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第五立面形态设计研究-探索城市肌理

城市第五立面形态设计研究-探索城市肌理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美的景观需要在时间中成熟,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物质环境的改变,因此,如何在对城市第五立面进行设计的同时,让传统肌理得以在未来城市中延续、发展,将成为一项具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肌理产生于基本形式或元素的重复。5.2城市第五立面影响下的城市肌理每一座城市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肌理形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研究城市肌理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剖析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对于城市肌理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构

城市第五立面形态设计研究-探索城市肌理

第5章 城市第五立面与城市肌理

DIWUZHANG CHENGSHIDIWULIMIANYUCHENGSHIJILI

大地总在那里,但人类会渐去,逐渐衰弱直至埋入地下。人生短暂而大地永存。

——蒂科皮亚岛上居民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空间的布局形态、结构及功能之间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透露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本质,是城市规划学科研究城市的核心内容。而城市肌理好比城市的“皮肤”,是城市内部组织结构的外在表现,是人们触碰城市、感受城市的“界面”,因而,城市肌理传递着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信息,透过肌理的表层意义,这种信息深入到城市布局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深层关系之中。

城市是一个具有活力的生命体,通过内部各个机能组织的有机运转和多种信息之间的交换,以物质空间为载体,经历一定的时间(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千年)形成现在的肌理。这样的传统肌理具有象征意义,会让我们感受到时间、事件、情感、表情、性格……尽管外观质朴,却具有生动熟悉的场景、丰富多彩的空间和令人惊叹不已的细节,常常使人感动。虽然我们是一小片一小片地体验城市肌理,但我们的感觉并不显出这种破碎感,那是因为肌理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城市这个完整生命体的组成之一,具有相似性,却在体验过程中反映出细节差异。因而,城市肌理具有内容的整体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然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市传统肌理的结构与形态发生变异,那些记载着城市历史、叙述着城市故事、渗透着生活情趣、写满了岁月痕迹的小巷、街道、住宅区正一个一个地换上崭新的面孔,人们还来不及思考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就已经失去了那些曾经熟悉的、凝聚了城市生产生活中智慧结晶的传统肌理,尤其是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中。优美的景观需要在时间中成熟,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物质环境的改变,因此,如何在对城市第五立面进行设计的同时,让传统肌理得以在未来城市中延续、发展,将成为一项具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5.1 关于肌理的相关表述

5.1.1 肌理定义

“肌理”(texture)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及组织构造,它细致入微地反映了不同形象的差异,通过人的触觉或视觉而被感知。例如:软与硬、干与湿、粗糙与细密、有规律与无规律、有光泽与无光泽等各种物质的表面属性。肌理产生于基本形式或元素的重复。一种组织结构在元素或元素组团的重复上建立起来,例如:由单个树叠加出的树林的肌理,针网组成的织物的纹理,由基本式样重复形成的台布的花纹,由局部组成的城市肌理(围合组团,城市部分)。三到四种元素组合已经可以形成一种肌理或者结构。肌理就是同样或近似元素的组合,其核心是元素的重复和元素间的空间。而重复是决定性的,当重复的可识别的部分占统治地位时,肌理就出现了。不同肌理的拼贴或肌理片段以及非典型元素等的拼凑可以作为肌理定义的临界情况。

5.1.2 肌理形式

肌理形式如图5.1所示。

图5.1 肌理形式

(资料来源:自绘)

(1)匀质肌理

当构成结构的元素相同或相近,元素的间距和几何空间组织完全一样或近似时,我们称这样的组织为匀质肌理。匀质肌理产生于元素和中间空间相同形式的组织。这不是特别精确的规则,而是指近似的基本形式的重复。当构成元素及其中间空间的重复使共性大于区别时,这个具有内部模式或空隙的组织就是匀质的。

(2)异质肌理

当构成元素及其中间空间的区别大于共性时,我们称这种肌理或结构为异质肌理或结构。当对于我们的视觉感知来说,没有可识别的占优势的规则,那么这个肌理就是异质的。

(3)匀质-异质肌理

这一肌理一半具有匀质的特征,一半具有异质的特征。它可以通过不同的间距、不同的元素或各种不同的匀质肌理的叠加来形成。

(4)变形

通过一个结构的形式、尺度和几何的逐渐变化,就出现了从一个到另一个结构的变化。当一个架构在经过许多步骤之后出现了一个完全新的结构就是变形。

(5)变体

一个结构的变体是指:一个基本结构通过尺度、元素及间距的小变化,产生与原结构相区别的形式。在此并未产生根本性的新的结构,原始的基本结构仍保持优势。

(6)结构断裂

当有明显区别的结构没有中间过渡(变形)而直接相连时,就产生了结构断裂。

(7)边缘

边缘是外围的边界。在这里一种结构结束或明显转变成另外一种结构,因此边缘是匀质结构的外边界。边缘具有两种特性,它仅仅是一种结构的边界或通过独立的“边缘特征”如线条来划分结构。这个边界线或边界结构可以是许多局部结构的叠加,对肌理来说,它有内部和外部形式。内部形式由构成元素的组织决定,外部形式由边界组织决定。

