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第五立面形态设计研究:应用与发展

城市第五立面形态设计研究:应用与发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象征手法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象征手法也可用于城市第五立面设计中。城市第五立面的象征手法多是通过城市的“形”来表达的,由形象等视觉传达要素与人的生理、心理、意识交互产生作用而形成的,其内容多涉及人的社会经历、宗教信仰、知识范围、文化素养、民俗传统等。6.1.1.1象征在西方城市发展中的体现在西方,象征手法最早应用于古代埃及的城市,尤其是神庙与金字塔的建造。

城市第五立面形态设计研究:应用与发展

第6章 城市第五立面应用及发展

DILIUZHANG CHENGSHIDIWULIMIANYINGYONGJIFAZHAN

社会是一种积累性活动,而城市正是这一活动的器官

——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

6.1 象征手法在城市第五立面中的应用

象征,就存在的方式而言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或思维的活动过程,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它用具体的事物来标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象征往往会赋予事物以内涵,如同将人的灵魂与肉体合二为一,赋予其生命意义与精神价值。

象征手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领域建筑艺术、城市设计这类兼顾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领域。象征手法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象征手法也可用于城市第五立面设计中。借助象征的视角,帮助我们由表及里来欣赏城市第五立面,完成从城市“表皮”到城市内涵的认识过程(象征手法的理解过程如图6.1所示),同时,象征手法又是用以展示城市第五立面形态特色,凸显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市民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6.1.1 象征手法在城市第五立面设计中的体现

象征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本能,当原始先民从混动的天地之中走出,面对着复杂而又神秘的自然环境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完全异己的无法克服的现象和力量。对他们来讲,通过对宇宙自然的直接观察,后又借以某些具体形象或符号来表达,这种原始的思维过程多是依据具体的感性形象,这也为象征手法的最初应用。

图6.1 象征艺术的理解过程

(资料来源:自绘)

象征,是用某些具体的事物或形态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意义或情感。运用到城市第五立面则是通过肌理或结构的特定构成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达到建筑师与城市、城市与市民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城市第五立面的象征手法多是通过城市的“形”来表达的,由形象等视觉传达要素与人的生理、心理、意识交互产生作用而形成的,其内容多涉及人的社会经历、宗教信仰、知识范围、文化素养、民俗传统等。

6.1.1.1 象征在西方城市发展中的体现

在西方,象征手法最早应用于古代埃及的城市,尤其是神庙与金字塔的建造。古埃及人相信灵魂永远不灭,想尽办法保存遗体不朽,金字塔成为他们这种祈望的代表(图6.2)。金字塔的布局一般是东面为祭庙,献祭的队伍从东面的门厅进入,向西通过一条长达几百米的封闭、黑暗、狭小的石砌雨道到达祭堂,穿过祭堂就是一个开敞的露天庭院。朝拜金字塔的行进方向之所以从东向西,是因为人们认为人的一生也正像太阳的运行一样,从东方开始,到西方落下。由此可以看出,金字塔与神庙对于古代埃及人来说,不是为了简单的使用功能,其行为动机也不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而是出于部族需要及情感需求。

图6.2 俯瞰胡夫金字塔

(资料来源: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征手法也通过不同的手段,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传递着人的情感诉求。在四方,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与古典文化的衰亡,追求理想的古典艺术形式逐渐被抽象的、充满象征符号的新艺术形式所取代。尤其是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堂成为各种象征手法以及情感诉求的主要载体。到中世纪之后,教堂逐渐取代神庙建筑成为最主要的建筑形制,教堂平面形式也由巴西利卡式逐渐变化为拉丁十字式,用以象征耶稣、天国、神、十字架。圣坛位于教堂东侧,以表达对圣城耶路撒冷的朝拜(图6.3)。

图6.3 圣彼得大教堂俯瞰及平面图

(资料来源:网络)

