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盛唐荆湘逐臣事略
先后被贬到荆湘一带的盛唐诗人有张说(726年贬岳州)、赵冬曦(713~728年间贬岳州)、张九龄(737年贬荆州)、王昌龄(贬龙标)、崔成甫(贬湘阴)、崔国辅(贬湖北钟祥)、贾至(贬岳州)。下面,依据史料并参照近今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试依次对其生平事略予以梳理。
张说(667~731),字道济,一字说之,其先范阳人,代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后徙家洛阳。出身于“近代新门”[51],自谓“臣本书生,门非代禄。数叶单绪,族无亲房”[52];“家贫,佣文以取资”[53]。天授元年(690),张说制举登第,一时“大知名,拔乎其萃者也”[54]。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阳城南门,亲自临试。张说对策为天下第一,则天以近古以来未有甲科,乃屈为第二等。”后由太子校书转右补阙,大足元年(701)修《三教珠英》,累迁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
长安三年(703),张说因在朝廷对质时未阿附张昌宗而被武后配流钦州。据《旧唐书·张说传》:“时麟台监张易之与其弟昌宗构陷御史大夫魏元忠,称其谋反,引说令证其事。说至御前,扬言元忠实不反,此是易之诬构耳。元忠由是免诛,说坐忤旨配流钦州。在岭外岁余。”张说虽流放钦州,但此举为时人所重。中宗称他“不屈二凶之威,独全一至之节”[55]。玄宗更于张说卒后为之亲制《神道碑》,指出:“人谓此举义重于生。由是长流钦州,守正故也。”[56]张说被逐岭外约一年有余,中宗即位,召拜兵部员外郎,累转工部侍郎。睿宗即位,迁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景云二年(711)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开元元年(713)七月,检校中书令;八月封燕国公。十二月庚寅(初一),中书省易名紫微省,张说为紫微令;同月壬寅(十三),姚崇兼紫微令;癸丑(二十四),张说为姚崇所构,贬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史。《资治通鉴》对姚崇构陷张说一事叙述详细:“姚崇既为相,紫微令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问其故。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乘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57]开元三年(715)四月,左迁岳州刺史。五年二月,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六年春,迁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至此,前后外放整五年。八年,改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持节天兵军节度大使。九年九月,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一年四月,正除中书令。十三年四月,诏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张说充学士,知院事,徐坚为副,学士有贺知章、韦述、吕向等十八人。十四年,为宇文融、李林甫弹奏,四月,停中书令。十五年二月致仕。十七年三月,复为右丞相,依旧知集贤院事;八月迁左丞相。十八年正月,加开府仪同三司;十二月二十八日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张说重文学,《大唐新语》卷一《匡赞》谓其“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思精,老而益壮,尤工大手笔,善用所长,引文儒之士以佐王化”。
张说自开元三年(715)至开元六年(718)被贬荆湘,谪居岳州三年,在诗歌创作上达到高峰,“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58]。有《岳阳集》。[59]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身寒门,少聪敏,七岁知属文。神功元年(697),乡试名列前茅。长安二年(702)擢进士,“考功郎沈佺期尤所激赏,一举高第”[60]。因下第者谤议上闻,诏令中书令李峤重试,九龄仍合格。长安三年,张说被流钦州,途经韶州,见到九龄之文,大加赞赏。张九龄感其恩曰:“追惟小子,夙荷深期,一顾增价,二纪于兹。”[61]神龙三年(707),张九龄中材堪经邦科,擢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712),以道侔伊吕科对策高第,迁左拾遗。其间上书姚崇,劝其“远谄躁,进纯厚”[62]。又上封事,指陈地方吏治弊端,由此招致姚崇不满。开元四年(716),被迫以病告归。至六年奉诏还京。八年,迁司勋员外郎。十年,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叙为昭穆,待以族子,擢其为中书舍人内供奉,封曲江县男。四年后,因张说罢相事牵连,九龄改任太常少卿,后出为冀州刺史。十五年,授洪州都督。十八年,转桂州刺史,兼岭南按察使。开元十九年,召拜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张九龄随从玄宗北巡,撰写敕文等,被玄宗赞为“儒学之士”、“王佐之才”[63]。开元二十二年,任中书令。但好景不长,又受李林甫嫉恨、谗毁。“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64]二十三年,在提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问题上,九龄严辞反对,认为“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65]。