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认识的非逻辑方法:个体知识产生的非(惯)常性
诚然,逻辑和数学是现代科学认知的主要方法,但是,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直觉(顿悟)、想象、美感等一些非逻辑方法也往往是科学获得突破性发展的主要方法。
直观是对事物本质的瞬间把握和整体生成。自古至今,直觉认识方法一直为学者所推崇。(98)早在古希腊时期,直觉就被人们所推崇。库萨的尼古拉就认为直觉是知识的最高阶段,它超越感性、知性和理性。到了近代,当哲学研究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之后,直觉这种认识形式更为学者所推崇。笛卡尔认为,直觉是一种理智活动,通过直觉能发现作为推理起点的无可怀疑而清晰明白的概念,他所创立的不容怀疑的知识体系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就不是从对经验的归纳中得来的,而是理性直接直观到的“自明公理”。他认为,知识的来源不可能是有着个体差异性的变动不居的感觉经验,知识只能来源于我们的纯粹理智。科学知识是建立在理性直观的自明性真理基础上的演绎性命题系统。知识的本质属性是“清楚明白”,“我思故我在”即是一个清楚明白的命题。斯宾诺莎把直觉看作理解事物本质的最可靠和最重要的认识能力,认为直觉既高于经验,也高于推理,由理性直觉所把握的观念才是“真观念”。(99)洛克就明确指出靠直觉就可以得到关于我们存在的知识的论断。直觉方法也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康德明确宣称:感性直观是知识的基本来源之一。费希特认为,“理智的直觉是能动的和绝对的”,人只有在理智自发的活动和自愿的行动即理智直觉中来认识自由和绝对,“最高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理智的直观”。在谢林的哲学体系中,直觉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认为整个哲学就是“一种持续的自我直观活动”,“没有理智直观,一切哲学也都会是绝对不可理解的”。费尔巴哈也十分强调直观(直觉)在认识中的作用。这个“直观的唯物主义者”指出:“哲学的工具和器官就是思维和直观”,“思维是学派和体系的原则,直观是生活的原则”,只有使直观和思维相结合,“才有生活和真理”。
直觉方法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备受非理性主义者的重视,但同时也被涂上了更加浓厚的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色彩。比如,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创始人叔本华认为,直觉充满了整个世界,渗透于一切存在物,“只有那种从直觉中产生的东西……自身包含有生长出新颖的、真正的创作的胚芽”。直觉是存在的“自在之物”的纯粹知觉,直觉能力是确定人和他的活动的本质的能力,整个世界是“以直觉世界作为自己基础的”。直觉是真理的源泉。通过直觉才能达到绝对真理,这种直觉不受抽象概念和理性思维的支配。理性认识是在悟性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概念是同类表象共同属性的概括,是“原本直观世界的摹写、复制”。可以肯定,每一个真实的基本的概念……必定具有某种直觉的观念作为其最内在的核心或根据。(100)“直觉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101)在叔本华看来,理性认识的作用远不及直观认识,它不是真理的源泉,它没有“真正扩大我们的认识,而只是赋予认识另外一个形式”。(102)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格森把神秘的“生命之流”看作世界的本质,认为世界不过是永动不息而又不知疲惫的“生命冲动——一种精神性生命的创造进化过程”。柏格森这样给直觉下的定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03)这就是说,专注于内心世界,达到内在的心灵本身,就可以使自己与整个生命之流相符合,从而把握实在。所以,柏格森认为认识和真理主要来自人的某种非理性,是非理性的产物。认为绝对的认识“只能在一种直觉里给予我们”;绝对真理是直觉作为“理智的体验”将主体置于对象内部并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104)这样,人的主体性在柏格森这里就成为人的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冲动、一种直觉体验。在生命之流面前,理性、科学的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它们不能认识生命之流,只能获得作为假象的自然知识,人们只能靠直觉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只有凭借直觉的努力才能获得“绝对真理”。
不仅哲学学者推崇直觉,科学哲学研究者、自然科学研究者,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者更是将直觉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约翰·赫舍尔认为科学发现没有逻辑,仅靠直觉和猜测。惠威尔认为“科学发现始终依赖于某种巧妙的思想。……某些幸运的智力闪现将超越一切规则”。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赖欣巴哈、卡尔纳普更强调发现是直觉和灵感等非理性因素活动的结果。波普尔认为科学发现依赖于科学家的灵感,这种灵感等同于柏格森的“创造性直觉”。(105)庞加莱,被公认为是19世纪后四分之一和20世纪初的领袖科学家,在函数论、带数学、微分方程、天体力学、偏微分方程、理论物理等方面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06)尽管他知道逻辑是证明的工具,但是,他认为“纯逻辑永远也不能使我们得到任何东西,它不能创造任何新东西,任何科学也不能仅仅从它产生出来”。“没有直觉,数学家会像这样一个作家:他只是按语法写诗,但是却毫无思想”,“直觉是发明的工具”,一个科学家直觉能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他成功的大小。(107)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科学理论的公理体系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但是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通道,而只有某种心理上的直觉联系。他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108)维纳也曾指出:直觉判断力是科学家和数学家必须具有的创造力,科学家就像是给雕像以生命力的雕刻家皮格马利翁,必须能够从本来无法看出其意义和无法理解的东西中探索出其意义,使之可以理解。(109)
