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学者业已作出较为透析的剖析,如学者们业已指出:在AN T看来,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实在与现象这些区分都是不存在的,它们都是网络中的元素,在网络中相互运动,彼此共生;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过程,对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必须以科学知识生产者的当下活动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行动导向是ANT的基本研究策略,它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内部的一个新的研究进路的出现:转向科学实践研究。(77)这些都表明行动者网络理论既不主张用单纯的自然因素来解释科学,也不主张用单纯的社会因素来解释科学,科学研究是在现实的、社会性的研究者、自然、社会所形成的复杂的网络中进行的;表明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把握,必须关注现实的科学实践:研究者不是外在于世界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对象也并非是消极的、僵死的,虽然它没有意识,但在网络的构建当中却是积极的参与者,对人的行为构成抵抗或者强化人的力量。显然,“行动者网络”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抽象空洞的认识论的主客体模式,这都与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基本思想之间有趋同之处。
但是,仔细分析行动者网络理论,可以发现:首先,行动者是因各自的利益而结盟的,正如卡隆(1995)所说:“我们想你们所想,你们就应该与我们结盟,支持我们的研究。而这样你们就更可能得到你们想要的东西。”(78)这样,不同知识、理论之间的争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其所在行动者网络的规模和实力的争论,一种知识、一个理论被接纳,并不必然地由知识、理论本身所决定,而要看其是否能够形成强大的网络联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为“狡诈”的出现提供了空间,就可能会忽视知识的客观性的作用。
其次,由于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主要强调的是科学事实的产生和转化,根据行为人自己的经验形而上学(empiricalmetaphysics)去关注多种多样的行动者(agency),从而对科学理论何以具有统一性、何以具有预见性诸如此类的问题关注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基于科学实践的科学理性的超验性。
再次,他们虽然注意到了科学实践中物质力量的作用,但却把人与物作同等对待,强调彻底的对称性,从而物与人的区分被取消,没有考虑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意向性,这一欠缺可能正如西蒙·沙弗尔(Schaffer)所说:ANT及其“广义对称原则”似乎一定退回到古老的万物有灵论。(79)
最后,这样的物质力量最后仍然消解在“科学同盟”形成的非科学因素之中:科学知识要被接纳,必须形成其强大的科学同盟,当实验结果能支持“我”的理论、当以前的理论能佐证“我”的理论、当更多的研究者赞同“我”的理论,那么“我”的理论就获得了“科学性”,用拉图尔的话说,“我们从没有遭遇过科学、技术与社会,我们遭遇的是强的或者弱的联结”(80),事实上,可以说其所体现出的思想仍是“知识依赖于权力”,因为“行动者网络”的建立其实就是权力的斗争。
这些可能是该理论的微瑕之处吧。
下面仅就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基本思想与后SSK“实践冲撞理论”科学观进行比较。
1.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与后SSK“实践冲撞理论”科学观之趋同
后SSK“实践冲撞理论”科学观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他们关心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更甚于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他从知识的本质探究转向知识的发生过程,从“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转向“知识是如何发生”的问题。这些被称为“后社会建构主义”的学者更重视实验,在他们看来,科学是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科学事实不再被看作被发现的,而是在实践中被建构的,科学是“被制造的事物”(made thing)而不是别的什么,这种“被制造的事物”的过程包括技能、社会关系、仪器和设备,以及科学事实和理论。他们所关注的是可见的东西,关注科学的实际运行过程,并不去寻找表象背后的隐藏秩序,这一点很有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影子:事物的本质是具有情景和历史依赖性的,是由行动者当下的实践所决定的。
从指导思想上来说,这些学者不再是立足于既成的科学,而是基于实际的科学实践活动来把握科学的本质的,实际上是把自然、研究者和社会同时纳入科学事实的形成过程中,从而力图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类主体性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后SSK“实践冲撞理论”科学观实际上也表明这样一种观点:科学是一种介入性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对世界的表象,科学活动已不再仅仅是社会的力量了,它与科学理论、实验设备、仪器等各种物质关系缠绕在一起,赋予了实验设备、仪器等与科学家一样的生命,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物质因素和人的因素共同决定着科学实践的结果,这一点在皮克林“科学是操作性的”观点中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研究方式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内在性”的:科学活动就是人与物的辩证互动达成的新认识,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不再是一个孤独地沉思着的内在心灵,而是在科学实践中不断与外界积极地主动地相互作用着的;要建构合理的科学观,必须基于科学实践。
