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建筑史论观:王受之的独到观点

现代建筑史论观:王受之的独到观点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受之则更多地强调建筑的设计意义,因此在设计门类中,他对建筑设计的关注最多,倾注的心血也最多。他自述其《世界现代建筑史》是他系列现代设计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他的建筑设计思想,尤其是建筑史观也集中体现在该书中。

现代建筑史论观:王受之的独到观点

王受之的现代建筑史论观

赖慧蓉

王受之先生作为设计理论及设计史专家,国内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著述对提升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涉及产品、平面、建筑、时装广告等方面,都有着自己对设计史论的建构,这样全面地对每一种设计门类的历史性关注,在国内是史无前例的。这里仅对其现代建筑史论的观点进行简要阐述。

在西方传统的美术史中,建筑是被当作并列于绘画和雕塑艺术门类来对待的。王受之则更多地强调建筑的设计意义,因此在设计门类中,他对建筑设计的关注最多,倾注的心血也最多。他自述其《世界现代建筑史》是他系列现代设计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他的建筑设计思想,尤其是建筑史观也集中体现在该书中。

在该书中,作者从现代建筑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谈起,依时间顺序探讨了各个设计运动与建筑的关系,又穿插了由于工业化兴起的城市规划的发展情况。第三章到七章介绍了现代建筑整个发展过程,通过介绍代表性的建筑家﹑建筑作品﹑不同阶段不同国别的建筑思想,多侧面来反映现代建筑的概况。其次,对后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之后建筑的介绍也从理论和建筑类型两方面进行。最后则是论述当代建筑现状进而展望新建筑时代的到来。

尽管有学者对这本著作提出过质疑,指出了许多有缺陷的地方。但事实是,在此本建筑史产生之前,国内建筑学专业主导教材一直是1979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著)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天津大学合编),时隔20年后,这类教材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的教学需求,王著的出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丰富了这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料。他在前言中自述,撰写的目的是能够使它兼有通俗性﹑全面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初步弥补建筑史这个范畴中目前中文著作不足的状况。

王著的建筑史论观体主要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建筑史观及方法

无论建筑史还是其他的设计史都应该遵循历史学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既然是历史,就无法摆脱历史学研究方法范畴,建筑史的研究方法与一般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一致的。

(1)建筑史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它的专业性特征,是关于建筑发展的历史;二是它的普遍性特征,它是人类历史、文明史的组成部分,因此与普通史具有共性。

建筑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学研究门类,具有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特点。首先,它与建筑学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往往被作为建筑学和建筑活动的纪录来进行研究,建筑史因此也就往往成为比较单纯的建筑形式、建筑家的活动和建筑技术发展的记录。建筑的内容其实包括三方面:功能、构造、风格。脱离功能﹑构造谈风格是很空洞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建筑史,基本是以建筑风格发展为脉络的,对于功能和构造的发展,则往往比较忽视。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它的发展与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和技术史切割开来,就事论事地对建筑风格的改变﹑对各个时代的建筑家的个人探索作简单的描述,其结果是取消了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背景的讨论,使建筑发展看来好像是某些建筑家个体探索的拼合,建筑风格的出现完全是偶然的结果,从而失去了对建筑发展史的逻辑性和历史必然性的关注。因而往往会造成读者的片面观,造成对于建筑发展的形式主义的看法,形成在讨论建筑的时候重形式而漠视历史文脉的倾向。例如,我们在理解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中说到的“今天社会的动乱,关键是房子问题:建筑或者革命!”[1],就要意识到当时社会变革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果建筑不走工业化的道路,工人们恶劣的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就会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引发革命,这些都是现代主义建筑兴起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脱离这个大背景谈柯布西耶的作品和风格,不免隔靴搔痒。

(2)建筑史是培养具有高水准的、具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素养的建筑家的必要手段,建筑史的学习和研究,也是提高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果以以上提到的偏狭的方式撰写建筑史作为大学教材的话,或许有造成新一代建筑师缺乏历史宏观眼光,并因此形成严重形式主义的倾向。通过他们可能造成建筑形式上的重复抄袭﹑追逐所谓的最新潮流﹑割断民族传统,或者生硬拼凑地玩弄各种形式,其结果是建筑物缺乏品位和文化内涵,甚至导致古怪丑陋的建筑的产生。

(3)无论建筑或是艺术,自产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建筑本身具有物质文明的属性,同时又具有精神文明上层建筑的属性。强调历史方法和文脉绝对不是禁止建筑个性发展的创造和想象,无论如何强调创造力﹑个性的发展,建筑设计都无法摆脱文明发展的总趋势的影响。

(4)建筑可以说是一个生态过程,没有人能够超脱建筑生态的范围,另辟蹊径,时代的局限性是不可能摆脱的,所以说,是时代创造建筑家们,而不是建筑家创造时代。

2.现代建筑发展过程分期

在现代建筑出现的时候,欧美国家出现过一系列企图摆脱工业化道路的设计活动,代表了现代建筑形成前夕的知识分子非工业化的设计探索。无论是“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它们的主旨都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拉斯金、莫里斯及其追随者们嫌恶机器,因而也嫌恶新型的钢与玻璃结合的建筑”[2],即使这样,时代的潮流仍不可逆转。