打开一本科学史,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直觉在科学发展,尤其是重大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查德威克是卢瑟福的学生,他在1920年就知道老师提出了关于中性粒子的假说,并为寻找这种粒子进行过十几年的探索。当他于1932年1月18日看到居里夫妇发表的实验报告后,立即凭直觉意识到居里夫妇发现的不是C射线,而是一种新的粒子,很可能是中子。在这一思想模型的指引下,查德威克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研究,就验证了这种粒子正是中子,并于1932年2月17日发表了研究报告。日本著名科学家白川英树因为发现导电塑料而荣获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当他被问到“从您的传记中我们了解到,您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研究来自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不知当时是什么使您意识到了这一发现的价值,并以此作为您研究的起点的?”他说:“……我的回答是,当我一看到反应容器中生成的银色薄膜,我就意识到了它可能会有的重要性。当时我们正在研究半导体聚合物,而且当时这项工作不只我们在做,国际上也有同行在做,所以当我一发现那个现象,就意识到那会与我们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联系,只是没有想到后来的研究导致了对导电聚合物的开发。”(110)白川英树一看到“反应容器中生成的银色薄膜”,就“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直觉的力量。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不依赖于对某一事物已有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描述,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与理论,并按照自己的创见,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简单说来,所谓想象就是加工原有意象而形成新的意象。这种想象力的本身,可以使研究者在遇到相当复杂而费心思的情况下,看出其中所蕴含的各种可能的组合关系。想象力在现代科学中发生重大作用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现代数学中,“勒贝格积分”的创立,就是勒贝格在汲取若尔当、波莱尔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形象与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改有限个开区间覆盖为可数个开区间覆盖,同时,扩充原有定义以增加波莱尔意义下零测度集部分而定义勒贝格测度。勒贝格在谈论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时,曾说:“发现产生于有创造性的想象,这种想象力有时靠类比,有时靠审美思想,但它根本不是成立于牢固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一旦得到了发现,逻辑便介入并进行控制;正是逻辑决定这发现是真理还是错误,因而逻辑的作用尽管极其重要却还是第二位的。”(111)爱因斯坦正是通过想象构造了“雷击火车试验”,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同时性的绝对性而获得了“同时性的相对性”思想——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同一个事件对于不同参照系中的观测者来说是不同时的,进而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也正是爱因斯坦通过想象构造出理想的“升降机试验”,使他得到了“等效原理”——引力场同参照系的相当的加速度在物理学上完全等价,从而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此外,卢瑟福的“太阳系原子结构模型”、海森堡对测不准关系的解释、波尔的原子能级模型等,也都是最初由想象提示的现代科学的伟大成果。
在科学发展中,“以美审真”也是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方法。对于这种方法,学者多有阐述。(112)在此,笔者只阐述数学美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数学美感是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体验,是科学家长期科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数学美感之所以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由于现代科学认识业已高度抽象,科学理论不再是科学事实的直接概括或抽象,通常借助于某些科学家创造的概念来表述,对科学理论的直接证实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常常以科学理论整体作为科学理论的评价单元(The unit of evaluation),注重用科学理论“内在的完备性”标准来评判科学理论。其二,对数学美的坚信和追求,可以使科学家打破既有理论模式的束缚,从而使科学产生飞跃性进展。科学发展史上的案例不胜枚举,如狄拉克为维护狄拉克方程的数学完美而大胆宣布“负能是存在的”,并预见正电子是存在的,从而使人们发现“反物质”这一事实,就是很好的范例。(113)其三,纵然数学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东西,数学美只是科学理论为真的必要条件,但是现代科学发展表明:凡是真实的科学理论,无一例外都有十分完美的数学模型;凡是有完美数学模型的科学理论,大都被证实是真实的,即便这一理论开始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最终很可能是真的。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像魏尔的二分量中微子相对论波动方程等,都是如此(这方面的特例如果有的话,恐怕只有狄拉克的“磁单极子”假说,此学说目前尚无迹象能够实验证明)。
正是由于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情况和科学家过去成功的经验,使得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追求数学美便成为一个潜在而又实在的动机,这正如狄拉克所说:“……对数学美的欣赏支配着我们的全部工作。这是我们的一种信条,相信描述自然界基本规律的方程都必定有显著的数学美,这对我们像是一种宗教。奉行这种宗教是很有益的,可以把它们看成我们许多成功的基础。”(114)科学家们“把数学美的要求当作信仰的行为。它没有什么使人非信不可的理由,但过去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是有益的目标”(115)。
