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底斯堡演说》话语分析: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观
孙晓慧
1.引言
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学科,自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国内外众多语言学专家和学者的极大兴趣,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他们的认真钻研和不断努力之下,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和论文不断问世。比如,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1981)《语篇的衔接和连贯》,Jamaes Paul Gee(1999)《话语分析入门:理论和方法》(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等等,这些成果都将大大的推动话语研究向前发展。对一个语篇进行分析,可以采用多个方法去进行研究,比如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最新用于分析语篇的认知语言学视角、衔接和连贯等。本文将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里纯理功能中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方法对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的演讲辞《葛底斯堡演说》进行全面的分析,使读者对话语分析的过程和细节以及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有进一步的掌握,还可以使读者对美国有杰出贡献的总统的演讲辞有更好的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欣赏其演说的精华所在。同时也为对话语分析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点借鉴。
2.理论依据
如引言所讲,话语分析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涵盖诸如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学科。因此,话语分析可以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变异分析、功能语法、以及认知语言分析等。本文将对《葛底斯堡演说》话语语篇进行分析,主要借用功能语法中的部分理论。在分析之前,我们将简要回顾一下与本文研究密切的相关的功能语法中的一些重要理论。
著名语言学家M.A.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资源,用来描绘一个体系而非一个结构。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指出:“功能语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纯理功能分为三种: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1994:10)。汤普森在《功能语法入门》中指出:“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语篇功能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把信息组织好,同时表明一条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显示信息的传递与发话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2000:19)。在人际功能理论中,它主要包括交际中发话者与受话者的角色、语气、情态、评价、交往与商讨等内容;语篇功能理论主要涉及主位系统和衔接系统,主位结构一般由主位和述位组成,同时主位有有标记性和无标记性之分。在语篇功能里又有照应、省略和连接成分等概念,它们也是从语篇角度分析语篇,无论是口语语篇还是书面语语篇,都是必不可少的。
运用功能语法里的两个纯理论人际功能理论和语篇功能理论(由于概念功能理论在本篇演讲辞中的特点不是很突出,我们在这里对其可以省略不谈),对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演讲《葛底斯堡演说》进行系统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际功能分析:语气、情态、连接状语、情态状语(评论状语和语气状语); (2)语篇功能分析:主位和述位、衔接和连贯(重复、省略、照应等)。通过分析,将会使读者对话语分析的操作加深了解并对分析后达到的总体效果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3.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纯理论分析林肯的演讲辞
在运用两大纯理论分析这篇演讲辞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提及一下这篇著名的演讲辞的演说背景以及这篇演讲稿本身的一些鲜明特点。
3.1《葛底斯堡演说》的背景及演讲语篇自身的特点
《葛底斯堡演说》是由美国历史上的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于1863年11月19日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的葛底斯堡为美国内战而献身的英雄的墓地前发表的一篇举世流传的演讲辞。林肯自修法律,以反对奴隶制的纲领当选为总统,导致南方诸州脱离联邦,由此而引发南北战争(1861-1865)。作为总统,他发挥了美国历史上最有效、最鼓舞人心的领导作用,以其坚定的信念、深远的眼光和完美无缺的政治手腕,成功地引导一个处于分裂的国家度过了其历史上流血最多的内战,从而挽救了联邦。林肯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总统,更是一个伟人。他出生于社会底层,具有勤劳简朴、谦虚和诚恳的美德。在美国历届总统中,林肯堪称是最平易近人的一位。林肯的著作主要是演讲词和书信,以朴素庄严、观点明确、思想丰富、表达灵活、适应对象并具有特殊的美国风味见称。
《葛底斯堡演说》演说总字数不到三百字,演说的时间总长不到三分钟。全文总共只有10个长句,其中包括句子群、限定性小句和非限定性小句等。虽短小却精辟,虽然将近150年过去了,这篇演讲辞仍然在政治演讲中占有重要和突出的一席之地。因此,它也成为美国文学中最漂亮、最富有诗意的文章之一。虽然这是一篇庆祝军事胜利的演说,但它没有好战之气。相反,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颂辞,赞美那些作出最后牺牲的人们,以及他们为之献身的那些理想。其中“政府应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名言被人们广为传颂。
人际功能理论用于《葛底斯堡演说》话语的分析
人际功能是本篇演讲辞的一个突出的特征。首先,这篇口语语篇在本质上是个公众演讲,演讲者可以事先决定该演讲要达到的目的,可以准备想要表达的信息,然后发表演讲。它是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动,以期达到唤起听众共鸣的效果。
语气指的是主语和它后面的限定成分一起构成小句的一个结构,这一结构在小句的交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词汇和短语层面讨论语气。换句话说,本文将主要分析诸如情态动词、语气状语和评论状语等方面的内容。
很明显这则信息是用来唤起听众情感共鸣的。我们首先来从它里面的情态动词进行着手。在第七个小句里“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我们可以看到情态动词“can”,在11小句“that nation might live”和13小句“we should do this”中我们可以分别看到“might”和“should”,在下文的许多小句中,我们可以依次看到情态动词“can,can,can,will,can,shall,shall,shall”,在这篇只有270个单词的演讲辞中,仅情态动词的数量就达到了11个,占到总词汇量的4%,和其他相同词汇或相类似词汇相比,这些情态动词是占到了一个相当高,确切的说,是最高使用频率的词汇。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林肯此篇演讲的特点所在。林肯频繁使用这些情态动词的用意在于本篇演讲的契机强了,激发幸存者对在战争中牺牲的勇士的怀念与敬佩之情加强。此外,主语的频繁使用在这篇演讲中也可以多次看到。例如“we”的使用。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在小句5、8、9、13、14、15、16中看到。重复使用大量的主语“we”的效果是可以缩短总统林肯本人和他的平民百姓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借助这次演讲的机会在这个场合再次体现他的“所有人生来平等”的提议。