(8)区域、中心区域

当在肌理中,密集组织、几何连接或结构的特殊情况(空隙或明显的其他元素)使某一区域与匀质区块或边缘相区别,这个区域就成为特殊区域。当这种特殊区域位于某一结构的中心时,就是中心区域。

(9)形象

肌理由于其叠加的原则而没有外部的形象,它可以接受任意较大的形式。这种形式仅仅由内部单元(通过精致或粗糙颗粒)的间距来限制。

5.1.3 肌理的变化

肌理的变化如图5.2所示。

图5.2 肌理变化

(资料来源:自绘)

(1)规则性

产生规则性肌理的两个前提是元素的重复和元素间相等的间距。根据组织的严密性可以区分规则与不规则几何结构。规则几何结构的元素和间距具有一致性,在元素的组织中会出现一定的重复的角度:直角的或倾斜的排列。

(2)不规则形

不规则形不但是线性元素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都是变化的,线性的演变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所以虽然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但却有一些规则性特征。在一种不规则的特定的几何图形里,当变化的角度很小时,这种不规则就不易识别。规则与不规则的几何组合的最根本差别在中间空间,规则性的划分会出现僵化的中间空间或根本没有中间空间,线条的组织很抽象;而不规则组合是由形体及中间空间构成。两种影响决定了结果,因为两种元素(形体和中间空间)是可以调节的,所以在适应环境和需求上存在很大的灵活性。形体组合会越来越不简单,不一目了然,也就是越来越复杂。

5.2 城市第五立面影响下的城市肌理

每一座城市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肌理形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研究城市肌理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剖析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对于城市肌理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构成的物质形态着手,从城市肌理形式出发,通过较为直观的视觉、图形或模型分析,从二维或三维角度描述城市空间形态和特征,从历史感、场所感以及人文需求的角度对原有物质空间的欣赏和反思。城市肌理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于长期的历史岁月中浸润、积淀而成,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与人的生产生活有机相伴、密不可分。传统的城市肌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可以触碰到的方方面面,如街坊、道路、广场、生态环境建筑密度、建筑高度、色彩,等等,同时也体现在城市中无形的又可以感受到的方面,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行为准则、礼仪风尚、宗教信仰等。这些研究体现着人们对空间场所、地域文脉、地方特色、城市意向性的关注和关怀,无疑成为研究城市肌理的重要意义所在。

5.2.1 城市肌理

齐康先生对城市肌理做了如下定义:“城市是由街道、建筑物组成的地段和公共绿地等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态。由这些几何形态组成的不同密度、不同形式以及不同材料的建筑形成的质地所产生的城市视觉特征为城市肌理。城市的肌理决定了商业区、居住区等区域的纹理、密度和质地。一个区域的肌理一旦形成,由它决定的物质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就很难改变。”[1]罗西这样描述城市肌理形成的过程,城市肌理包含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的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的。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因为当人们塑造空间时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心智意向来进行转化,但同时也遵循和接受物质条件的限制。”

城市肌理是由反映城市生态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系统与体现在城市历史传统、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人工系统相互融合、长期作用形成的空间特质,是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所共同构筑的整体,这一整体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所处地域环境的文化特征。城市肌理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时间的打磨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因而城市肌理是有一定规模、一定组织规律的人类城市聚居形态。它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亦与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及城市形态密切相关。

5.2.2 城市第五立面的肌理类型

城市第五立面肌理的分类按照其形态表现并参照城市肌理的类型(表5.1),大致可分为以下5种:

(1)带型-线型模式 自然生长型,多受山脉、河流、道路等的走势所影响,城市沿山脉、河流、道路等自然延伸、朝向并非主导因素。

(2)有机型 自发产生并生长,并非人为规划,如意大利锡耶纳城。

(3)中心集结型 通常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织城市布局,反映了一种社会向心概念。西方轴线控制型:城市布局按照某一特定中心或轴线控制,城市呈现出一幅结构严明、布局城市多见城市围绕教堂、广场、塔楼、凯旋门等标志性建筑物或构筑物,形成区域中心,如雅典巴黎佛罗伦萨

(4)网格型 规划的呈网格状的城市生长模式。

(5)轴线控制型 城市布局及结构有明显的轴线控制,如北京城

表5.1 城市第五立面肌理类型

(www.xing528.com)

