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部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出路
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是西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失业危机和贫困蔓延,使西部社会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发展危机。其根源是人口与环境的矛盾,这对矛盾不仅加剧了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也给西部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协调西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也就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合理布局人口,才能最终实现我国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达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具体思路如下:
(一)增加生态存量,减少生态消费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人口超载对本身脆弱的生态系统扰动过度。因此,解决西部人口环境问题出路,除了增加生态存量,还要减少人口生态消费。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停止天然林砍伐、防沙治沙等一系列措施,目的就是增加生态存量。但西部在生态建设中对人口生态消费问题的对应措施有限。从总体上看,目前西部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鉴于此,西部要协调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除了增加生态生产能力外,通过人口适当集中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可能效果更加显著。西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根源,在于人口超载以及人们为了生存对生态环境的扰动过大。“退人”是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手段,即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促进人口适度集中,改善人口分布,实现人口集镇化。对生态脆弱地区而言,通过集中人口使他们放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就可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环境得以休生养息。
1.适度增加生态存量
从现实考虑,再造西部秀美山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值得商榷。植树种草和治理沙漠的好处自不必说,但植树和种草本身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必须依靠人工灌溉才能成活。而治理沙漠的经济成本极高,况且多数沙漠是治不了的。至于开辟新水源,往往是一种资源的透支或预支,并非长久之计。所以,西部生态建设不能过于理想化和片面化,要因地制宜适度建设:首先,开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采取适宜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园艺措施,实施各具特色的治理开发模式,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发挥综合效益。其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西部很多地方在不适宜耕种的陡坡上开荒种地。应积极利用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的资源,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实施科学施肥,推广优良品种,彻底改变西部山区人地、人粮矛盾。第三,改善山区缺水状况。山区水资源短缺主要原因:一是干旱少雨,径流稀少,无水可用,如黄土高原;二是水资源丰富,但因地形和地质结构特殊,水资源难以利用,如喀斯特地貌和西藏。干旱地区应该将水资源利用工程和流域治理相结合,积极实施蓄存水分、减少水土流失的工程,还要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开源”和“节流”并举。西南地区应结合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利用水库和蓄水池所拦截的地表水,同时要解决提水灌溉的能源问题。第四,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薪柴使用。在边远山区和高原,短时期内建立配套齐全的电力设施是不现实的,要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沼气等替代性能源设施,解决薪柴能源不足问题。
2.多渠道减少人口生态消费(www.xing528.com)
第一,控制人口数量,减轻人口生态压力。人口增长必须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土地、林业资源过度开发,某些主要水资源遭到破坏,滥垦荒地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要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以减轻人口生态消费。西部农村超生、多生现象的背后,存在“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源和社会保障不足的客观现实。政府应积极建立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老龄者的后顾之忧,通过老有所养的制度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口环境,减轻人口生态压力。
第二,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科技致富能力。西部生态越脆弱的地方,贫困人口越集中,人口增长越快,人口素质越低。因此,只有通过提高教育水平,输人新的文化理念和科学知识,使贫困人口摆脱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他们走向科学生产和文明生活。通过积极发展义务教育事业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人口教育水平,培养懂科学有文化的新型农牧民,降低他们对资源环境的直接依赖程度。此外,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重点地区,有关部门必须向群众宣传生态建设的知识和技术,逐步提高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保持人口合理迁徙,适当进行异地开发。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但可利用的水土资源较为欠缺,因而地域空间本身所能承载的人口十分有限。因此,从人口迁入角度看,伴随经济的外延扩张,不能盲目地向西部迁徙大量的人口。只有有序地增加外部劳动人口的周期性介入,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尽快实现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陈孝胜,2004)。从人口迁出角度看,在我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极端恶劣、水土资源配置不当,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且自然灾害频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改善,就地脱贫已无可能,有必要实施移民搬迁。移民搬迁有多种形式,可以组织山区群众到较发达地区务工,或利用政府等外界资助兴办产业,或在贫困区选择条件较好区域进行开发以吸引群众到此定居和就业,或将贫困居民部分或全体搬迁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新聚落。不过,移民搬迁要避免造成异地贫困或新的生态破坏(姚予龙,2003)。
(二)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西部地区必须通过休养生息使环境不要进一步恶化,逐步恢复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平衡。在短期间内,有效减少西部人口数量是不可能的,大规模迁移亦不现实。不过,同样数量的人口,若实行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耗用的资源就会有所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调节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人口对脆弱环境的压力,是改善西部自然环境的必然途径。具体思路如下:第一,合理规划基本资源,综合开发特色资源。首先,对西部可以利用的水、森林、草场、土地等基本资源进行精确统计,根据人口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对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地区的人口,要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和鼓励他们迁入适宜地区。另外,西部的优势资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和畜牧、旅游资源,对全国都有重要意义。西部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光热等气候资源,开发西部绿色产品前景广阔。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的关键,是以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提高资源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约型生产生活系统。首先,要大幅度地调整产业,将耗水多的工业和农业停产、转移或者升级。如果计算水资源成本,西部缺水地区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将会很低,况且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同时,降低草原的载畜量,改变粗放的放牧方式,逐步以复合饲料取代青饲养,发展密集型、工业化的饲养业和畜产品深加工。对于西部本地无法消化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应该由中央政府从东部引入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产业,或者有计划地将剩余劳动力输往东部地区。此外,建立节水型的生产和生活系统。对于灌溉输水系统,要以管道取代渠道,将渗漏和蒸发降到最低限度,以喷灌和滴灌取代漫灌,发展节水型农业。城镇生活和生产用水尽可能经处理后循环利用,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第三,积极推进城市化,实现人口集中分布。城市化是西部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只有西部的大多数人口集中生活在城市,才能真正做到退耕、退牧、节水、发展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型产业,才能节约土地和资源,减少大面积分散居民对环境的破坏。只有人口集聚达到一定的规模,基础设施、节水系统、交通线路的建设才会产生高效益。目前,西部城市化程度还很低,实现城市化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西部土地成本低,城市选址的余地大,只要合理规划,城市化的成本会比较低(葛剑雄,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