纵然直觉可以使我们顿悟、推测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和谐与关系,但正如庞加莱所说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它是属于个体性的!想象可以使我们凭借自己的思维创造性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形象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以增强对事物的把握。审美情感是科学家长期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经验的升华与结晶,被证明是科学发展的潜在而又实在的动力。纵然“科学发现不能通过明确的推论来获得,其正确主张也不能明确地加以陈述”这样的说法值得商榷,但是在现代科学发展中非理性思维方法的巨大作用,表明了科学认知的个体性。
因此,尽管认识就其本质而言是依赖于世界的显现和我们对世界的观念构造,但是这种构造首先只能是个体意识的主观表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耶克说:“指导任何人类群体的具体知识,从来就不是作为一个稳定而严密的体系而存在的。它是以分散的、不完美和不稳定的形式存在于众多个人的头脑中,一切知识的分散性和不完美性,是社会科学必须首先面对的两个基本事实。”(116)此外,罗素也告诉我们:个人和知觉知识是我们全部知识的基础,我们还没有一种能在许多观察者所共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的方法。(117)而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从一种重要的意义上来讲,决定于他自己的个人经验:他知道他曾经看到和听到的事物、他曾读到和别人曾告诉过他的事物以及他根据这些预见所能推论出来的事物。这里所谈的是个人而不是集体的经验,因为从我的知识过渡到承认证词需要经过推理。”(118)
在这里,要注意,我们说科学认识的个体性,是说科学家个人的主体性因素,尤其是那些非理性的情感、直觉、想象等因素是科学认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是说科学家个体的认知结果一定都能够转化成科学知识。只有那些经过“社会化之筛”(119)遴选过的,即只有那些经过社会实践检验过的个体认知,才能够转化为科学知识,用诺沃特尼的话说就是:“科学知识是由个人所生产的,但它生产出来是为了被别人承认和分享,因而最终是非个人的。而且,生产出来的知识最终总要被更新、更确定的知识所取代。承认与奖励来自他的同行,这些人也是他的最激烈的竞争者。在他或她的科学工作与实践的最隐秘的方面,科学家个人是孤独的,最多也只有一个同伴研究人员或技术员的帮助,但他的工作成果能否得到公开承认,则取决于其他人所宣布的证明或检验。”(120)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5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3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7)[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4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6.
(13)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72.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15)[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9.
(16)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28.
(17)[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3.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8.
(21)[苏]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29.
(22)李德顺等.价值论原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146.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3.
(2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1.
(25)[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325.
(26)[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2.
(27)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天文学家威廉·赫舍尔最初观测到的是“天王星”的有关现象:“在靠近金牛座z的方照之处……是一颗奇特的天体”,“这颗星体显得特别大……”,“在恒星间移动”等等。反复出现的现象和状态这些经验事实,在赫舍尔没有将这些经验事实与彗星概念整合起来之前,他并不知道这颗星体是什么。只是后来他将这些经验事实与彗星概念相比较,并推测它是一颗新发现的彗星时,才使这些零散的经验事实上升为“科学事实”。当然这里要指出的是:把天王星看作彗星,对于天文学家莱克塞尔来说不是什么科学事实,因为莱克塞尔认为这个星体实际上是一颗围绕地球旋转的行星——天王星。但对相信赫舍尔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被接受的“科学事实”,因为当赫舍尔宣布他的“发现”时,“全欧洲的天文学家都知晓这一发现,其中的数学家开始计算这颗新彗星的运动轨道。”——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范岱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8.
(28)[美]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许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96、98.
(29)陈刚.理论与事实的关系:从哈金的实验观点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4—8.
(3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载: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余纪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46—347.
(31)[意]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6.
(3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17—18.
(33)[奥地利]马赫.感觉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3.
(34)[法]彭加勒.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12、320.
(35)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18.