人际功能中除了语气和情态之外,还有状语这一常见概念。状语一般包括两大类:情态状语和连接状语。连接状语又可以被分为语气状语和评论状语。连接状语在本篇演讲中主要体现在第14小句中的“But,in a larger sense”和21小句中的“but”;情态状语主要在小句19和21中如“little”和“never”以及“long”。评论状语可以在第32个小句中看到“highly”。一般来讲,一篇演讲只有一位演讲者的话,那它的互动性将会最低。本篇演讲只有一个演讲者就是林肯总统本人,因此本篇演讲的互动性也随之被降到了最低限度。然而,演讲者尽力使用大量的人称代词,例如“we,they”和普通名词,像“nation”以及副词如“here”等好几次。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句子中充当主语。“we”使用了9次,“they”3次,“here”8次。作者多次使用“we”的目的在于和他的听众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以便唤起他们对在战争中牺牲的勇士的深切悼念之情以及生者投身到祖国伟大的事业中的斗志。在最后的小句中“it is for us,the living,rather……”和“it is for us to be……”直到演讲结束,这些句子一起试图唤起美国的幸存公民一起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借用唤起感情和祈使语气来以此纪念在内战中献身的英雄。作为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林肯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在其任职期内发表此篇重要且迫在眉睫的演讲。林肯也将自己的演讲天赋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对失去同胞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活着同胞的真挚的爱意,林肯才会产出此篇经久不衰的演讲名篇。(www.xing528.com)
语篇功能理论用于《葛底斯堡演说》话语的分析
在一个语篇中,语篇意义主要是通过重复、连接以及主位化来构建的。这里不可不提的一个术语是主位。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轮》中指出:“简单的说,主位就是一个小句的第一个成分,一般被认为是一则信息的开始点,信息是以此来展开的”(1994:38)。语篇功能也是本篇演讲辞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里我们将主要从句子层面来展开语篇的分析。
如前文所提,这篇演讲只有短短的十个句子。大多数主位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第一个句子中的“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是此句话的第一个成分,因此也就是本句的主位,它同时也是状语充当主位。此句的其余的部分“our father brought forth……allmen are created equal.”就是本句的述位。本篇演讲的绝大部分句子都是属于主语作主位的。这一鲜明的特点可以通过句子(3),(4),(5),(7),(8),(9)和(10)来看出。主语分别为“we”,“we”,“it”,“the bravemen”,“the world”,“it”和“it”。在语篇功能理论中,我们也有主位结构,包括主位对等项、断言主位和主位化评述项。在第五句中“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是本句的主位,“thatwe should do this”就是述位。在句子(8)和(10)我们有“it is for us,the living rather”和“it is rather for us”作为句子的主位。同时,这句话的剩余部分“to be dedicated here to……”和”to be here dedicated to…….”就是句子的述位。接着我们可以分析这篇演讲稿的主位发展过程。很明显这篇演讲辞是按时间顺序来展开的。我们可以通过第一句中的“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和第二句中的“now”,它们两个都体现了时间的发展顺序。此外,本篇演讲辞语篇主位就是结构主位,通过连接词“or”,“but”,“in a larger sense”等来体现。此篇演讲稿的主位都是来向听众表现地点如”here”,时间和演讲的内容,他们分别构成句子的情景状语、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
在语篇功能里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衔接和连贯。此演讲辞可以清晰的看到动词像“dedicated,conceived,consecrated”分别被用了6次、2次和2次。名词“nation”5次被提到,副词“here”8次。人称代词“we”的反复出现也很明显。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下一个句子的建构是以对前句话的重复为基础的,在第六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we cannot…”,”we cannot…,和“we cannot…”。代词“it”和定冠词“the”被用来回指和下指也可以看到。在第五句中的“it”被用来下指后面的“thatwe should do this.”;在第八句“it”被用来回指名词词组“the world”。
总之,文章中多次可以看到篇章功能理论的影子,这从时间和空间层面为我们理解本篇演讲辞展现了一个清晰的轮廓,重复、省略、照应的使用,也为我们理解本演讲辞的精华奠定了基础。
4.结语
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表明,对于一个语篇进行分析,我们不但要了解它的背景,同时还要借助其他的研究或分析工具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从宏观层面来讲,语篇的意义在于它的社会功能和它的使用目的。本文就是通过借助系统功能语法里的两个纯理论即人际功能理论和语篇功能理论对美国总统的演讲辞《葛底斯堡演说》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通过对语气、情态动词的分析,通过对主位化和述位以及衔接和连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篇演讲是林肯提前写好、经过仔细修改,以演讲的形式进行的,目的在于称赞在内战中牺牲的烈士的功绩,试图表明美国人民应如何看待内战,战争的幸存者应如何表达对死者的敬意和履行对国家的职责,同时还可以看出参与者是总统和普通美国民众,体现了二者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同胞与同胞、生者与生者等复杂的角色关系,并着力突出了其中平等的角色关系,这在其演讲辞中的提议“所有人生来平等”明显可以看出。总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篇演讲稿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很突出,为读者更好的理解演讲的内容和精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对话语分析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Brown,G.&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Arnold.Matthiessen,CMIM,1995.
3.Thompson,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1.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7.李巧莲.演说辞情景语境和语篇衔接的特点—Gettysburg Address演说辞的语篇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6(5)
8.徐郡.功能语法用于《儒林外史》汉英语篇的研究:情景语境观[J].现代外语,200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