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意象揭秘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意象揭秘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透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意象尹姬1.原型批评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中前两个模式应该说我们可以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看到。2.2父亲原型父亲原型是人类潜意识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古老的原型之一。以上所描述的父亲原型在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同样展现的淋漓尽致。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意象揭秘

透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意象

尹 姬

1.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弗雷泽人类学理论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批评实践中,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

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主要是神话理论)只是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契入点,对其影响是表层的,导入性的。弗莱的原型批评主要是以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其“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为理论内涵的。他通过神话发现了文学中的“无意识的结构”———“原型”———而建立起他的原型批评。

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弗莱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化领域,赋予原型以文学的含义。原先的原型是一些零碎的,不完整的文化意象,是投射在意识屏幕上的散乱的印象。这些意象构成信息模式,既不十分模糊,又不完全统一,但对显示文化构成却至关重要。经过弗莱的移位,原型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部分”。通过转化,运用原型理论,弗莱把一部作品构织成一个由意象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成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原型的零乱的提示去发掘出作品的真正含义。他认为原型不仅可以包容而且可以贯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的发展过程;一切表面上没有联系的文本组成部分和描写细节构成了一个或多个原型模式,而这些模式又可以反映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内容。

弗莱的“文学循环发展论”是他从前人的理论中,尤其是从生命和自然界的循环运动中得到启发,认为文学的演变也是一种类似的循环。人生有生死,自然界有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的交替更迭,弗莱根据自然界里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规律,归纳出一下四种原型:

a.黎明,春天和出生方面,这是传奇故事的原型,狂热的赞美诗和狂想的原型;

b.正午,夏天,婚姻和胜利方面,这是喜剧,牧歌和田园诗的原型;

c.日落,秋天和死亡方面,这是悲歌和挽歌的原型;

d.黑暗,冬天和毁灭方面,这是讽刺作品的原型。

经过一系列的深化和调整,这四个阶段就产生了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种原型,它们分别代表了英雄或神的出生或重生,形成,胜利或婚姻和死亡。文学由神话开始,经历传奇,讽刺等阶段后又返回神话的趋势。因此,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呈现出一种循环状态。

2.原型意象

2.1普罗米修斯原型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泰坦巨人之一。在宙斯与巨人的战争中,他站在新的奥林波斯山神一边。他用粘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雅典娜赋予了这个男人灵魂和神圣的生命。普罗米修斯还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创造了火,并将之赠予人类。火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在这之后,举行了第一次神与人的联席会议。这个会议将决定烧烤过的动物的哪一部分该分给神,哪一部分该给人类。普罗米修斯切开一头牛,把它分成两部分:他把肉放在皮下,将骨头放在肥肉下。因为他知道自私的宙斯爱吃肥肉。宙斯看穿了他的把戏。普罗米修斯偏袒人类,这使宙斯感到不快。因此,他专横地把火从人类手中夺走。然而,普罗米修斯设法窃走了天火,偷偷地把它带给人类。宙斯对他这种肆无忌惮的违抗行为大发雷霆。他令其他的山神把普罗米修斯用锁链缚在高加索山脉的一块岩石上。一只饥饿的老鹰天天来啄食他的肝脏,而他的肝脏又总是重新长出来。他的痛苦要持续三万年。而他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最后,海格立斯使普罗米修斯与宙斯恢复了他们的友谊,找到了金苹果,杀死了老鹰,因而解救了人类的老朋友。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提出了“春、夏、秋、冬”四个类型的神话原型,分别关乎神或英雄的诞生和复活、成长、胜利和结婚以及死亡与毁灭。其中前两个模式应该说我们可以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看到。哈克经过一系列的历险与痛苦的遭遇,逐步从一个天真无知、顽梗不羁的少年变得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具有强烈正义感与是非感的年轻人,这预示着“英雄的诞生”。他对父亲的专横、道格拉斯寡妇和瓦森小姐那令人厌烦的训教与约束的反抗和逃避,以及他帮助吉姆摆脱奴役的作为,实际上意味着英雄对恶势力的战斗。当吉姆被买了之后,为了解救吉姆,哈克在经历了许久关于是否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良心质问之后还是毅然的决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决定无论付出任何的代价也要帮助吉姆。他的决定无疑象征着英雄的形成,象征着正义战胜邪恶。