(36)[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范岱年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11.
(37)转引杨大春.现象学还原的科学批判之维.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1):27.
(38)江天骥.科学哲学名著选读——科学方法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2、3.
(39)朱成全.亚里士多德与早期实证主义者的科学观比较.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5).
(40)戈革.尼尔斯·波尔——他的生平、学术和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54.
(41)闫康年.卢瑟福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252、274.
(4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13、141.
(43)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13、314.
(44)[丹麦]波尔.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0.
(45)[美]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8.
(46)[美]巴里·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2.
(47)李醒民等.科学发现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9.
(48)解恩泽等.世界数学家思想方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1188—1189.
(49)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62.
(50)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20.
(51)[美]罗杰·G.牛顿.何为科学真理.武际可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3—14.
(52)转引李春泰.相对论——形式化的赠品.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5):64.
(53)[美]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0.
(54)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10—111.(www.xing528.com)
(55)[丹麦]尼尔斯·波尔哲学文选.戈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81.
(56)[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325.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9.
(58)转引汪信砚等.科学真理的困惑与解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58.
(59)[苏]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载: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4.
(60)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都曾指责毕达哥拉斯将“数”当作万物内在本质的,无非是事物“外表的组合”(黑格尔语)。法国古希腊哲学专家若—弗·马泰伊也说:“当现代生物学以数学形式破解遗传密码的时候,它是不是就比毕达哥拉斯学派前进了一步,更懂得了这个‘数’的内在本性,虽然它给予‘数以产生生命的能力’?这里我们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奥妙丝毫不亚于人们指责毕达哥拉斯学派未能消除的那种神秘。”([法]若—弗·马泰伊.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8—89.)
(61)[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
(62)注意:柏拉图学派有将数学对象独立于感性事物的倾向,认为数学对象就是一种独立的、不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客观存在,这是典型的数学本体论思想。
(6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45.
(64)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05.
(65)张华夏等.自然科学发展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62—64.
(66)[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2.
(67)[英]R.G.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12.
(68)[美]M.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李宏奎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8.
(69)邱仁宗.成功之路——科学发现的模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67—170.
(70)[美]M.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李宏奎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5.
(71)[法]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
(72)[荷兰]斯宾诺莎.笛卡尔哲学原理.王荫庭,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
(73)[英]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郑太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1.
(74)关士续.科学技术史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32—133.
(75)在当时,万有引力定律较著名的确证有以下几次:(1)对月球运动的分析;(2)预见地球的形状;(3)解释了潮汐现象;(4)预见哈雷彗星回归;(5)预见海王星。
(76)[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73.
(77)[美]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19.
(78)董光壁等.世界物理学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268.
(79)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62.
(80)转引黄秦安.论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数学化趋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82—88.
(8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16.
(8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84.
(83)[瑞士]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郑文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8.
(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
(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
(86)[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6.
(87)[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林建成,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9.
(88)[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01—402.
(89)转引俞吾金.实践诠释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96.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9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
(9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5.
(9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9—10.
(9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4.
(9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8.
(9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0.
(97)[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宫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91.
(98)成龙.哲学三大方法之比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1):18.
(9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58.
(100)转引戴文麟.叔本华直观认识论述评.南京大学学报,1999(3).
(101)[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3.
(10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44.
(103)[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3—4.
(104)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7.
(105)[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32.
(106)解恩泽,徐本顺.世界数学家思想方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1035—1049.
(107)[法]彭加勒.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97—202.
(108)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02、283.爱因斯坦在解释自己关于“思维和经验的关系”的图式时,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解释(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541—542页)。
(109)解恩泽,徐本顺.世界数学家思想方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1310.
(110)转引于祺明.试论科学顿悟与思维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6):38—41.
(111)[美]卡普尔.数学家谈数学的本质.王庆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7.
(112)汪信砚,肖新发.科学真理的困惑与解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58—168.李醒民.论科学美和数学美.湖南社会科学,2006(1).肖鹰.科学中的审美主义.文艺研究,2005(1).
(113)孙显元等.现代国外自然科学家哲学思想.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133—138.
(114)[英]狄拉克.回忆激动人心的年代.科学与哲学,1981(6):155—206.
(115)[英]狄拉克.理论物理学的方法.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2(4):45—49.
(116)[英]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2.
(117)[英]罗素.人类的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
(118)[英]罗素.人类的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
(119)吴建国.科学知识:从个体建构到社会化生产.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46—174.
(120)[奥地利]诺沃特尼.个人自主与科学自治.科学文化评论,2007(5):76—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