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五代逐臣的交游与贬谪文学

唐五代逐臣的交游与贬谪文学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张说等与其他诗人亦有往来。孟浩然与王昌龄也有关于贬谪的交往诗作。同年,诗人钱起也来到荆州,和张九龄有诗唱和。将自己比作洞庭落叶,以逐臣或前逐臣的身份送另一被放逐之友人,其情之悲苦溢于楮墨之间。

唐五代逐臣的交游与贬谪文学

第三节 荆湘逐臣的交游与唱和

除了荆湘逐臣的自述怀抱外,盛唐其他诗人也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写下了大量唱和、送别之作。这些诗人多为著名诗人,他们的加入使荆湘贬谪这个文化主题有了进一步的扩充。

张说在岳州时,除了和赵冬曦唱和外,与尹懋、梁知微、张均、张垍等人亦徜徉在楚地风物中,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对当时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张说等与其他诗人亦有往来。开元四年(716)春,王琚自泽州移守衡州,经岳州,与张说游宴,诗歌酬唱。同为贬谪之臣,王琚向张说吐露心声:“我逐江潭雁,君随海上鸥。”(《奉答燕公》)本年秋,王琚入朝,又与张说相聚,互为赠答,王琚有《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张燕公》,张说作《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内有“离魂似征帆,恒往帝乡飞”之句。开元五年,张九龄罢职南归,将至岳阳,有诗怀赵冬曦:“湘岸多深林,青冥绕昼阴。独无谢客赏,况复贾生心。”(《将至岳阳有怀赵二》)张九龄和赵冬曦两人先天元年(712)同登制科为拾遗,情谊深厚,现在又同遭坎坷,不由又增几分知己之感。

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因荐周子谅非人而左迁荆州长史。谪居期间,曾与孟浩然王昌龄等有过交往。王上源云:“(浩然)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丞相范阳张九龄、侍御史京兆王维……率与浩然为忘年之交。”[10]后因友人宋鼎之荐而辟孟浩然为从事,孟有《荆门上张丞相》、《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荆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陪张丞相祠紫盖山经玉泉寺》等,多是为张九龄抱屈之作,传达了对张九龄昔日业绩的称羡,并对张的知遇之恩深表感谢。据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载:张九龄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春,请拜扫南归”,五月病卒曲江私第,则孟浩然离荆州自当在此前。离荆府后,孟浩然写下《湖中旅泊寄阎防》、《洞庭湖寄阎防》二诗,慰藉贬谪长沙的阎防。

孟浩然与王昌龄也有关于贬谪的交往诗作。开元二十五(737)年,王昌龄被贬岭南,途经襄阳,与孟浩然相见,孟写下《送王昌龄之岭南》一诗,用“长沙贾谊愁”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叹。

开元二十七年(737),王昌龄又至张九龄处。九龄曾于开元十九年任秘书省少监,当时王昌龄为秘书省校书郎,是张的下级,故此次相逢,有《奉赠张荆州》之作。诗云:“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斩岩。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既表达了自己对张的慕恋追随之意,亦对张的处境深表同情,在隐约的言辞中,透露出无可奈何之感。同年,诗人钱起也来到荆州,和张九龄有诗唱和。(www.xing528.com)

天宝五载(746),崔成甫被贬潇湘。后转徙金陵,遇到故人李白,于是诗酒唱和,极为相得。李白集中现存酬赠崔侍御的诗有十一首,其中大部分诗篇都涉及崔的遭遇。崔成甫父亲崔沔开元年间当过东都副留守,家在洛阳,成甫出仕前及崔沔卒后守丧期间,主要在洛阳生活,李、崔初识,当在此时。李白《赠崔侍御》回顾往昔说:“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可见,崔成甫摄监察御史时,李白也正供奉翰林。这段交谊,奠定了他们日后相知相重的牢固基础。这只要看看李白在金陵所作《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这一诗题,即可想见其时旧友重逢的热烈场景。李白为逐臣鸣不平最激烈的是《古风》之五十一,其中有“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的话,衡之当日情景,以指崔成甫最为恰当。诗的后半借古喻今,指斥“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的现实政治,而对“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的直臣被诬遭际深表叹惋。