6.1.1.2 象征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体现

与西方的城市发展不同,中国古代的城市遵循中国古代哲学中“象天法地”的宇宙观。这一哲学观点讲求以天、地、人为宇宙大系统,追求宇宙万物的完满统一,以天人合一的境界为最高理想与追求。《老子》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准则、“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这些作为古代“象天法地”的思想精髓,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学、社会等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古代城市选址、设计、建设等方面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如图6.4所示为八卦形式的城镇。

“象天法地”的哲学观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可以被演绎为对人、对自然、对宇宙的崇拜。中国古代极为重视人的价值,认为天地是宏观的大宇宙,人是微观的小宇宙,因此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园林中多有仿效人体的例子;第二就是动植物意象,对乌龟、蛇、凤凰、龙、麒麟、牛、马等的动物形态的象征,也有对梅花葫芦等植物形态的象征;第三是器物或工具的意象,如琵琶、船等的象征。

图6.4 象征手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图为新疆八卦镇

(资料来源:网络)

中国古代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最终将自身变为一座座微缩的宇宙模型。独特的礼制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集中体现,这些建筑将古代宇宙观、时空观、自然观作为设计主题,以达到教化与熏陶的目的。同时,由于宗教观念的影响以及伦理体系中的道德影响,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运用到城市与建筑中来象征贵贱、轻重,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等级制度的限定,在宫殿、庙坛、陵墓、衙署、寺观、宅第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这些地方结构多为左右对称、中轴突出、沿轴线纵深布局,如北京皇家宫殿故宫、天坛(图6.5)。

风水观念的象征,是中国古代文化及传统城市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风水内容繁杂,是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与科学的综合体现,也是指导中国传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部分,风水观念蕴含着古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理解,包括自然知识、人生哲理、生活艺术美学和伦理观念。例如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就运用了传统风水理论,体现了对四象、四方、四时和五行等风水观念的象征(图6.6)。

图6.5 天坛祈谷坛鸟瞰

(资料来源:网络)

图6.6 风水四合院

(资料来源:网络)

6.1.2 象征意象在城市第五立面设计中的来源

在城市第五立面设计的过程中,象征意象的来源是模糊与无序的,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种:

(1)个性气质的演绎

演绎是指将一般的科学方法、设计概念实际运用到具体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即由一般概念推演出各种具体的概念和形象。在建筑设计中,就是将某种抽象简化的概念,施以相形共鸣的形象特征来表现建筑主题。

(2)现实形象的触发

现实世界中万事万物的丰富形象,通过直觉的触发,往往会给建筑师带来启迪。建筑来自生活,生活启示建筑。

(3)历史传统的启迪

建筑师常常会把眼光投向过去,从历史情境和传统文化中寻找构思的来源。

(4)环境的感应

建筑设计不仅涉及对建筑本身的研究,还涉及对环境的分析。环境主要是指与创作对象有关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文脉环境。建筑师常常能从对环境的感应中得到好的构思,历史上许多带有高度艺术性的建筑作品,不少都是在环境的感应中得到启示的。

(5)灵感的顿悟

灵感表现为一种顿悟,一种突然闪现的思想火花,往往是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产生的。灵感总是出现于意识的边缘,轻叩意识的门扉,沟通意识与潜意识的活动。灵感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及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在外界某种刺激或自身刺激的条件下产生的创造性的思维飞跃。建筑创作和文学、美术等一切创作一样,过程都很复杂,一个好的灵感如闪电般迸发的过程,是难以分析甚至是难以描述的。

城市设计的灵感,不同于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它是以实用功能和物质技术作为创作的基础,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的综合。即使在形态创作方面,也受许多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单凭某种心灵的闪光进行创作。另外,也不能把灵感的思维形式单纯地寄托在“新奇”“特异”方面,应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恰当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基础上突出建筑的个性。灵感的运用是否得当,取决于建筑作品所反映的建筑实质和社会意义。

