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公正观研究:基本趋势小结

社会公正观研究:基本趋势小结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趋势小结综合以上所述,偏好市场体制的被访者多数具有以下的特征:未婚;具有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高等学历;在职人员;收入水平较高;儿时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当时社会的上等水平;较年轻;从事的职业性质为非公有制企业,或者是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员。考虑到本文数据的采集方式和数据量,应该指出的是,上述描述主要是趋势探索性的,可能不具有准确性。这些因素中的数据分布比较均匀,单元格内案例数较多,能较好地支持结论。

社会公正观研究:基本趋势小结

基本趋势小结

综合以上所述,偏好市场体制的被访者多数具有以下的特征:未婚;具有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高等学历;在职人员;收入水平较高;儿时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当时社会的上等水平;较年轻;从事的职业性质为非公有制企业,或者是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员。

总体来讲,本文在“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这个分析框架中发现,不同的职业制度环境的特征与被访者的公正观有很强的关联,或者说职业制度环境特征能够对被访者的公正观产生类别化的作用。但是,由于年龄、教育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等这几个变量之间彼此都有直接的明显关联,这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导致从职业制度环境指向生活意愿的解释并不清晰,或者说,由于年龄、教育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等变量的存在,本文尚难以判断职业制度环境和生活意愿之间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共变关系,进一步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更全面的数据结构的支持。

考虑到本文数据的采集方式和数据量,应该指出的是,上述描述主要是趋势探索性的,可能不具有准确性。如上所述,婚姻、雇佣状态、教育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儿时生活水平、职业制度环境都与被访者的生活环境的偏好存在关联,不过,不同的因素,由于数据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对结论的支持的强度也有所不同。从数据对结论的支持程度来讲,与被访者的生活环境偏好的关联比较明显、显著的因素有教育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制度环境。这些因素中的数据分布比较均匀,单元格内案例数较多,能较好地支持结论。而其他因素,如婚姻状况(未婚者比重较少)、雇佣状态(无业者比重较少)、儿时生活水平(儿时生活水平处于社会上等者比重较少)三个因素由于数据分布不均匀,部分单元格内数据过少,因此对结论的支持并不充分和确实,需要补充数据。

除了以上的主要发现外,上文通过数据的分析,还得出一些有趣的发现。地域上,与城市相比,来自农村的被访者,以及与非农业户口相比,有农业户口的被访者,在偏好市场体制的人数比例上都要略高一些。

作者:杨琨 硕士,高等教育出版社,助理执行编辑

参考文献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社会学研究, 2005(3)

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2002(5)

陈那波.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 2006(5)

方长春.从“再分配”到“市场”——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研究综述.南京社会科学, 2006(1)

冯同庆.中国职工变化状况新趋势.经济观察, 1996(1)

黄岭峻、徐浩然.关于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若干研究范式述评.社会主义研究, 2006(2)

——.当代中国国企工人平等观辨析——以中南地区某国企为中心的考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雪峰.经济分化与社会分层,见“三农中国”网站:

http://www1.sannongzhongguo.net/article/show.php?itemid-462/page-1.html(2007-01-18)

李春玲.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 2003(3)

——.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察.社会学研究, 2003(3)

——.各阶层的社会不公平感比较分析.湖南社会科学, 2006(1)——.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社会学研究, 2006(5)——.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前线, 2006(2)

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 2005(6)

李雪.情境主义下的多元公正原则:中国大众的分配公正观念.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研究论文, 2006廖申白.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发展中嬗变与综合(上).伦理学研究, 2002(2)梁玉成.渐进转型与激进转型在初职进入和代内流动上的不同模式——市场转型分析模型应用于中国转型研究的修订.社会学研究, 2006(4)

林克雷、陈建利.当代中国分层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范式.社会科学研究, 2005(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 1998(6)

刘斌.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公平观述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刘丽杭.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体分化与利益整合.社会主义研究, 2002(3)

刘世定.公共选择过程中的公平:逻辑与运作——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一个案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未刊稿, 2002

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 2003(5)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 2005(4)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 2005(5)

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社会学研究, 2006(6)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 2006(2)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 2006(1)(www.xing528.com)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见:

http://blog.sociology.org.cn/thslping/archive/2007/03/10/10972.html(2007-04-05)

王绍光.平等问题研究框架,见香港中文大学网站:

http://www.cuhk.edu.hk/gpa/wang_files/Pingdengkuangjia.doc(2007-05-17)

王天夫.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社会学研究, 2006(4)

清军.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社会学研究, 2006(2)

吴忠民.公正新论.中国社会科学, 2000(4)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公正社会.社会科学论坛, 2002(7)

——.论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文史哲, 2004(2)

——.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江海学刊, 2005(2)

辛佳.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人的社会地位主观认同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 2006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 2005(5)

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文史哲, 2004(4)

张静主编.身份研究认同——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村社土地的集体支配问题.浙江学刊, 2002(2)

张仲涛.中国社会正义缺损问题之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5)

张志学.中国人分配正义观.社会心理学评论, 2006(3)

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 1999(4)

Deutsch, M. Equity, Equality, and Need: What Determines Which Value Will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31, 137-149, 1975

Han Chunping and Whyte, Martin. Popular Percept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Local and Regional Variations, a draft paper for workshop on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Yale University, 2006

Lee Ching Kwan. From Inequality to Inequity: Popular Conceptions of Social(In) justice in China,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on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Yale University, 2006

Meyer, John W. and Rowan, Brian.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83, No. 2, 340-363, 1977

Rubinstein, David.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n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Vol. 17, No. 4, 527-550, 1988

Sabbagh, Clara. A Taxonomy of Normative and Empirically Oriented Theori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Vol. 14, No. 3, Sept. 2001

Walder, Andrew G. Elite Opportun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Vol. 68, No. 6.(Dec.), 2003

Whyte, Martin and Han Chunping. Distributive Justice Issues and the Prospects for Unrest in China, a paper prepared for conference on Reassessing Unrest in China. Washington, D. C., 2003

Wu Ximing and Perloff, Jeffrey M., 2005,“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 1985—2001”, see Perloff’s homepage: http://are.berkeley.edu/~perloff/papers.htm(2007,1,18)

【注释】

(1)本文分别由李雪和张静,在杨琨“生活环境选择与个人特征的关联:一项初步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 2007)的基础上,改写而成。

(2)图6的数据量是101个;其中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被访者有3人、高中或中专有2人、本专科以及以上的有10人选择了“说不清”,这部分将不纳入分析,故上述数据中选择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的比例之和小于100%。

(3)本文亦不就“其他”类别进行分析,因为根据访谈资料,“其他”类别的被访者多是农民、无业者,而且数量比较少只有14个人;况且本文涉及的所有制形式以城市经济形式为主,农村经济形式较少,就不再涉及农村和农业领域

(4)本文的这一分类受到梁玉成(2006)的影响,梁玉成(2006)也做类似分类,他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为了克服数据量较少的问题,集中分散的数据,本文也作如此划分。另见李春玲, 2006b。

(5)图中纳入分析的案例数总共是103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