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其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关联,结合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践,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必将是第二、第三产业占主导经济地位的社会,也是劳动力集中分布于非农业的社会。近年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工业化进程加快,带动大批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完成这一目标任务艰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农业经济效益低。二是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三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要解决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的上述难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这不仅可以实现农地规模经营,还可使大量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大大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农村地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主要原因概括如下:
首先,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繁荣。目前,全国农村人口9亿多,农村劳动力4.9亿(3.9亿为农业劳动力),而农业生产仅需1.9亿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离乡外出就业的人数持续增加,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当前,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约1亿人,这些人能否在非农产业获得稳定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从理论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由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了农产品的需求者,农产品价格会相应提高,从而克服了农产品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先天制约;另一方面,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出来以后,留下的农业生产者人均可用的土地等资源就会增加,这两方面都可增加留在农村人口的收入。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其次,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镇的转移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劳动力转移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不但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而且城乡信息交流的频繁,有利于农民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就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有利于不断完善养老保险、扶贫救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www.xing528.com)
第三,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首先,在迁移的过程中,产业上的转变会对劳动力的智力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尽管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从事的主要是技术较低的工作,但与农活相比,对其知识结构、技术水平仍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在迁移的过程中必然会积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带动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的提高。其次,城市中劳动力素质较高,教育文化设施齐全,可以为劳动力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文化学习和技术培训机会。何况大城市中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劳动力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第四,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减轻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减轻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其措施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减少总需求量,从而达到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压力的目的;二是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使当地农村居民把提高生活水平的一切努力放在发展非农产业上,从而减轻其对土地资源和农业经济的依赖性,最终达到减轻农业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各国经验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另外,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从而有望减少农业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当前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我们必须顺应客观规律,结合国情,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能否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