续表

续表

5.2.3 构成俯瞰视角下的城市第五立面肌理

城市肌理是个庞大的景观综合体,一般普通的地面人视角只能观其一斑,而俯瞰视角下的城市第五立面作为体现城市肌理的最直接反映,成为对城市肌理最好的诠释,因此城市第五立面对城市肌理的塑造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第五立面是有一定规模和构成规律的抽象的城市肌理,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空间中水平截面的特征。从城市第五立面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蕴含的丰富的城市内涵来看,城市第五立面也可以被看作有一定规律和组织的人类城市聚居形态。

城市第五立面的不同构成要素在不同年代背景、不同生活模式的引导下,依托不同的主线而进行着有趣的排列组合,构建一系列结构体系和空间体系。城市第五立面对城市肌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各种实体,如建筑单体、建筑群组、道路广场等的空间造型、体量尺度、风格特色、质感色彩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遗留至今的传统或古典城镇,东西方、海内外无一例外为多数人所赞叹,紫禁城的恢宏严整,古镇村落的有机格制,雅典卫城的和谐布局,阿姆斯特丹的规制统一……传统城市之所以能够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肌理,建立完整的城镇格局,构成和谐的城市第五立面,其原因有二:一是古代生产力的水平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对较低,因而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所主要依从的是与自然环境取得和谐共处最大化的原则,即尽量少地改变自然环境,与现代社会为取得效果与收益最大化而不惜大力改造自然的原则相比,更加尊重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其二,古典时代的人文意趣因为信仰、宗法、统治意志等束缚,人类建造活动的自由度极大地紧缩,各种各样的建设项目实质都受到了严律的条例与礼制的约束,虽然这种约束在现代社会或许会被看成是强权和专制统治的逼迫,例如中国官式建筑与民居建筑的等级区分、大小木作的贫贵区分,建筑开间的严格控制;欧洲古典建筑中只有教堂建筑多采用穹顶形式,且只有教堂作为地区内建筑体量与高度最高的建筑物(图5.3)。只是当后世用欣赏的目光去观览这些古人在严厉桎梏下的创作积累时,不得不由衷感叹其所造就的完美与统一。

5.2.4 图底关系理论在研究城市第五立面肌理中的应用

用于研究城市肌理与形态的理论方法中,“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理论”最为著名,即“图形”(Figure)与“基底”(Ground)之间的关系,引起视觉注意中心的成为“图”,而注意的边缘——背景成为“底”。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说道:“‘图形’与‘基底’之间的关系,就是指一个封闭的式样与另一个和它同质的非封闭的背景之间的关系。”[2]

图5.3 图中教堂建筑为地区内体量最大的建筑,图为法国巴黎

(资料来源:网络)

图底关系理论研究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关系理论同样可应用于城市第五立面设计中,即以知觉的选择性作为基础,认为人们在观察城市第五立面形态及环境时,被选择的事物就是知觉的对象,是实空间,即“图”,而被模糊的事物就是这一对象的背景,是虚空间,即“底”,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城市空间与决定什么是“图”,什么是“底”。

研究微观层面的街区或建筑群体的空间关系时,确定建筑实体是“图”,开放虚体为“底”,可以分析建筑形态之间的秩序与规律,反之则可清晰地看出开放空间的空间关系和序列变化,以此确定出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寻找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律及未来发展动向。

研究中观层面,即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及结构时,以建筑以及建筑群组或街区等实体及实体的组合为“图”,以道路、广场以及各种自然生态环境为“底”,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城市各个不同时期的图底关系也反映了城市的生长规律。

当研究对象扩大到宏观层面,即城市与周边环境或城市与城市的发展关系时,整个城市区域是“图”,周边环境与空间是“底”,这种关系可以研究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体之间存在与发展规律。

表5.2 不同层次的图底关系分类示意

续表

表5.3 不同层次的图底的区别与偏重

续表

5.3 城市第五立面肌理所表现的城市表情与性格

城市第五立面形态的肌理,作为对城市历史形态演绎的诠释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记录着城市完整的发展脉络,并将人类的各种活动与事件包含其中。人们透过城市第五立面感受城市的纷繁与复杂,城市第五立面作为城市顶部的“表皮”又向人们透露着城市的特殊表情和深藏于纷繁、复杂背后的性格和情感。每一座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城市第五立面特征,正如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过去和故事,城市用历史和经历累积而成的空间肌理必定是独特的、感人的、耐人寻味的。