天宝七载(748)春,李白在金陵,闻王昌龄远谪龙标,不胜思念与同情,因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扬花、子规,飘零离恨之情已寓景中;将愁心寄托明月以随风逐友,尤见深情挚意。常建隐于鄂渚西山,闻昌龄已贬龙标僻地,且受谗枉,遂作《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楚山隔湘水,湖湘落日曛。春雁又北飞,音节固难闻。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氵贲。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隐,溪间花氤氲。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常建与昌龄皆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交情很深,故对昌龄受谗枉贬远地甚抱不平,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怀念,并劝他和张偾同来西山归隐,以排遣混浊尘世所带来的忧愁烦恼。

安史之乱后,李白曾较长时间流连于潇湘。肃宗至德二载(757)冬,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流放夜郎,这是他一生中最不幸的时期,也是他和众多诗人交往较为密切的时期。大概在他流放夜郎途中或遇赦东归至洞庭时,听到了好友崔成甫卒于江介的消息。[11]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以满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哀切动人的《泽畔吟序》,记叙了崔成甫一生的宦历,强烈控诉了权奸对他的陷害,并对其作品的艺术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此序可以说是李白文章中写得感情最愤慨而又最激动人心的篇章。其时李白旧友郄昂被贬巴州清化尉,途经洞庭时与李白相遇,李白写有《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将自己比作洞庭落叶,以逐臣或前逐臣的身份送另一被放逐之友人,其情之悲苦溢于楮墨之间。

乾元二年(759),李白刚遇大赦放还,与贾至在岳州相聚,诗酒唱和。贾至在诗中称李白为“旧游”,说明他们在天宝年间曾有交谊。这次旧雨重逢,境遇相似,故相聚之喜中又深寓惺惺相惜之悲。李白有诗《巴陵赠贾舍人》:“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谴到长沙。”李白把肃宗比之为汉文帝,劝慰贾至有朝一日还会像贾谊那样被召入京。其实,李白表面上用“圣主恩深”称颂当今皇帝,内里含着对肃宗婉曲而深切的讥讽,而且“圣主恩深”两句是李白以沉重的心情表达对朋友的解嘲和自嘲,饱含着同病相怜的酸楚。这首诗含情凄惋深微,讽刺意味委婉而深长,所以杨慎赞此诗“得温柔敦厚之旨矣”[12]。李白又有《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滬湖》诗,其中说:“剪落青梧枝,滬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游兴是很浓的。接着刑部侍郎李晔被贬岭南,路经洞庭,于是三人诗酒酬唱,过了一些快活的日子。李白有《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等,诗中写道:“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岸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此次三人难得有机会相遇,遭受与境遇相似,开怀畅饮,李白曾口出狂言要“刬却君山”,“醉杀洞庭”,可以想见他们是何等欢畅了,尽管在这欢畅中也还掺杂着苦涩!与此同时,李白还作有《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杲流澧州》等诗。在这一年的秋天,李白又从岳州南下,赴湖南零陵,贾至有诗相送,即《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今日相逢落叶前,洞庭秋水远连天。共说金华旧游处,回看北斗欲潸然。”至零陵后,李白有《赠卢司户》诗云:“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13]可知乾元年间卢象正在永州司户参军任上。李白与卢象于天宝初就在长安结识,天宝四载(745)又曾在齐州相会,此次则是继齐州聚首后的又一次相会。从诗中可以看出两人在潇湘见面感情融洽,心境开朗,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杜甫于乾元元年(758)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赴秦州。他在秦州写了几首怀念旧友的诗篇。其中一首怀念贾至、严武的长诗,即《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诗云:“衡岳啼猿里,巴州鸟道边。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由于杜甫、严武、贾至俱是受房琯党牵连而被贬的,故有“故人俱不利”之语。诗又云:“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对贾、严的处境深表关切,从嘱咐对方缄默深藏,以免遭人谗害,到被贬之地自然环境的恶劣,均一一道来,见出老杜对朋友的一片深挚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