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板桥绘竹理论-美术与艺术研究第1辑成果

郑板桥绘竹理论-美术与艺术研究第1辑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板桥绘竹理论浅析陈伟伟纵观历史,我国古代的文人们总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的困境中挣扎;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的徘徊中进退,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的倔强性格注定了他们与“梅、兰、竹、菊”这四位傲然于尘的谦谦君子有着相同的风骨。此即板桥著名的画竹三阶段论。

郑板桥绘竹理论-美术与艺术研究第1辑成果

郑板桥绘竹理论浅析

陈伟伟

纵观历史,我国古代的文人们总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的困境中挣扎;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的徘徊中进退,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的倔强性格注定了他们与“梅、兰、竹、菊”这四位傲然于尘的谦谦君子有着相同的风骨。历代的文人骚客都在用缤纷的形式、雅丽的笔墨赞美着这四位君子,寓中国文人墨客的高洁品格于“四君子”坚毅坦荡的个性之中。而在“四君子”之中,竹尤以其劲翠挺拔,欣欣向荣之姿拔得头筹,无数有志之士均寓自己的抱负与志向于其中,足见其内涵的风骨与外表的气质是何等的高贵。

竹,作为我国绘画史上的传统题材,在历代文人画师笔下多被描绘,咏竹之诗,写竹之画,更是数不胜数,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非“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莫属了。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终年73岁。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文艺家。其人工诗、词,善书、画,时为“扬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板桥一生历经由官到民、由士变商、由文人画家至职业画家的转变,公开标榜“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的雅俗观,收取书画润金,疏离正统艺术、尚怪异画风,皆使他在清代画坛显得脱离众相,具有相当典型的意义。郑板桥一生与竹结缘甚深,其诗画多以竹为表现题材,寄寓自己的高洁品格于竹之中,尤其是他的墨竹在众多绘竹名家中独树一帜,名重当时,至今不衰。

郑板桥一生以竹为伴,而这份竹缘早在其幼时的生活中就朦胧显现。板桥出生于江苏兴化古城,自幼就在竹的怀抱里长大。原来板桥幼时的寓所——位于兴化古板桥的郑宅即被丛丛翠竹四面环绕,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冬日风和日暖,窗纸上一片竹影零乱。板桥本人在其《题画·竹》中更曾这样记述道: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4]

幼时的板桥正是成长于这被丛竹环绕的郑宅之中,每日在自家纸窗粉壁上看竹影摇动,日光中竹枝竹叶轻歌曼舞、月光中竹影于婆娑朦胧中摇曳生姿。而家宅之外那百米长的竹巷更是幼时板桥每日清晨的必经之路。原来,板桥从小由乳母费氏背着,每天清晨穿过这条长约百米的竹巷,从他家所居的古板桥向北进城,到城门口买饼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年伏在费氏背上的板桥早已长大,而家宅内外的丛丛翠竹早已深刻于板桥的脑海之中,成了板桥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外,竹子对于儿时的板桥来说还是颇具趣味的写字和绘画的工具。据说,他当年学字时,常采来很多大小不等的竹叶、竹枝,捡来形状不一的卵石在地上摆字,以叶代撇捺,以枝代横竖,以石代点,寓学于乐,充满童趣。就在这蹉跎岁月中,竹子伴随板桥度过了童年时代,并成为其一生的绘画挚爱。

郑板桥画竹,善自出新意,不泥法古人,因此于中国绘画史上赢得很高声誉。板桥不仅在画竹实践方面成就颇高,还善于总结经验,他在画竹实践中总结出的创作理论,颇具真知灼见,成为后世研究绘画创作理论的宝贵资料。

1.“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及“胸无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以善画竹著称。苏轼在其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云:“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5]此即成语“胸有成竹”的由来。“胸有成竹”是文同关于审美创造中将形象当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来构思的著名理论。及至清代,郑板桥在其绘画创作过程中大大丰富并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三段论说法,形象地说明了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以及艺术形象创造的全过程。

郑板桥自题《画竹图》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6]其中辩证地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之间既呈由此及彼的阶段关系,又非简单的上下承接。

“眼中之竹”,即指自然界中的真实之竹,是画者于创作前观察客观物象所得的对自然实景的感性认识,是引起绘画创作动机的契机。“胸中之竹”,则是通过画者的创作构思,在既得的“眼中之竹”的基础上溶入画者自身的思想情感,于胸中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具有典型性的竹之意象。此时,“胸中之竹”已异于前文的“眼中之竹”,而成为独具艺术个性的典型意象了。所谓“手中之竹”,乃是画者通过笔墨纸砚等介质材料,运用自身掌握的或高明或独特的技法将“胸中之竹”发于毫端,形于缣素所成的画面形象。此即板桥著名的画竹三阶段论。

联系“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论,板桥又提出了“胸无成竹”说。他在自题画竹中提出了“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的精辟见解: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7]