又在牛仙客问题上与玄宗屡有争执:“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66]对李林甫的入相,张九龄在御前坚执异议:“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67]在废立太子问题上,九龄亦犯颜力谏,而李林甫却顺从上意,阿谀奉迎,进一步赢得玄宗的欢心。同年受严挺之事牵连,九龄罢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开元二十五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弹牛仙客非才,引谶书为证。上怒,命左右扌暴于殿庭,绝而复苏;仍杖之朝堂,流瀼州,至蓝田而死。李林甫言:‘谅,张九龄所荐也。’”[68]张九龄坐引非其人,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虽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朝廷许其胜流。久之,封始兴县伯”[69]。开元二十八年(740),请还展墓,病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70]
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五年(737)至二十八年(740)贬谪荆州,创作了大量诗作,承继了屈骚托物言志的审美传统,并对陈子昂宣扬的兴寄主题有所发展、突破。刘禹锡读《张九龄文集》后说:“今读其文章,自内职牧始安,有瘴疠之叹;自退相守荆州,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辞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71]
王昌龄(698?~756?)[72],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73]早年躬耕读书,约当开元十一年(723)前后,游历潞州和并州。后数年间,又漫游西北边疆。开元十五年登进士第。顾况《监察御使储公集序》:“开元十四年,严黄门知考功,以鲁国储公进士高第,与崔国辅员外、綦毋潜著作同时;其明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后授秘书省校书郎,时与孟浩然交。开元二十二年以博学宏辞登科,再迁汜水(今河南巩县)尉。开元二十七年,王昌龄贬岭南,作《见谴至伊水》,有“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又有《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则南谪途中经郴州。但此次谪于何地,尚难确考。路经襄阳,王昌龄与孟浩然相见;在荆州,拜会张九龄。二十八年北归,又游襄阳,访孟浩然,“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浪情宴谑,食鲜疾动”[74],遂至暴卒。同年岁末,离京赴江宁,任县丞。经洛阳,又与李颀等游。王昌龄除天宝二年春因事暂至长安外,一直在江宁任所,称“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送韦十二边曹》)。天宝六载(747),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75]。此次之贬,乃由江宁启程,溯江而上,有诗句“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另有《九江口作》。经鄂渚时,常建又赠以诗。龙标尉上,“往返惟琴书一肩,令苍头拾败叶自爨。溪蛮慕其名,时有常跪乞诗者”[76]。《黔阳县志》称其“为政以宽”,“爱民如子”。天宝十三载殷璠编《河岳英灵集》,选王诗十六首。安史之乱后,王昌龄还乡里,路经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77]《旧唐书·文苑下》称“昌龄为文,绪微而思清。有集五卷”。《新唐书·艺文四》载其《诗格》二卷。在谪居龙标的八九年时间里,王昌龄以送别诗创作居多。[78]
贾至(718~772),字幼邻,又作幼几。河南洛阳人。天宝元年(742)擢明经第。据贾至《宓子贱碑颂》和《微子庙碑记》,可知贾至于天宝初以校书郎为单父尉。天宝七载,“至自宋都,西经洛阳”(《虎牢关铭》)。天宝十五载六月,贾至随玄宗赴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上皇遣至为传位册书,上皇览之叹曰:‘昔先帝逊位于朕,册文则卿之先父所为。今朕以神器大宝付储君,卿又当演诰。累朝盛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谓难矣!’”[79]据《旧唐书·韦见素传》,玄宗派韦见素、房琯、贾至等往灵武,传位肃宗,自此贾至在肃宗朝供职。至德时与房琯、杜甫、严武等为友。房琯于至德初为相,将兵复长安,“请自选参佐”[80],乃以贾至为判官,可见二人关系较为密切。乾元元年(758),杜甫自鄜州回,复任左拾遗,时贾至有《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寮友》诗,杜甫、王维、岑参皆有和作。是年,贾至因受肃宗朝党派斗争牵连,由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杜甫有《送贾阁老出汝州》:“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钱谦益笺云:“贾至本传,不载出守之故。杜有别贾严二阁老及寄岳州两阁老诗,知其为房琯党也。琯与武尚未贬,而先出至者,以普安郡制置天下之诏,至实当制,故先去之也。”[81]乾元二年,“壬申,九节度之师溃于滏水。史思明杀安庆绪。东京留守崔园、河南尹苏震、汝州刺史贾至奔于襄、邓”[82]。崔园委弃东京,虽受到处分,但不久即召拜为济王傅,苏震后来也起为济王府长史,而贾至却因此贬为岳州司马。时李白流夜郎赦归,与贾至相遇,互以诗歌相慰。杜甫在秦州,亦有诗寄贾至、严武。宝应元年(762)四月,代宗继位,才复为中书舍人;二年,迁为尚书左丞。广德二年(764)九月授礼部侍郎。永泰元年(765)主东都贡举,加集贤院待制。大历初,“徙兵部,累封信都县伯,进京兆尹”[83]。七年(772),以右散骑常侍卒。[84]