从思维方式上来说,他们克服了社会建构主义者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二分的思维方式,采取了语境分析方法,本质上消解了人与世界、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
他们所呈现给人们的科学,也是具有客观性、语境性、社会性和创制性的,如皮克林认为:“知识作为产物对于其特定的文化先行者而言是相对的,知识生产具有情境依赖性,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特征”(81)。他们都认为理论是有限的、是开放的,从根本上说,他们都反对把知识看作“静观”的,可以说他们都是反对本质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都抛弃对“实体性”的因果关系的探寻。
以上这些,都表明了后SSK“实践冲撞理论”科学观与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基本思想有趋同之处。
2.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与后SSK“实践冲撞理论”科学观之差异
“科学是操作性”的思想,虽然注重了对科学实践的认识论分析,强调了科学实践是“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并行与交织”(82),揭示出“实证知识是汇聚了科学文化在物质要素和观念要素层面的开放式终结性扩展”,表明了“科学知识的特定内容总是迅速地同特定的精致地形成了的机器领域和规训领域联系在一起”(83),“科学处在冲撞之中”(84)。但是,由于其强调科学实践中物质力量的不可预先规定和完全人为控制,从而认为科学实践规则或方法程序不可预先规定,而是在人的力量与物的力量的冲撞中不断重塑自身。这就可能由于过分强调操作的冲撞、重视科学实践中对“物质力量”的捕获而限制科学实践中主体的能动性,从而可能会走向“感性直观的片面性”:“纯粹的偶然性构成性地融入我们所理解和把握的冲撞模式中,并且这种构成性融入完全可以解释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力量的舞蹈,阻抗与适应的辩证运动在力量的舞蹈的过程中实现。这种冲撞模式无休止地重复自身,阻抗与适应的力量持续地、不可预期地在其中实现。”(85)
但是,这种“彻底的经验研究”是有缺陷的,否定限制了科学家理性的作用。事实上,科学发展的许多案例表明:在科学实践中,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在当代科学实践中。如在现代科学实践中,人们已拒绝把可观察性作为确定什么是“科学的”支配规则,典型案例之一就是面对观察自由夸克的失败,理论物理学家不是牺牲极为成功的夸克理论,而是诉诸“颜色”特性(量子数)来说明夸克为什么一开始就是结合在一起的。(86)而由于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强调科学实践是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方式,内在地表明了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主动性,因此,当观察与理论矛盾时,能超越可观察性的限制而发展理论。笔者认为这一区别的原因在于后SSK“实践冲撞理论”所强调的“操作”与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所说的“科学实践”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马克思实践视域下所说的“科学实践”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还具有超越性,它是人的存在形式,是人的解放的工具,它内在地蕴涵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内在地含藏和必然地趋向于一种理论的自觉。其中研究者既是提问者、发现者,也是实践者、创造者,他在科学研究中是处于主动地位的。而后SSK“实践冲撞理论”所强调的“操作”是指科学家、工程师们置身于科学实验室等场所构造科学事实的行动(action)本身,仅具有局部性、当下性,是具体操作行为,并不具有向未来开放的特征。这样的科学只能是“科学家个体的科学”,这一点诚如卡林·诺尔—塞蒂纳所说: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类似于修补工,具有机会主义的特征,这种特征体现为:“……一个修补工……他并不知道自己将要生产什么,但可以使用在他周围所能找到的一切东西……目的在于生产出某种中用的物品。……(与工程师)相反,修补工总是安排一些七零八碎的东西。他最终生产的东西一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而且是产生于一系列偶然的事件,即他所获得的一切机会——他往往没有什么仔细确定好的长期规划,为了生产一件新的物品,修补工赋予他的材料一些意外的功能……(这些物品)体现的不是工程学的一种完美产品,而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机会出现就凑合起来的零碎物件的拼件。”(87)
【注释】
(1)转引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02.
(2)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
(3)转引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评介.教学与研究,2003(4).
(4)由于拉图尔等是以科学人类学方法“元勘”“实验室研究”(labstudies),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科学知识生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并不是完全从社会维度上来诠释科学知识的来源,因此,也可以将其归为后社会建构主义者。
(5)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0.
