费支持。教育部制定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提出,在基督教研究方面的主要任务是:(1)注重学术性研究,在一些领域填补空白,并在重大基础研究上有所突破。(2)抓好适应中国国情,具有迫切需求的现实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研究。继续立项的有中国基督教、天主教现状研究,基督教与现代西方哲学,基督教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新提出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基督教神学研究、中国各区域基督教(含天主教)研究,以及基督教重要文献整理与研究[24]。这标志着包括历史研究在内的中国基督教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William Milne,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Zug:Inter Documentation Co.,1986.Originally published:Malacca:Anglo-Chinese Press,1820.

[2]Charles Gutzlaff,China Opened,or,a Display of the Topography,History,Customs,Manners,Arts,Manufactures,Commerce,Literature,Religion,Jurisprudence,etc.of the Chinese Empire,London:Smith,Elder and Co.,1838.Samuel Kidd,China;or,Illustrations of the Symbols,Philosophy,Antiquities,Customs,Superstitions,Laws,Government,Education,and Literature of the Chinese,London:Printed for Taylor &Walton,1841.

[3]李烽等《〈中国丛报〉中文提要(之一)》,《岭南文史》1985年第1期。

[4]S.Wells Williams,The Middle Kingdom:a Survey of Geography,Government,Literature,Social Life,Arts,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Inhabitants,New York:C.Scribner's Sons,1882.

[5]海思波的作品有The Chinese Empire:A General &Missionary Survey,London:Morgan &Scott,1907;The Jubilee Story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San Franci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1977,Reprint of the 1915ed.published by Morgan &Scott,London;Robert Morrison,A Master-builder,London,Livingstone Press,1924(有简又文中译本《传教伟人马礼逊》,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6年);General Feng:A Good Soldier of Christ Jesus,London;Philadelphia:The China Inland Mission,1923;Martyred Missionaries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with a Record of the Perils and Sufferings of Some Who Escaped,with Portraits,Maps,and Illustrations,New York:Revell,1901,Present-day Conditions in China;Notes Designed to Show the Moral and Spiritual Claims of the Chinese Empire,New York:Fleming H.Revell Co.,1908;W.W.Cassels,First Bishop in Western China,London:China Inland Mission,1926,The Bible in China,San Franci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Inc.1977,Reprinted of London:The Religious Tract Soc.,1934(中译本见《道在神州——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蔡锦图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等)。

[6]李志刚《早期香港教会史之研究》,载林治平主编《从险学到显学:中原大学2001年海峡两岸三地教会史研究现况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02年,第246—248页。

[7]《基督徒之佛学研究》,王治心编辑,艾香德校,上海:上海广学会,1924年;徐宝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4年;吴雷川《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6年;吴雷川《墨翟与耶稣》,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1年。

[8]《临清基督教公理会五十周年纪念小史》,临清汶卫印刷公司印,1937年;罗金声《东方教会史》,广学会,1941年;许声炎编《闽南长老会八十年简史》,福建:金井基督教堂,1920年;林步基等编《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九十年历史:1845至1935年》,江苏教区议会,1935年;黄雪痕《华东浸会百年史》,浙沪浸礼议会,1950年。

[9]胡贻穀《谢庐隐传略》,上海:青年协会书报部,1917年;谢扶雅编著《丁立美牧师纪念册》,上海:广学会,1939年;连警斋编《郭显德牧师行传全集》,广学会,1940年;刘廷芳《司徒雷登博士年谱》,燕京大学,1946年;袁访赉《余日章传》,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8年;姜建邦编著《张 亦镜生平》,上海:中华浸会书局,1949年。

[10]沈体兰:《基督教与救国运动》,香港:青年协会书局,1938年;《圣约翰大学五十年史略》,圣约翰大学大学生出版委员会编,1929年。(www.xing528.com)

[11]陈垣《基督教入华史略》,首在华北第十六次大学夏令会上的讲演稿,何志新记录,载1924年7月《真理周刊》第二卷第十八期,现收入《陈垣史学论著选》,陈乐素、陈智超编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基督教入华史》,约于1927年的讲演稿,现收入《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2]汤开建、陈文源《陈垣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暨南学报》2002年第3期。

[13]见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4]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平:辅仁大学图书馆,1930年;张星烺《欧化东渐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15]向达《中西交通史》,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16]Roger M.Keesing,Cultural Anthropology: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76,p.459.

[17]John K.Fairbank(ed.),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p.4.

[18]John K.Fairbank(ed.),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19]Murray A.Rubinstein,“Christianity in China:One Scholar's Perspective of the State of Research in China Mission and China Christian History,1964-1986”,Jindai Zhongguo shi yanjiu tongxin(Newsletter for Modern Chinese History)4,September 1987,pp.111-143.

[20]钟鸣旦《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研究的新趋势》,马琳译,载《基督教文化学刊》第2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钟鸣旦《文化相遇的方法论》,刘贤译,载吴梓明、吴小新编《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一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深泽秀男《日本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回顾与展望》,《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8年;若松大祐《近代基督教史研究的两种文脉——以战后日文著作为中心》,《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第7期,2006/2007。

[22]〔韩〕曹薰《马礼逊——来华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首尔,2003年;曹薰《中国基督教史》,首尔,2004年;〔韩〕宽淑《中国基督教史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韩〕朴美敬《基督教对近代中、韩两国影响之比较》,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韩〕卢在轼《中国内地会在华传教活动研究(1865—1905)》,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姜仁圭《清末伦敦会在上海传教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其他韩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参见论文目录。

[23]可参见查时杰《台湾教会史研究现状》,载林治平主编《从险学到显学:中原大学2001年海峡两岸三地教会史研究现况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2年。

[24]《全国高校十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参见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http://www.ahtvu.ah.cn/jyky/redian/10-5-subject/www.sinoss.net/commfiles/subject1730.htm。陈建明:“中国大学基督教研究的现状与意义”,见罗秉祥、江丕盛编《大学与基督宗教研究》,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2002年,第175—1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