贾至自乾元二年(759)至宝应元年(762)贬岳州三年,将此间所作诗编为《巴陵诗集》。独孤及以贾至贬官岳阳之作与阮籍《咏怀》相比,评云:“暂若窥武库,森然矛戟寒;眼明遗头风,心悦望朝餐。”[85]
崔国辅(生卒年不祥),郡望青河青州(今山东益都),两《唐书》无传。据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他是开元十四年(724)严迪榜进士,与储光羲等同时。此后数年间,官山阴(今浙江绍兴)尉,时孟浩然有《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国辅少府》、《江上寄山阴崔国辅少府》。开元二十三年(735),应县令举,授许昌令。据崔国辅的诗,他还到过辽东、淮北、江西等地,大概是任地方官或游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收录了崔国辅写的《上何都督履光书》,可知他曾在何的幕府中任职,时间不详。芮挺章《国秀集》收录崔诗,标明“左补阙崔国辅”,可见他在开元末、天宝初已任京官,后迁起居舍人。天宝十载、十一载任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杜甫向唐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受到玄宗礼遇,并召试文章,主试官即是任集贤直学士的崔国辅和任右补阙起居郎的于休烈。对此,杜甫曾在《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一诗中表示了深切的谢意:“欲整还乡旌,长怀禁掖恩。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天宝十一载(752),京兆尹王鉷弟与刑縡策划刺杀李林甫与杨国忠,事发,京兆尹王鉷受牵连赐死。国辅因与王为近亲,亦坐贬竟陵司马。国辅贬竟陵后,与处士陆羽游。《唐才子传》卷二记载崔与陆“游三岁,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雅意高情,一时所尚,有酬酢之歌诗并集传焉”。又谓其“有文及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乐府短章,古人有不能过也”。崔国辅贬竞陵后,行踪不可考。[86]
崔成甫(713?~758),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崔沔长子。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云:“长子成甫,进士擢第,校书郎,陕县尉,知名当时,不幸早世。”开元中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任陕县尉。据《有唐通议大夫守太子宾客赠尚书左仆射崔孝公(沔)墓志》之附记(成甫弟祐甫作),知“孝公长子成甫,服阕授陕县尉”。按:崔沔卒于开元二十七年(739),成甫服阕当在天宝元年(742),则其任陕县尉当在同年。另从两《唐书·韦坚传》、《唐诗纪事》载,时韦坚为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凿潭望春楼下。成甫以得体歌为得宝歌,命众妇人齐声高唱;又作歌词十首,“自衣缺胯绿衫,锦半臂,偏袒膊,红罗抹额,于第一船作号头唱之。和者妇人一百人,皆鲜服靓妆,齐声接影,鼓笛胡部以应之”[87]。可见一时声势之浩大,亦可见成甫放浪不羁之心性。事后,“帝大悦,擢坚左散骑常侍,官属赏有差,蠲役人一年赋,舟工赐钱二百万,名潭曰广运。坚进兼江淮南租庸、转运、处置等使,又兼御史中丞,封韦城县男”[88]。据郁贤皓先生考证,崔成甫大概就是因韦坚之升迁而被惠泽,在天宝三载前后升任“摄(代理)监察御史”一职[89]。由于韦坚有宠于皇室,自然引起李林甫嫉妒,遂以他事构陷,遽兴大狱,贬坚缙云太守,复贬江夏别驾。未几,长流临封郡。其亲属友人多遭贬谪,从坐十余人。更有甚者,韦坚被贬后,“林甫遣使江、淮,钩索坚罪,捕治舟夫漕史,所在狱皆满。郡县剥敛偿输,责及邻伍,多裸死牢户”[90]。株连之广,舟夫漕史尚不得免,则为坚摇旗呐喊、亲作歌词并于“第一船上作号头唱”的崔成甫自然难以逃脱。韦坚被贬事发生在天宝五载(746)正月,成甫之贬当与之同时或稍后。从李白为成甫《泽畔吟》所作序看,崔成甫确是受了很大冤屈:“同时得罪者数十人,或才长命夭,覆巢荡室。崔公忠愤义烈,形于清辞,恸哭泽畔,哀形翰墨……惧奸臣之猜,常韬之于竹简;酷吏将至,则藏之于名山。前后数四,蠹伤卷轴。”[91]从此可以看出,这在当时乃是一大冤狱。
崔成甫被贬之地,李白《《泽畔吟》序》说是“湘阴”,成甫《赠李十二》亦谓“我是潇湘放逐臣”,则在今湖南境内无疑。另据李白多首与之交往的诗作看,成甫后曾移官金陵,与李白同在金陵、宣城一带漫游,约卒于乾元元年(758)。[92]所作《泽畔吟》不存。
赵冬曦(677~750),字仲爱,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性格放达,不屑世事。神龙二年(706),进士及第。兄夏日,弟和璧、安贞、居贞、颐贞、汇贞相继擢进士第。景龙二年(708),上《王政》三卷。先天元年(712),登藻思清华科,授校书郎,历右拾遗。“玄宗时在春宫,亲问国政,(韩)休对策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为乙第。”[93]又以才鉴见推,“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94]。开元初,迁监察御史。流岳州,原因未见记载,其墓志铭但云“以他事联及”。大致因其与张说善,遭到姚崇为首的吏治派排斥。因张说于开元五年二月迁荆,赵冬曦之流岳州应在此前。在岳州期间,常与张说、岳州刺史尹懋等游宴赋诗。其现存诗大部分为流岳期间唱和之作。开元七年,以监察御使召,自岳州北归,其妻牛氏道卒,遂停官。开元八年,“召还复官,与秘书少监贺知章、校书郎孙季良、大理评事咸廙业入集贤院修撰”。未几,“冬曦知史官事,迁考功员外郎。逾年,与季良、廙业、知章、吕向皆为直学士。冬曦俄迁中书舍人内供奉”[95]。其间奉使西军,作诗赠张九龄等两省旧僚。时张说亲重文学之士,“(韦)述与张九龄、许景先、袁晖、赵冬曦、孙逖、王翰常游其门”[96]。后以亲累,贬合州刺史,历眉、亳、许、宋等地刺史,弘农、荥阳、华阴等都太守。复入为国子祭酒。天宝九载卒[97]。