(6)转引自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55—156.
(7)马来平.西欧社会建构论:理解科学社会性的新视角.文史哲,2002(2);莫少群.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62.
(8)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5.
(9)Barnes,B.Interests and the Grow th of Know ledge.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7:19.
(10)[英]巴里·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9.
(11)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53—254.
(12)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55.
(13)[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48.
(14)[奥地利]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77.
(15)[英]巴里·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42.
(16)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8—229.
(17)[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52.
(18)参见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9)[法]布鲁诺·拉图尔等.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20)[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46.
(21)[法]布鲁诺·拉图尔等.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22)王阳.拉图尔的理论定位.哲学动态,2003(7):20.
(23)[法]布鲁诺·拉图尔等.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230.
(24)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93—226.
(25)[法]布鲁诺·拉图尔等.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234.
(26)转引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8.
(27)[奥地利]卡琳·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38.
(28)刘华杰.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缘起与问题.天则经济研究所第213次双周报告。
(29)蔡仲.社会建构主义述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4):426.
(30)李平,陈向.科学和推理的认知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6.
(31)[美]卡尔·G.亨普耳.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余谋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3.
(32)曹天予.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4).
(33)莫少群.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62.
(34)[美]诺里塔·克瑞杰.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化曝光.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79.
(35)[英]约翰·齐曼.真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01.(www.xing528.com)
(3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37)[美]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22.
(38)[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9—70.方舟子.科学史上著名公案——聚合水事件:www.xys.org,2008‐03‐24.
(39)刘华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历史与方法论述评.哲学研究,2000(1).
(40)[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4—25.
(41)[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9.
(42)[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6.
(43)王阳.拉图尔的理论定位.哲学动态,2003(7):19.
(44)胡辉华.论知识社会学的困境.哲学研究,2005(4):92—98.
(45)孟建伟.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社会科学战线,2007(1):13—21.
(46)马来平.与SSK对话:中国科技哲学的前沿课题.哲学动态,2002(12).
(47)[英]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62.
(48)[英]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27.
(49)[英]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4.
(50)[奥地利]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88.
(51)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4.
(52)[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译者序).柯文,伊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53)此案例研究参见[法]B.拉图尔.给我一个实验室,我将举起世界.载: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金吾伦编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12—248.
(54)肖玲.知识生产形态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37.
(55)[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8.
(56)蔡仲.社会建构主义述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26.
(57)转引陈亚军.论普特南科学实在论立场的转变.哲学研究,2000(2):68.
(58)盛晓明等.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3):64—70.
(59)[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译者序,8.
(60)[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译者序,9.
(61)[法]布鲁诺·拉图尔,[法]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张伯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233.
(62)笔者赞成这样的观点:拉图尔在《科学在行动》一书中体现的“行动者网络”思想是他在《实验室生活》一书中所体现的“科学事实建构”思想的发展,尽管二者之间有所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断裂。
(63)Michel Callon,Bruno Latour.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 ith the Bath School!AReply to Collins and Yearley.In:An‐drew.Pickering(Ed.)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2:348.
(64)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104—107;黄瑞雄等.从SSK科学观的演进看STS的实践化转向.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53.
(65)成素梅.拉图尔的科学哲学观——在巴黎对拉图尔的专访.哲学动态,2006(9):5.
(66)刘济亮.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6.
(67)参阅闫世强.简论拉图尔的科学事实观.理论探索,2007(2):36—38;赵乐静,浦根祥.“给我一个实验室,我能举起世界”——拉图尔《实验室生活》及《行动中的科学》简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5):26—35.
(68)[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24.
(69)[美]安德鲁·皮克林语,转引邢冬梅.“客观性”辨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3):39.
(70)[墨西哥]哥德弗瑞·古劳闵.从历史转向到科学实践理论.王娜译.科学学研究,2005(6).
(71)[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译者序.
(72)[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6.
(73)[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
(74)[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
(75)[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7.
(76)[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译者前言).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77)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107.
(78)Michel Callon.Four Models for the Dynamics of Science.In:Sheila Jasan off.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5:52.
(79)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90.
(80)[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36.
(81)[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9—236.
(82)[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18.
(83)[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7.
(84)[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8.
(85)[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9.
(86)[美]夏佩尔.理由与求知.褚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35—236.
(87)[奥地利]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64—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