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信任视野下的现状

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信任视野下的现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学领域的信任问题研究,主要有伯纳德·巴伯、罗伯特·D.普特南、亚当·B.赛里格曼、马克·E.沃伦等。

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信任视野下的现状

东西方有关信任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把信任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独立主题却是直到近代才开展起来。从亚当·斯密开始,人们开始把信任和人类经济行为联系起来,马克斯·韦伯、腾尼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们对信任的内涵、类型和生成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但总的来说对信任问题的研究不系统,是零散的。唯一例外的是20世纪初,社会学家齐美尔把信任作为重要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但是在此之后,学术界对信任的研究归于沉寂。50年后,以多依奇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才开始了人际信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信任问题才重新浮出水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界掀起了研究信任问题的热潮,信任问题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这里仅就各学科对信任问题研究的进展做简要地梳理和描述。

1.国外信任问题研究现状

对信任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始于心理学,其中多伊奇认为信任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以双方是否合作反映出来;罗特和赖兹曼将信任视为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列维斯和维格尔特等人提出理性和情感是人际信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

社会学家把信任理解为建立在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基础上的社会现象。[5]社会学领域研究此问题的人物众多。其代表人物有齐美尔、尼克拉斯·卢曼、伯纳德·巴伯、爱森斯塔德、祖克尔、迪戈·甘姆贝塔、吉登斯芭芭拉·A.米兹泰尔、彼得·什托姆普卡、埃里克·尤斯拉纳等。社会学主要对信任的结构、类型和功能进行分析。如卢曼从一种新功能主义的理论角度来界定信任,指出信任本质上是简化复杂性的机制之一,它与社会结构、制度变迁存在着明确的互动关系,并采用“二分建构”的方法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巴伯把信任定义为一种“期望”,即“信任乃是对维持合乎道德的社会秩序的期望”,[6]信任具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两种功能。祖克尔把信任产生的主要模型分为基于交往经验的信任、基于行动者具有的社会特征和文化特征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三种。吉登斯提出了传统社会中的人格信任和现代社会中的系统信任概念,由人格信任转化为系统信任是现代性产生的一个重要信号。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以前人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信任问题做了综合的理论说明。在其《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一书中,他对信任的概念和类型进行了澄清和梳理,在对信任的含义、基础和功能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信任文化出现(或衰落)的解释模型等。

经济学家对信任问题的研究,多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出发,认为信任实际上是人们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交易成本的一种理性计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艾克斯罗德、达斯古普塔、科尔曼、威廉姆森等。艾克斯罗德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信任建立的条件。威廉姆森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出发,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前提下,将信任分为计算的信任、制度的信任和个人的信任三种。科尔曼、帕特南、福山从社会资本角度谈到了信任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任也开始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主要的学术成果收集在由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所编的《组织中的信任》一书中。其成果主要包括:一是米尔斯、鲍威尔、克雷默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组织中信任的动力;二是泰勒和迪高伊对人们信任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信任建立除了工具主义的理性选择以外,人们的信任还源于对他人的认同、内化的是非道德判断以及与群体权威打交道时的某种身份关注等非工具主义的动机。

政治学领域的信任问题研究,主要有伯纳德·巴伯、罗伯特·D.普特南、亚当·B.赛里格曼、马克·E.沃伦等。巴伯在《信任:信任的逻辑和局限》中着重研究了政治领域中的信任问题,并探讨了政治上信任与不信任的社会和文化根源。罗伯特·D.普特南的《使民主运作起来》论述社会资本与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的关系以及它们背后的文化传统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强调信任、规范和网络等社会资本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E.沃伦所编的《民主与信任》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论文集,论文的作者们分别探讨了政治信任中的规模、复杂性和相互依赖的问题。

综上所述,西方学者从各自不同的领域关注信任问题,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有政治信任、人际信任、组织间和组织内的信任等,但关注大学和政府信任问题的不多,从信任的视角系统研究大学和政府关系问题更是缺乏,只是在关于大学学术的论著中零星提及二者的信任问题,如英国帕特里克·贝尔特和阿兰·希普曼在他们的《重围之下的大学——当代学术领域中的信任和责任制》一文中提及市场压力下大学运行模式中责任制的建立,与这一变化相关联传统信任机制的被侵蚀问题。

2.国内信任问题研究现状(www.xing528.com)

我国学者对信任问题的研究在时间上显得相对滞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信任问题才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总体来看,国内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评述西方信任研究的成果,回应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社会信任的观点;二是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信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立信任的对策。另外,从研究理路来看,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西方信任问题研究理路,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等维度研究国内信任问题,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社会的信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在此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果,也出现了一批研究信任问题的学术论著,如,《信任论》(郑也夫著)、《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李熠煜著)、《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郑也夫编)、《信息、信任与法律》(张维迎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郑也夫、彭泗清等著)等。

在社会学领域,郑也夫是国内社会学领域研究信任问题的著名学者,他从词源上对信任进行了追溯,对信任进行了新的界定,并对信任的基础及社会功能、信任与合作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吉林大学董才生的博士论文《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从一种新的制度观出发,以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为新的制度研究范式,围绕“制度是社会信任的基础”这一核心观点,对社会信任的基础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解释。彭泗清认为信任是一种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主张把信任放在社会关系中来理解和研究,强调应当做本土研究,并构建了关系——信任模型。王昭光、刘欣在其学术论文《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中,在现有信任理论基础上提出一个理性解释的模型,用以解释信任的产生。王福友的《学术组织中的信任》一文对学术组织中信任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在心理学领域,学者们对中国人人际信任程度进行了测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建新和Bond对中国北京、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的大学生对于具体对象的信任程度进行了跨文化比较。伍明辉、宋凤宁对广西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人格特征的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正相关,而掩饰性和内外向维度则与人际信任有显著负相关等。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遵循西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理路,从组织内和组织间的信任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在组织内部方面,上司和部属之间的垂直信任关系和工作伙伴或同事之间的水平信任关系都是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郑伯埙、张慧芳、郭建志,1997)。此外,罗华、孙五俊、孙蕾、阎凤桥、陈熙等对学校组织中的信任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师生信任、对学校组织的信任。在组织间的层次方面,供应商与购买者间的双边信任关系,关系行销中的厂商间信任,以及组织间网络策略联盟内的企业间信任都是主要研究课题(郑伯埙、刘怡君,1995;郑伯埙、任金刚、张慧芳、郭建志,1997)

在经济学领域,张维迎的《信息、信任与法律》对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框架下的社会经济秩序进行探讨,在信任的来源分类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政府管制与信誉之间的关系,就如何重建社会信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属这一取向的研究者还有张缨、夏纪军、叶建亮等。这些学者在承接西方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中国社会具体问题的研究。他们共同认为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形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维持和扩展经济秩序;降低经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与效益;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等作用。

在政治学领域,政府信任问题是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张康之、程倩等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政府信任的历史发展;丁东红、程倩、章延杰、王强等的博士论文对信任理论、政治信任的基本理论、政治信任的运作机制、当代部分国家政府公信力现状、我国政府公信力状况、当代中国的政府信用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信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国内对信任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国社会信任、人际信任、政府信任、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信任、师生信任等问题,对大学信任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滞后,主要涉及大学内部干群信任、师生信任等,对大学和政府间的信任研究更是匮乏,仅在一些论文和著作中零星涉及。如马永斌的《生态网——大学、政府和企业的创新模式》一书对信任机制在促进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但国内学者对我国国内信任问题的研究为进行大学和政府信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