2.2父亲原型

父亲原型是人类潜意识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古老的原型之一。许多原型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曾指出在父亲原型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悖论,其中最为主要的悖论是:一方面父亲象征着权威,力量和尊严,是儿子的保护者;另一方面他又显得高深莫测和令人恐惧,他负责教导儿子,向儿子传授种种禁忌但从不向儿子解释其中的原因,他限制儿子的行动和自由,是儿子的压抑者。父亲原型的这一特征也被原始初民或后来的人们移植到上帝,宙斯和教父身上。如古代希伯来神话中的上帝耶和华创造了万物和人类,但有指定了限制人的活动的十诫;他在伊甸园里种植了知识树,但又将胆敢违其命而偷食智慧果的人类始祖赶出乐园。与此同理,在人们的感觉与想象中,国王与父亲总有结合在一起的倾向。像父亲一样,国王也是权威,力量和秩序的象征,他指定门类繁多的法令,要求其子民臣服,然而又从不给出任何解释;他一方面保护了他的臣民,另一方面他又残酷的限制着他们的自由。

在人类潜意识中,父亲原型实质上代表着人以外客体世界的主宰力量,而儿子原型则象征着人自身;儿子与父亲,人类与上帝,臣民与国王这几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复杂关系的功能在于它表现了人在外部世界无形力量面前所产生的既恐惧有依赖的矛盾心理,以及人对自身能力的忧虑和困惑。(www.xing528.com)

以上所描述的父亲原型在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同样展现的淋漓尽致。正如所有的独裁者和专政者一样,哈克的父亲残酷的摧残和无情的桎梏着哈克。正如他说:

“嗯,我知道她如何多事。你听好了,不要再去上学了,听明白了没有?现在才知道人们含辛茹苦的将自己的孩子养大,却要看他们是如何跟自己的老子摆架子。不要让我再在那个学校看到你,听明白了没有?你妈妈再在世时完全是个文盲。整个家族都是文盲,我也一样。你现在却是这样的自大。我是根本无法忍受你这样的,听明白了没有?好,现在念一段给我听听。”

由上述可以看出,哈克的父亲为了巩固自己在家庭里狭隘的统治地位对自己的儿子实行着令人窒息的管制。为了满足自己挥霍和酗酒的需要,他命令哈克放弃他刚刚培养起来兴趣的学习去赚钱,他甚至将哈克囚禁于那个小木屋。他时常大发雷霆,将哈克殴打的体无完肤。他要求哈克放弃学业去赚钱以满足他酗酒的恶习所需的费用,丝毫没有虑及自己孩子的感受。然而,哈克的父亲也曾尝试着通过法律手段赢得哈克的监护权。恰如希伯来神话中的耶和华,他创造了人类,却又制定了十诫来限制他们的自由;种植了知识树,却又告诫他的子民只可远观不可偷食树上的果子。

2.3自由原型

在实践中,原型批评试图通过分析文艺作品中所反复出现的意象,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来揭示文章中所隐藏的原型结构。“河”历来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赋予密西西比河以十分重要的意义。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沿岸的风光壮美秀丽,因此被称为美国的母亲河。也正是在这种“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作者赋予密西西比河“自由”的象征,通过比较哈克在密西西比河岸上同河上的生活,我们是不难发现的。