6.2 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城市潜在空间的开发与利用(www.xing528.com)

在传统城市中,城市空间、建筑物、城市景观是人类各类行为的实际载体与场所。人类所生存的各类城市空间经过设计师们的精心设计已经被高效利用,城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同时间布着大小的城市公园为市民们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可以说城市中的各类空间已经被利用完全,人们亟待寻找潜在的城市空间。以往的城市建设及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多是从普通人的视点角度出发,因此城市第五立面这一潜在的城市空间则往往容易被忽略。殊不知,城市第五立面这一城市重要的形态在城市风貌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存在许多潜在的利用价值。

6.2.1 城市风貌展示

近年来,随着人们俯瞰城市的机会增多,城市第五立面成为展现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城市风貌不仅只是当人们身处城市之中去实际观看与体会时才能展现,当人们乘坐飞机进入到一座新的城市时,城市第五立面成为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因此,城市第五立面应与地方的建筑风格、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一起成为展现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的要素之一。设计师与城市管理者们也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重要领域的现状与发展。

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城市第五立面的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城市性质与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第五立面形态千差万别。如水城威尼斯与云南丽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城市第五立面形态差异巨大,人们无法评价这两地的城市第五立面形态孰好孰坏,但两城市的城市第五立面均是当地城市的真实写照,客观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俗风情,也是两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良好体现。

良好的城市第五立面形态是克服目前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城市特色缺失等困局的有效手段,是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新的出发点与着眼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6.2.2 作为展示空间的载体

展示行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已经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空间中无处不在了,各种各样的展示空间遍布城市各处:超市内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广告竞相展示着自己的亮点。展示,人们日常重要的行为之一,以它不同的方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示存在于空间之中,展示活动以空间为载体,采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方法,借助道具、设施和照明手段,从形、色、光、声、质等多方面媒介手段向外界传达信息。传统的展示活动大都以某些空间为载体来进行,这些空间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空间。各种展览会、展示会的举行,各种商品的展示和买卖需要室内的空间为载体;室外的一些展览活动、户外广告的设置等则需要户外的空间作为载体。而城市第五立面,这一作为展示空间中尚未被“开垦”的空间是人们所应当关注的。

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展示空间的载体可以利用多种方法与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利用途径之一便是户外广告的设置。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城市中的潜在利用空间,是户外广告等展示类媒体的发展利用对象。传统的户外广告载体种类丰富,道路沿线、建筑墙体、建筑顶部、店铺入口门楣、商业街沿线等都是户外广告出现或集中的地方。但传统的户外广告的设置一般是以人在地面时的普通视点出发,很少照顾到空中的俯瞰视点。因此,以城市第五立面为载体的户外广告设置将会成为广告业及其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发展也同时会给当地带来丰富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为户外广告的载体,城市第五立面与其他载体相比有其特殊之处:

①与其他载体相比,城市第五立面形态整体性相对欠缺;

②由于受众群体所处视角的不同,以城市第五立面为载体的户外广告尺度相对较大;

③内容灵活性相对较低。

因此,户外广告设置时,应根据城市第五立面的实际特点,运用户外广告设置的普遍手段,结合视觉传达方法,借助道具、设施、灯光照明,从形、色、光、声、质等多个方面出发,综合分析设置。

同时,城市第五立面的固有形态特征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特色之一,是展示城市与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城市的这一特殊实体的展示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6.3 以城市第五立面为载体的城市景观的营造

良好的城市景观的营造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总体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向高空化、复合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城市景观也随之进入到三维发展的模式之中,城市景观不再局限于地面,城市第五立面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发展方向。

6.3.1 屋顶绿化的应用

随着高空俯瞰视点的增多与人们对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屋顶绿化作为对建筑屋顶以及城市环境美化绿化中的常用做法,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屋顶绿化的意义与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屋顶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是建筑艺术与景观环境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②屋顶绿化是促进城市生态平衡,优化城市景观环境,提升人居环境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加城市绿化,解决城市绿地不足与缓解“热岛效应”,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的有利方式,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