【注释】
[1]《唐会要》卷八一。
[3]汪籛《唐玄宗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一文认为,开元时期朝廷存在着姚崇等重吏治一派与刘幽求、张说等重文学一派之间的政治冲突。这一论点对研究姚崇用事期间,匡赞玄宗的大臣,如刘幽求、张说之流,都相继被贬逐流窜,以及后来张说又被宇文融、李林甫、崔隐甫三人联合弹劾,以至罢相,甚至张九龄又被李林甫排挤等政治事件,都提供了新颖且有说服力的解释。
[4]《资治通鉴》卷二一〇,先天二年。
[5]《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开元四年。
[6]《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开元十三年。
[7]《册府元龟》卷六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8]《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
[9]杜佑:《通典·选举三》。
[10]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03页。
[11]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全唐文》卷四四〇。
[12]《旧唐书》卷九二《韦安石传附子陟传》。
[13]《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一载。
[14]参见《资治通鉴》卷二四一崔群与宪宗关于开元、天宝年间理乱之分的对话。
[15]《新唐书》卷一三九《张九龄传》。
[16]按:荆湘逐臣崔成甫受韦坚累、崔国辅受王鉷累先后被贬。
[17]《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
[18]《旧唐书》卷一〇六《李林甫传》。
[19]《新唐书》卷一三九《房琯传》。
[20]房琯:《上张燕公书》,《全唐文》卷三三二。
[21]《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
[22]《新唐书》卷二〇八《李辅国传》。
[23]《旧唐书》卷一八四《李辅国传》。
[24]《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
[25]《新唐书》卷一三九《房琯传》。
[26]《中国文学通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36,第172页。
[27]《唐会要》卷六八《刺史上》引赵冬曦语。
[28]参看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
[29]张九龄《上封事书》,见《全唐文》卷二八八。
[30]《唐会要》卷四一,《左降官及流人》。
[31]《唐会要》卷四一,《左降官及流人》。
[32]《唐会要》卷四一,《左降官及流人》。
[33]张说:《岳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二二三。
[34]张九龄:《荆州谢上表》,《全唐文》卷二八八。
[35]此数据不包括贬往“南裔”、“岭外”、“岭表”的11人次。
[36]李海勇:《湖南早期楚文化的历史地理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37]《册府元龟》卷六七一《牧守部·选任》。
[38]《左传·昭公十二年》。
[39]胡文英:《庄子独见·庄子论略》,《读庄总论》,清道光刊本。
[40]盛弘之:《荆州记》,陈运溶、王仁俊集证,石洪运点校,见《荆州记九种·襄阳四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41]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2]《全唐文》卷四五五。(www.xing528.com)
[43]钱基博:《湖南近百年学风》,岳麓书社1985,第1页。
[44]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第314~316页。
[45]《隋书》卷三一《地理下》。
[46]欧阳守道:《赠了敬序》,《巽斋文集》卷七。
[47]《明皇杂录》张说条,《太平广记》卷二三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8]《送李渭赴京师序》,《全唐文》卷五七八。
[49]《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全唐文》卷五七八。
[50]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第229~236页。
[51]封演:《封氏闻见记》,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1936年)。
[52]张说:《让起黄门侍郎第三表》,《全唐文》卷二三二。
[53]张说:《张氏女墓志铭》,《全唐文》卷二三二。
[54]张九龄:《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曲江集》卷一八。
[55]《答张说让起复黄门侍郎制》,《全唐文》卷一六。
[56]《褒锡》,《大唐新语》卷一一。
[57]《资治通鉴》卷二一〇,开元元年。
[58]《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
[59]张说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九七,《新唐书》卷一二五,张九龄《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及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131~138页。
[60]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全唐文》四四〇卷。