马克·吐温通过主人公“岸上生活”同“河上生活”的对比,显示了密西西比河象征自由的意义。小说叙述了白人孩子哈克和黑人奴隶吉姆是如何逃离极度奴化的生活环境的故事。哈克厌倦了专横的父亲的虐待和周围环境的压抑,并认识到唯有逃离现在的生活环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求得自己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解放,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他情不自禁地经历着自由对自己的召唤和争取自由的冲动并无时不在思索着如何在现实社会中求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也就正是来到密西西比河岸边时和在吉姆的陪伴下,哈克才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自然和安全感。逃离了是非之地后,他曾感言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地方比在一个木筏上更加令人感到舒服和惬意的了。他觉得木筏上的生活是最美好的。每次和沿岸的人们接触时哈克都情非得已地给自己扣上一个假的身份。最初他不得不以装死方式以便彻底逃离他专横的父亲和使他窒息的生活环境。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逃跑计划按部就班的付诸实施以求得在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生活。在他在河上的生活期间,哈克与逃跑的黑人努力吉姆不期而遇了。在最初的相处过程中,哈克对吉姆心怀偏见,认为他不过就是个平常的黑人奴隶。然而,在他们后来沿河而下的交往中,他渐渐的摒弃了之前对吉姆的成见和对待吉姆的态度。整个故事的展开始终围绕主人公在密西西比河上和岸上的生活为背景。随着小说中主人公岸上与河上生活的交替,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之间的比较鲜明的呈现于读者面前,岸上生活即文明;河上生活即自由。河上自由,快活的生活同岸上压抑,死板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个主人公的岸上生活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每逢醉酒,哈克的父亲丝毫不顾及自己孩子的感受,能给予他的只是虐待。家庭对于哈克而言无非等同于地狱和监狱。在此情形下,哈克实质上已形同孤儿。然而好心的寡妇,道格拉斯夫人,收养了哈克并期望他能在将来称为一个受过优秀教育和具有良好的涵养的人要求他饱读诗书以至于他的生活濒临窒息。道格拉斯夫人所给予哈克的生活使哈克觉得自己的生活每况愈下,甚至觉得与道格拉斯夫人一起的生活同之前与父亲一起所忍受的体罚和肉体折磨与则更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与道格拉斯夫人一起所谓的文明人的生活完全剥夺了哈克的精神自由。与哈克相比,吉姆的生活则更为恶劣,几乎完全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吉姆与自己的妻儿一同为自己的主人辛勤劳作,然而,利欲熏心的奴隶主却计划将他以可观的价格卖到一个远离家人的地方。吉姆不过之主人的一件所属品,他的明天完全掌控在主人的手中。他甚至连做一个忠心耿耿奴隶的选择权利都没有。总之,哈克和吉姆可谓苦命相怜,有着同样痛苦的岸上生活。然而,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小说的第七章,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和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通过吉姆说的话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我划到那些漂在水面上的木头中间,躺在独木舟的底板上,由它往下漂。我躺在那儿好好歇了歇,抽了一斗烟,望着天空,看不见一丝云彩。躺在月光下望着天空,就会觉得天是那么深;这我以前不知道。在这样静静的夜里,一个人能在水面上听见老远老远的声响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密西西比河犹如天堂,它给哈克和吉姆提供食物,提供自由,是他们充分展开个性和发挥天性的地方。他们在河上过着自由而宁静的生活,他们感受了到全身心的愉悦。这是跟岸上,陆地上的“文明”生活截然不同的生存境况和生活状态。小说中岸上与河上的生活交替呈现,形成岸上与和上生活的鲜明生动对比,展现了密西西比河象征自由的深刻寓意。

3.结语

原型批评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有人指出,如果每个故事,人物,意象都是原型的重复出现,那么作家只不过是在做一种重复的写作,这从某种程度上否认了作家的艺术创作和每部作品的独特。这种理解当然也不乏其合理性。但笔者认为,原型批评目的之一就是找出文学作品中普遍性的规律,但并没有否定作品特殊性的存在,作家在作品创作时,不应一味的模仿原型意象,而应在原型原有意义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各种反复出现的原型意象,我们达到了对此文学文本的全面,客观的的认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http://www.tourism.com/Into/htm/7123htm

2.常耀信,希腊罗马神话,中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3.弗莱,文学的若干原型[A]庄海译.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34,42页,胡鑫,胡淼译,中国,南海出版公司,2001.1.

5.朱刚,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y,中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