5.3.1 城市第五立面的外在肌理形态是城市的特殊表情

“一个具有高度可读性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被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这种城市具有高度连续的形态,由许多各具特色的部分互相清晰连接,能够逐渐被了解。”[3]中国的城市景观,其外貌有很强的地域特点,这种地域特征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它形成了城市总体的景观格局,久而久之,为人们所共识。比如北方厚重,南方明快,高原粗犷,水乡秀丽等。西藏城市的色彩仅有黑、绿、黄、白、金五色;而山西平遥则是大宅院窑洞房;上海外滩则由西方文艺复兴式、古典式以及租界公园的绿荫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城市轮廓。又比如“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的南京,“四面荷花二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七条琴川皆入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如神”的桂林,“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图5.4)都描述了城市景观外貌与一定地域空间环境的关系,正如建筑理论家克里斯多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所说,“‘自然的特征’不仅仅是诗一般的隐喻,它恰恰是非人为世界中所有事物共同的形态特征”。[4]可见城市景观与城市特色的关系,首先是因该遵循城市与生俱来自然地理基础;反之,“当自我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丧失时,城市就开始衰败和恶化”。这种“与自然环境的契合”本质上说来,就是一种尊重传统的体现。

5.3.2 城市第五立面的内在肌理内涵是城市的特殊性格

自然环境、人与城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彼此相识而组成一个个的群体,他们因为有着相近的行为模式,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而容易形成类似的观点、想法,反映出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和一致的行为规范。这些人所共同生活的城市,所建造的建筑、空间也都带有他们鲜明的性格特征,而这一性格特征也在他们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传递给了城市(图5.5)。

图5.4 青岛老市区

(资料来源:自摄)

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就会带着人们的记忆,集体的记忆构成了城市的记忆,记载着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城市肌理则融合了这一过程中的历史、时间、事件、情感等复杂的因素。因而,城市肌理的深层意义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一方面,城市肌理的形成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城市肌理可以体现城市的历史、人文以及人们对城市空间的各种感知:认同感、归属感领域感,等等;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特定时期内的社会价值倾向:意识形态的导向和对商业利益的追逐。

图5.5 画作《城市肌理》

(资料来源:(英)凯瑟琳·蒂.景观建筑的形式与肌理)

城市肌理的深层意义主要表现在历史传统意义的诸多方面。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汇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城市中那些文物建筑、古街巷陌是城市发展的一部“无字史书”。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纯朴可亲的民风民俗,以及古老的建筑结构与造型,从而拥有不可估量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对于城市来说,城市肌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的深厚历史文化,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和居民的生活。城市肌理的历史传统意义具体表现为象征意义、情感意义和社会意义。

(1)城市肌理的象征意义

城市空间与所象征的社会价值结合成一体,衍生出的空间肌理具有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并成为当地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波士顿的比肯希尔地区,比邻波士顿商业区,但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没有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一直保持为上层社会的居住区。其原因是波士顿的市民给比肯希尔赋予了一种价值象征属性——传统、威望、地位,使之一直能够吸引诸如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以及其他上流社会的人来居住,因而几乎每个房子都与著名的人物有联系。在波士顿居民的眼里,比肯希尔高雅美丽、和谐整洁、安静宜人,既古朴又入时,是最理想的居住地。比肯希尔之所以如此吸引人,这里面有理性的因素:优美的建筑形体、协调的空间环境、合理的布局关系,等等,但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感情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增加了居住区的凝聚力,使得这种肌理的物质形态和文化意义得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长久不衰,并一直延续下去。

(2)城市肌理的情感意义

城市肌理所反映的群体意象以及人们共同的行为和爱好中深深地注入了人们的情感。因为有了情感,城市肌理才得以如此生动和耐人寻味,才能在人们的记忆中建立起时间、空间和事件的联系,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从历史走向未来。小镇老街往往赢得人们的喜爱,并非因为它的陈旧与衰朽,而是于砖缝窗权中感受到了它的知足、宁静、恬淡、厚道,还有种种风俗人情的细节,它让你很自然地想起童年及遥远的往事。

(3)城市肌理的社会意义

城市是以人为主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集约文化的空间体系。城市与人的社会生活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在这个人群密集的地方,特殊的城市环境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交往关系,城市空间为各种复杂而多元的交往提供了发生的可能。功能齐全而温馨的住区街道、闲适清新而静雅的绿化环境、充满风情而热闹的传统商业街、现代时尚而繁华的公共中心等各种场所空间,吸引着具有共同需求的人们在其中生活、休闲、娱乐、购物,因产生相同的心理感受而使得彼此理解包容、相互关爱,于浓浓情感中形成人与人之间依赖互助的关系,形成一种深厚的凝聚力。这也正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所需要的内在力量,也是城市肌理所体现出的社会意义。城市肌理往往同时含有这三种深层意义中的某几种,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5.4 本章小结

在前面章节分析论述的基础之上,本章重点分析论述了城市第五立面与城市肌理的相关研究。首先,根据相关资料给出肌理的定义、形式与变化;其次,提出城市肌理的定义,总结了城市第五立面肌理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构成俯瞰视角之下的城市第五立面肌理进行分析,并研究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第五立面肌理中的应用;最后,针对城市第五立面研究的外延与内涵,分析了城市第五立面所传达的城市的特殊表情与性格。

【注释】

[1]齐康.江南水乡一个点——乡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