[61]张九龄:《祭张燕公文》,《曲江集》卷十七。
[62]张九龄:《上姚令公书》,《全唐文》卷二九〇。
[63]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全唐文》卷四四〇。
[64]《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四年。
[65]《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四年。
[66]《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四年。
[67]《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四年。
[68]《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四年。
[69]《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
[70]张九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九九,《新唐书》卷一二六,徐浩《唐尚书左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
[71]《旧唐书》卷一六〇刘禹锡传》。
[72]关于王昌龄生年,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闻一多《唐诗大系》定为698年(武周圣历元年);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王昌龄事迹考略》提出了690年左右一说;近年来,傅璇琮、李珍华合著《王昌龄事迹新探》(以下简称《新探》)又提出其生年大致在698~701年的说法。论据有,一、《宿灞上寄侍御玙弟》一诗的作年是在开元二十八年(740)之后数年,诗中说:“孤城海门外,千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若以五十岁为白首而言,其生年应在690年以后:二、《代扶风主人答》:“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玄宗开元十三年冬登封泰山,此诗作于此后不久,或为开元十四年,即公元726年。诗中称王昌龄为“少年”,以一老年店主人视二十余岁之诗人,“少年”之称大体尚可。如生年为690年,则王昌龄已36岁,就不当称之为少年了。其生年虽早于王维,但相当接近。
[73]《上李侍郎书》,《全唐文》卷三三一。
[74]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全唐文》卷三七八。
[75]李云逸:《王昌龄诗注》断为天宝六载,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断为七年,今从李考。
[76]《名宦志》,见《湖南通志》卷九三,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77]《新唐书》卷二〇三《孟浩然传附王昌龄传》。
[78]王昌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〇、《新唐书》卷二〇三、《唐诗纪事》卷二四,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250~262页。
[79]《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中》。
[80]《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
[81]钱谦益:《钱注杜诗》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第332页。
[82]《新唐书》卷六《肃宗纪》卷六。
[83]《新唐书》卷一一九《贾至传》。
[84]贾至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〇,《新唐书》卷一一九,独孤及《祭贾尚书》,《唐诗纪事》卷二二,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480~492页。
[85]《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全唐诗》卷二四六。
[86]崔国辅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卷七二下《宰相世系表》,李轸:《泗州刺史李君神道碑》(《全唐文》卷三七一),《唐诗纪事》卷一五,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228~236页。
[87]《旧唐书》卷一〇五《韦坚传》。
[88]《新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
[89]参见《李白丛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第90页。
[90]《新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
[91]李白:《〈泽畔吟〉序》,《全唐文》卷三四九。
[92]参见郁贤皓:《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李白丛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93]《旧唐书》卷九八《韩休传》。
[94]《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
[95]《新唐书》卷二〇〇《赵冬曦》。
[96]《新唐书》卷一〇二《韦述传》。
[97]赵冬曦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卷二〇〇及河南荥阳出土之《赵冬曦墓志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