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篆书之美”图标为例
王小雷史晶晶
2006年8月7日“北京2008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奥组委正式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这一组名为“篆书之美”的体育图标包括35个不同的设计作品。在表现形式上,这组设计以中国古代书法中篆书“人”字等笔画为基本元素,融合了甲骨文的象形意趣和书法的形象美,同时将篆书字体的象形性特点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地结合,经过一系列合理地简化,使这组奥运图标既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设计要求,又给人以浓浓中国意味的第一印象;在表现效果上,它巧妙地借用“拓片”和“篆刻”这两种古代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加强了设计的整体性和色彩对比效果。这组由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汇聚而成的作品,从整体上取得了“形”与“意”的和谐统一。因此无论是广大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对这组设计予以高度的评价。大家称,这组图标简洁明快,容易接受,不但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同时很好地体现了人文奥运精神。它和中国印——申奥标志构成了完整的有机体,是艺术和智慧的巧妙结合,文化与设计的完美相融。这一组图标设计,可以被当作是当今中国设计界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国内的设计发展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一、文化和设计的关系
从“篆书之美”这组图标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和设计之间巧妙的结合。正如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设计与景观主任彼得·T·莫舒斯所说:“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和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一种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印章,在现代商业设计给予它新的涵义后,便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在方寸之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观点与现代商业设计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文化是文明的发展过程。它是人类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运用于改造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同时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并根据人的活动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从自然物变化成文化物。按中国文字的古意来解释,“文”就是在某物上做记号,留痕迹,“化”则是生成,造化之意,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而设计,是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调、色彩等,它涵盖了对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文化与设计,一直以来被人们比喻成“根与树”的关系。由此可见文化与设计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化和设计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群体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1]它表现出的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层面。“艺术和设计是物质形态的创造,属于物质文化现象”[2],是将这一精神体现在具体事物上的载体。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可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设计文化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文化直接作用于设计,对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发展总是承前继后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而其中的许多美学观点对现代商业设计也潜移默化地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人们的想法虽多、行事的方法各异,但衡量的原则总是统一的。人类社会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现代来说,都是传统文化,都对现代的社会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现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检验。传统文化中美的意境,用现代审美情趣来看依然非常美。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是引发现代商业设计灵感的源泉。
二、本土设计对传统文化应用的误区
长久以来,中国设计界对于传统文化在设计上的应用有很多不足,甚至是有些盲目的。在艺术和设计领域,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原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使我们的设计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同时,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使我国的设计难以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商业设计要“创新”。只有创新、超前的设计构思才是一件优秀设计作品的前提。这个“新”当然并不是要斩断一切渊源,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又有突破,要赋予其新的含义与新的生命力。“篆书之美”的成功所带来的启示是我们不仅需要利用新的工具把新时代反映在设计上,更需要把我们熟悉的、脑海中的传统文化贯注于现代设计之中,在掘取传统素材的同时又赋予它时代气息的新意,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浑然天成。其次,现代商业设计要“简洁、自然具有意境美”。简洁是“复杂”的高级表现形式,自然是要求没有矫揉造作的人为痕迹,是要“不着笔墨,却尽得风流”。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上,这组体育图标的成功,在于它恰到好处地将古老的篆书字形与现代体育符号的要求相切,整幅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凝聚着东方气韵,一笔一画之间,蕴藏着奥运精神。这组图标在传达其视觉信息功能的同时也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很好地表现出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诸如比例、尺寸、韵律、节奏等多种东方美学上的独特观念。在形式上它是以汉字为主体,而在实质上它是以中国文化为底蕴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成果的体现,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遗产来丰富自身的设计语言,是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新一轮的经济崛起和文化复兴将在东方,许多有见地的思想家和设计大师曾这样说。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中国’这个大品牌永恒、智慧、神秘、工艺精湛以及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这一系列富有诱惑力的价值,在‘现代’的中国发展中却有渐渐磨灭的倾向。这足以警醒大谈国际化的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血脉。”[3]
三、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的正确方向
如何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就像靳埭强先生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4]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屹立于东方的中国文化,生生不息,根深叶茂,向来都是“自成系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从远古时期的陶器工艺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定系统的设计思想,早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实用和装饰的统一,形式感的运用以及表号性的艺术手法。又比如书法,“早在五,六千年前的中国彩陶上的刻划符号,已经初步具有中国书法的意味,汉字在完成一字一音一意的功能后,还构成了书法的形象美。如果不是这样的汉字,而像世界上其他文字那样单调地实行固定字母,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的书法,而世界上只有汉字才具有这样丰富的书法形象美”[5]。由此对于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一)在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胆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设计素材和理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原因,它同样也有很多反映封建迷信思想或君权主贵意识的内容存在。因此,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不加扬弃地描摹;应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不是一成不变,生搬硬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大胆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
(二)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意审美性和功能性的兼顾。即文与质的协调,文质兼备。不能因为突出设计的民族性就大肆堆砌民族元素,忽视了设计作品的本质,也就是实用价值;也不能只顾设计作品的实用价值而将审美性粗糙模糊处理。很多设计师设计作品的时候常常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讨好国外市场,大量运用民族元素,结果除了引起别人的反感,还让人误解为中国的设计来来回回就是那些老套,这是中国的设计还不能在海外市场占得一席的原因。另外,为了寻求经济上的高额利润,很多设计师会更多地突出设计的实用性,而忽视其审美性,由此产生的国外市场到处充斥着各种“Made in China”的商品而非“Design in China”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www.xing528.com)
(三)在设计中重视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兼顾市场的导向。设计的动因之一是文化,二就是商机。所以仅仅在文化的层面上谈设计是不够的,市场才是当代设计最大的驱动力。它是最现实的,也是最无定数的,而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应该也必须想方设法去占领市场。“对设计师而言,这种要求已经超越了行业本身的技术层面,它要求设计师具备对现实社会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对未来的预见分析能力。通过感受,调查,分析来把握设计活动进行的方向,当代设计是一种设计观念和未来的文化。这种文化只有植根于支配人类精神生活的母语传统和支配人类物质生活的商业活动之中,并通过设计家的个人创造,才能真正建立起来。”[6]
余论
总而言之,设计和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设计在受到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反作用于文化。文化是设计的根基所在,传统文化通过设计得到了传载,同时受到新时代的各种信息的影响,传统文化必将作出新的诠释以适应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文化元素,新的设计理念。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国设计师应该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本土设计打开国际市场,如何将中国传统的设计文化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有效地结合,如何使中国设计在跳出纯粹的本土设计框架同时也为国际设计所接受。“篆书之美”这组体育图标的成功发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设计完美结合的成功典例,也让我们看到了,本土设计师正在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相互融合、和谐发展做着积极尝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为未来的中国式设计之路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指示标。对于广大本土设计师而言,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认清本土设计的正确发展方向,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切入点,这条中国式的设计之路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服装学院)
注释
[1]高丰:《美的造物——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文集》,北京工艺出版社,2004。
[2]高丰:《美的造物——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文集》,北京工艺出版社,2004。
[3]颐玺堂标志设计网:http://www.vilogo.cn/newview.asp?id=474。
[4]颐玺堂标志设计网:http://www.vilogo.cn/newview.asp?id=474。
[5]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6]潘召南:《设计新思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