③屋顶绿化是补偿地面占用绿地的有效途径,为社会各方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屋顶绿化无疑是城市第五立面景观环境营造的有效手段之一,应在城市第五立面设计时予以考虑及重视。

6.3.2 新型城市大地艺术的应用

大地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艺术家们运用土地、岩石树木、水和及其他自然元素,以大地为画布进行大尺度的艺术创作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或艺术活动。追根溯源,大地艺术第一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提出是1968年10月在美国纽约,道恩(Dwan)画廊举办了一个名为“大地艺术”的展览,在4个月之后,另一个名为“大地艺术”的展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怀特博物馆举行,这两次展览集中了几乎所有早期的大地艺术家[1]。早期的大地艺术家们运用土地、岩石等自然素材来塑造和改变景观空间,试图帮助人们燃起对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保护的热情,是人类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的大地艺术有以下特点:

①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运用自然元素及自然界的可变性,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作品;

②其形式多为简单抽象的形态,是现代极简主义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③与欣赏对象相分离。大地艺术作品以自然环境为载体,其位置往往选择在城市郊区或相对荒凉的地区,大部分人不能直接欣赏或感受,只能通过照片、录像或其他媒体形式进行了解,并只有视觉平面上的体验,而忽视了大地艺术的实践性、过程性等。

与普通的艺术品相比,大地艺术其作品尺度往往比较大,其欣赏视角要求也不同,这其中俯瞰视点作为大地艺术的最佳欣赏视角。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已经将大地艺术应用到城市建设当中来,例如在阿联酋迪拜结合大地艺术的手法建造了壮观的大型人造海岛棕榈岛(图6.7);在法国里尔地区,利用建筑与周边的植被等要素,运用大地艺术的手法建成星型里尔城堡(图6.8)。

图6.7 大地艺术在城市第五立面中的应用,图为阿联酋迪拜棕榈岛

(资料来源:网络)

图6.8 大地艺术在城市第五立面中的应用,图为法国里尔城堡

(资料来源:网络)

城市第五立面需要进行有力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大地艺术也需要有进一步的发展。笔者认为,将其二者结合——将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大地艺术创作的载体,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手段。其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两者均需要在空中俯瞰视点之下去观察或欣赏;

②两者尺度相对较大,但在不同的视点情况下可在一定程度内变化;

③两者所被观察或欣赏的是其总体形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具体细节构成则处于次要地位;

④在城市第五立面之上进行大地艺术活动是城市第五立面的利用方式的创新,同时也是新的艺术形式的创新;

⑤大地艺术作为艺术的展示方式应用到城市第五立面之上,对与展现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有着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将大地艺术应用到城市第五立面之上有其可行性及实施意义。笔者暂且将这种形式定名为新型城市大地艺术(亦或新型大地城市艺术),这种新方式有选择性地运用大地艺术中的应用元素,如土地、岩石、植物、水等自然要素,外加一些城市要素如建筑物、设施、道具等,借助灯光效果、色彩营造、材质选择,运用一些形体构成及视觉传达的手法,以城市第五立面为载体,进行新型的大地艺术创作。

6.4 本章小结

现代城市发展至今已经变得拥挤不堪,城市中高楼林立,道路上车水马龙,广场上人头攒动。城市在高密集度的开发建设下其城市空间已变得十分有限,如何进一步开发城市中的潜在利用空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本章就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城市的潜在开发利用空间展开讨论,首先提出了象征的手法在城市第五立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象征手法在国内外城市第五立面中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了象征意象的来源;其次,分析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城市的潜在空间的开发利用的方向及具体方法,包括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城市风貌展示的载体,作为展示空间的载体以及对城市景观的营造等。

【注释】

[1]徐琳.大地艺术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