“胸无成竹”说实际上是板桥对画竹的三阶段论的一个发展。一个优秀画家在画竹之前必然对自然界中的竹子进行深入观察与了解,对所描绘的事物做到心中有数,意在笔先,即所谓“胸有成竹”。然及至下笔,这“手中之竹”又并非“胸中之竹”的直接表现或物化,因为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存在着笔参造化的“化机”的闪现。缘于天才艺术家的一刹“妙语”,即便艺术家本身亦不可能事先明确地意识到,却可能“落笔倏作变相”。正是由于“化机”的存在,画者于落笔时方可抛开“胸有成竹”的束缚,信手拈来,随意写去,浓密疏淡,肥瘦长短,自尔成局,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趣在法外”的艺术效果。

板桥所说的“胸无成竹”即是指上述情况。他的“胸无成竹”,并非是心中无数,而是以“有成竹”发展到极致的“无成竹”。先“有成竹”,而后“无成竹”;后“无成竹”,是先“有成竹”发展的极致,是“无法而法”之“至法”,因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2.造物为师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唐代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8]的理论,即主张学习绘画应该向自然学习,只有心灵中积累了创作的素材,才能瞑心玄化,造化在手。然而及至清代,“四王”一派画家却主张以古人为师,并将师古发展到极端,认为只有与古人同鼻孔出气,才能下笔自然契合,反对自出新意,这种极端的师古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

与“四王”主张的师古思想相反,郑板桥在绘画上秉承张璪理论,摒弃陈陈相因的师古思想,提倡“造物为师”,即作画者应深入生活,师法自然。板桥在《题画》中云:“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9]所谓“后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10]?“凡吾所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11]由于幼时郑宅中翠竹环绕的景象在板桥心中留下极深印象,即便日后在他乡生活期间,板桥仍在寓所周围修竹数竿,一生都生活在丛丛翠竹环绕的环境之中,对竹的一枝一叶,一荣一枯,皆了然于心,作画时方信手拈来都是竹。这也是他的画作能秀劲绝伦,脱尽时习,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此外,板桥抓住竹宜生长于青山、峰根、岩缝之中的特性,在作画过程中十分注重竹所生长的环境的刻画,以突现竹耿介超凡、傲然风雨的自然属性。《竹石图》轴中,板桥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2]故板桥所绘竹石图,多一卷顽石欲擎天,几竿细竹傍崖边,竹之劲瘦挺拔之形,气节高贵之品跃然纸上。

3.专以意似,不在形求

在《兰竹图》中,板桥题诗曰:“古人以喜气写兰,怒气写竹,盖物之至情,专以意似,不在形求。”板桥画竹注重秉承自然,却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对竹之自然形态的模仿,而是主张神形兼备,注重将自身情感融于笔下竿竿青竹的劲节风骨中,以竹言志,绘竹表情。(www.xing528.com)

郑板桥特别强调绘画要表现“真性情”,主张画竹兼抒真情,即将客观物

象的自然特征所具有之真,与主体画家的思想情感所抒发之真于画作中相融合,他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如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板桥自题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13]借画面之竹表达自己对民间疾苦的深深同情,这也正是板桥“真性情”的体现。郑板桥在《靳秋田索画》中还提到:“郑所南、陈古白两先生善画兰竹,燮未尝学之;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气,所以不谋而合。被陈、郑二公,仙肌仙骨,藐姑冰雪,燮何足以学之哉!”[14]由此观之,板桥在对历代画竹名家仿学之中,着意于前人如何表达竹之秉性、气质,而后寓其“倔强不驯之气”于笔下竹中。“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15]为竹写神、写生,颂其节操、品格,同时也抒写了作者自身孤高豪迈、傲岸不屈的个性和情思。因此,他笔下的墨竹,往往一枝瘦影横窗前,干枝细之又细,却于细瘦之中见劲拔,有股凛然傲气,极具清癯雅脱之美,在变化无端的笔墨中形成“郑竹”别具一格的样式,也成为板桥自身刚正不阿、超凡脱俗的人格境界的写照。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观竹作诗,写竹入画,借竹抒情,托竹言志,苏轼所写“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16],正成为板桥人生的真实写照。竹是板桥吟诗作画时所描绘的最主要题材,在他的笔下,青竹一反他人画卷中庭院幽竹的文弱纤柔之态,而是纷披飞扬的旷野之竹,有骨有节,傲然临风,清峻不阿,这正与板桥自身刚正坚毅的崇高品格相应合。郑板桥不仅有如竹之风骨一般的人格,他在画竹的实践过程中更是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绘画理论,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经他发展得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及“胸无成竹”说成为绘画创作上的经典理论,备受后世推崇。综观板桥一生,可以说竹之意象是贯穿他人生的线索,竹之意象成就了他的声名,竹之意象就是他灵魂的化身。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注释

[1]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195页。

[2]孟轲:《孟子·尽心上》,珠海出版社,2002,第190页。

[3]周敦颐:《周濂溪集(二)》卷八,商务印书馆,1936,第139页。

[4]竹轴,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墨迹。

[5]苏轼:《苏轼文集》,岳麓书社,2000,第235页。

[6]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05页。

[7]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05页。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9]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33页。

[10]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29页。

[11]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05页。

[12]《竹石图》,炎黄博物馆藏。

[13]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07页。

[14]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15页。

[15]郑板桥著,艾舒仁编:《郑板桥文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第237页。

[16]《苏轼诗集合注》卷九,第4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