现代建筑的产生从客观上讲是工业化的成果,从意识形态上讲是部分欧洲知识分子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的结果,“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当中,有不少人是期望能够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的劳苦大众提供基本的设计服务的”[3]。因此,现代建筑是民主的、社会的、大众的、为无产阶级的、批量生产的、低造价的、无装饰的、现代工业材料的、现代构造的。(www.xing528.com)

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迁移到美国后,发生了思想层面的质的改变,成为“国际主义风格”,因此失去了原有的象征,形成了非民主的、商业化的、为西方中产阶级的、批量生产的、中等造价的或者高造价的,以及减少主义的、使用工业材料的和使用现代构造的方式,垄断了西方乃至国际建筑发展达三十多年。

在国际主义风格发展的同时,为了突破其刻板、单一、单调的形式,产生了几个修正潮流,如典雅主义、粗野主义、有机功能主义、“高科技”派风格等。

从西方建筑发展来看,自文丘里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向现代主义挑战以来,逐步形成后现代主义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在建筑界日益引起注意。90年代以来,国际建筑出现了越来越雷同的发展趋势,基本是处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的各种改良途径上的发展。建筑发展上出现了从现代主义出发,回到现代主义方式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从时间的更迭上看,可以基本列出这样一个演进和发展的次序:(1)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2)国际主义风格和其他相关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3)后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4)解构主义和新现代主义(20世纪80年代迄今)。20世纪所有的建筑运动,其实都与现代主义密切相关。如果笼统一些区分,可以说40—60年代是现代主义建筑﹑国际主义风格垄断时期,70年代到现在为止是后现代主义时期,这里的“后现代主义”包括了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风格,解构主义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高科技风格等。这些发展更替也可主要分为两个发展的主要脉络:一个是后现代主义的探索,采取古典主义和各种历史风格从装饰化角度形成风格的现代建筑;另一个则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包括对现代建筑的结构进行解构处理的解构主义,突出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特征的“高科技”派和对现代主义进行纯粹化的新现代主义。

这种分类方式比较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在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时候,各个不同的理论家有自己的不同理解,有些认为是现代主义之后整个时代的名称,有些认为仅仅指某种设计风格。著名设计理论家何人可先生就认为,“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4]。其实在这个名称使用上,全世界的建筑理论界都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和认识。至于新现代主义,其实并非后现代主义后的承继或者反叛,而是与后现代主义同时进行的一个建筑探索运动。新现代主义是与后现代主义同时形成的,而不是前后衔接,这是国内建筑界不太注意的一个细节。无论是“纽约五人”,还是贝聿铭、西萨·佩里(Cesar Pelli)的作品,都体现了一方面继续采用现代主义的简单、明确、功能主义的方式,同时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个人诠释,这样,形成了现代主义建筑基础上的个人性变化。这种“新现代主义”的探索方向显示了它与战前传统的现代主义,与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的区别,它更加讲究形式的精炼和简洁,因此也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建筑发展上出现了从现代主义出发,回到新现代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3.现代建筑发展中普遍建筑和少数探索性建筑的关系

对普遍商业建筑和探索性建筑关系上的观点,是最能体现王受之建筑史观的地方,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但澄清了绝大多数人的某些误解,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去了解建筑的历史。

因为,绝大部分建筑史都集中讨论和介绍世界建筑大师的作品和他们的建筑思想,都经常突出地讨论了他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但是却往往忽视了他们在建筑业中的地位。这基本是建筑史和建筑评论的通常方式,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历史和意义,但是在全面性﹑具体性上有一定的偏差,出现重风格﹑轻结构﹑重思想﹑轻经济效应的情况,出现了理论研究和建筑经济﹑建筑行业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的情况。从建筑设计上的主流和支流、商业营造和个人探索之间的关系上看,实际上,书本上经常提到的设计家和设计项目,都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探索性和引导性的,而充斥市场的大部分设计基本上还是以现代主义、国际主义为基本方式,加以少数追逐时尚,包括各种风格细节借鉴的混合品。设计理论家多会关注前卫的、探索性的设计,这种方式往往会忽视主流的、大量的、商业性的甚至是行货式的设计主要趋向。书本上反映的建筑发展途径和事实上的建筑发展情况往往不一致,理论著作突出介绍的内容,往往在现实中并不是那么突出,理论阐述往往把非典型化的单独探索﹑试验典型化。因此将理论和日常大量的建筑经济活动两者结合起来审视,才有助于对建筑发展总的面貌做比较接近真实的把握和认识。

在新的时代发展中,虽然我们不可能预测新的建筑运动的出现,但是世界建筑会维持在以现代主义为基础的原则上发展,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我们预期着更加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新建筑繁荣时代的到来。

王受之的建筑设计思想十分丰富,他虽然在国外任教多年,但他十分关注国内建筑的发展,并对国内建筑界提出过很多批评的意见,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割断历史、割断文脉、否认民族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在建筑师来说,可以视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行为,不但要倡议杜绝,而且要作为一种教育、行政的计划来杜绝,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建筑才能摆脱贪大求洋、片面追求数量的阴影,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建筑之林”[5]。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尤其显得中肯而珍贵。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基础课部)

注释

[1]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235页。

[2]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100页。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第108页。

[4]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第199页。

[5]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