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在本书中,民族关系是指在各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社会领域关系的民族在相互交往、联系和互动、影响的作用力之下,形成的动态性社会关系。这里所讨论的民族关系,主要包括民族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方式主要有基于利益关系之上的经济交往、基于统一国家基础上的政治整合与基于不同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政治交往、博弈甚至战争,以及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同化等。具体而言,本书中所探讨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基于这一前提,民族关系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民族关系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纵观现代国家体系,多民族国家的数量远远多于民族国家的数量,这样,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就远比民族国家单一的民族关系要复杂许多。例如,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构成比较复杂:有一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即主体民族在国家的人口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成为一个较大的主体民族;有两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即相对于其他国内民族而言,有两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都很大,因此共同成为国家的主体民族;有多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属于这种类型的多民族国家形态,国内的民族较多,并且有三个以上的民族族体规模较大,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这些民族共同成为国家的主体民族。[2]这样,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必然变得错综复杂,而多元性则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民族关系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正是由于多个民族并存于一个国家体系之内,因此天然地形成了各个民族要为争取本民族的利益而展开对国家政权的争夺、参与和施加压力等不同的政治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关系就会因为各民族展开的政治行为而发生变化,有时原本占据优势和统治地位的民族在受到其他民族的冲击和压力之后就会变成被统治的民族;有时多个族体规模相当的民族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经济联盟,甚至是政治联盟,共同执掌政权。基于利益、围绕利益展开的民族之间的争夺和博弈,必然致使民族关系动态发展而并非保持静态恒定,因此,民族关系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www.xing528.com)
第三,民族关系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民族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历漫长的时代变迁而逐渐形成的人们的共同体,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民族关系在形成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会呈现出较大的稳定性,所以国家在民族出现之后也逐渐形成。当民族和国家在现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起来,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形成以后,民族关系就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但是在相对稳定的民族关系之下,国家政权是会发生改变的,即在相对稳定的民族关系之下的国家政权执掌者会改朝换代。例如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关系之下,改朝换代的历史事件比比皆是。与国家政权的更迭相比,民族关系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在许多历史时期,国家政权发生更改,而民族关系却保持相对稳定,延续着前一个朝代的基本特点,这也正是民族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内对相对稳定的民族关系能够起到有效调节的原因。
简而言之,民族关系是现代社会多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必须处理好的基本社会关系,自从民族这一人类的族群形式产生以来,民族关系就伴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民族关系就是在人们交往联系中,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 ”[3]民族关系涉及的核心内容是民族的待遇、权利和利益、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是民族交往和民族矛盾状态所涉及的领域和方面。这样,基于民族关系所涉及的方面和内容,本书中民族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分类如下:第一,经济关系。民族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即利益关系,只有当一个民族获得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时,才能够称其为一个民族并具有延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二,政治关系。民族关系中的政治关系是保障民族经济地位和利益的根本条件,在现代国家成为国际社会交往和利益博弈的主体之后,政治统治权的掌控是保证拥有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的基本条件。第三,文化的关系。仅仅拥有必要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政治统治地位,还不足以延续民族的发展,保持民族的完整性,因此,民族关系中还必须包含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元素。简言之,民族在获得必要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政治地位之后,还要不遗余力地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以此来不断进行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提升本民族的民族特性,使得在民族之间共同交往的过程中不被其他民族同化,甚至能够影响其他民族,同化其他民族,进而获得本民族的更深层次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