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政协的创立与历史经验:政协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甘肃政协的创立与历史经验:政协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政协的创立发展及历史经验刘振华甘肃政协自创建至今,已走过了59年历程,其组织不断发展,制度不断完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履行职能的水平不断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年来,在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甘肃政协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是政协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人们称赞这一时期为政协工作的黄金时期。

甘肃政协的创立与历史经验:政协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甘肃政协的创立发展及历史经验

刘振华

甘肃政协自创建至今,已走过了59年历程,其组织不断发展,制度不断完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履行职能的水平不断提高。从第一届省政协到第十届省政协,委员人数由205人增加到570人,常委人数由33人增加到103人,委员界别由22个增加到30个,省以下政协地方委员会由27个增加到100个,各市州县区都成立了政协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人数达到14961人。

甘肃政协成立以来,曾对建立和巩固我省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它59年的发展历程中,有顺利发展的时期,也有坎坷曲折的时期。伴随近60年我省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甘肃政协经历了一个创立起步、曲折发展、惨遭破坏、恢复生机、蓬勃发展、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年来,在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甘肃政协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是政协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人们称赞这一时期为政协工作的黄金时期。

一、甘肃政协的创立发展历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曲折发展的28年

1949年,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胜利召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甘肃全境解放,基层人民政权普遍建立,但尚不具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条件的情况下,经西北军政委员会呈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于1950年10月1日至12日召开了甘肃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报告,选举产生了甘肃省协商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协商委员会是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的政治协商机关,也是经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团结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它根据全国政协通知代行省政协职权。协商委员会在4年半的任期内,协助省委、省政府动员和团结全省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减租土改、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普选、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恢复发展经济和文教卫生等中心工作,为完成我省各项民主改革任务,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2月,第一届省政协成立。有界别22个、委员205人。第一届省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八大精神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精神,协助省委、省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了肃反和增产节约运动。协商讨论了省委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划、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方案、特赦在押战犯等重大问题。1957年5月,组织各界人士参加了省委召开的文教、政法、工交、民族、统战等座谈会,提出各种意见、建议856条,帮助共产党进行了整风运动。同年7月开展了右派斗争,运动中出现了严重扩大化错误,在委员中错划右派32人,在机关工作人员中错划右派10人,造成了不幸的后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均作了复查改正。1958年参加了“大跃进”,组织委员参观了引洮等工程和人民公社,制定了“大跃进”实施方案,动员委员和机关干部捐款3万元修建一座小炼钢厂,炼出钢56吨。在市郊雁滩开垦荒地建造试验田8亩。1959年秋,召开全委会、座谈会,批判了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言论,捍卫了所谓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结合进行了委员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思想改造。

1959年12月,第二届省政协成立。有界别23个、委员245人。第二届省政协协助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和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等文件精神,纠正了1958年以来工作中出现的“左”的错误,逐步克服了由于自然灾害和“大跃进”、“反右倾”造成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协助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的“三不”政策,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给大部分右派分子摘掉了帽子。采取“神仙会”方式,民主讨论,畅所欲言,和风细雨、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改造思想。协助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的意见和建议。1963年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有关社教运动的指示,在委员和各界人士中开展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简称“三个主义”教育)。教育中出现了“左”的思想指导,过分强调了统一战线内部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对一些委员和民主统战人士进行了错误批判和处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了改正平反,落实政策。

1964年9月,第三届省政协成立。有界别23个,委员237人。第三届省政协正常工作仅开展一年多时间,主要是进一步开展了“三个主义”教育。1966年至1976年开展的“文化大革命”中,省政协遭受严重破坏,被迫停止工作,直到1977年12月恢复工作。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发展的31年

改革开放以来,省政协渡过了从四届到十届的任期,经历了由恢复生机到蓬勃发展、创新发展的过程。第四、五届省政协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二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协助省委、省政府拨乱反正,深入揭批“四人帮”及其代理人的罪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实现了工作重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全面落实党的各项统战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改正了错划右派,恢复发展了政协组织,动员和团结全体委员和各界人士为四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使政协工作迅速恢复生机。(www.xing528.com)

从四届到十届省政协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履行职能,促进了我省经济发展,促进了我省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我省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工作,促进了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四、五、六、七届省政协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当时甘肃严重缺粮、群众生活困难的现状,把协助省委、省政府发展我省农业、解决甘肃粮食问题,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组织委员和有关专家深入农业第一线和老少边穷地区,就农村体制改革、农林牧综合发展、粮食生产、水利建设、交通建设、能源建设、扶贫开发、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等问题,进行了大量视察调研工作,提出一批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协领导和常委会提出的关于开发陇南山区的建议、关于革命老区正宁县三嘉乡脱贫致富问题的建议、关于兴建盐环定扬黄工程的建议、关于建设水地、三田各2000万亩的建议、关于引洮工程方案的建议、关于优先发展河西农业的建议、关于加固改造靖会工程的建议、关于实施千万亩水地粮食丰产工程的建议、关于发展集雨灌溉工程的建议等,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八、九、十届省政协在新世纪、新阶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关注民主、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我省“三农”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发展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问题、改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对外开放问题、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问题、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问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问题、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问题、推进和谐社会构建问题等,进行了大量的视察调研和协商讨论。提出的关于实施再造河西战略的建议、关于加快调整农业结构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建议、关于发展我省工业经济的几点建议、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几个重大问题的建议、关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建议、关于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建议、关于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建议、关于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以及本届政协两年来提出的关于产学研结合、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关于推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关于兰州、嘉峪关、金昌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等有关问题的几个重点建议案和关于省委、省政府2008年为民办实事的视察报告,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多数被省委以正式文件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参照落实。

二、甘肃政协的历史经验概括

甘肃政协在59年的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政协工作成败的关键。甘肃历届政协认真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民主人士先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在各个时期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接受省委的领导,重要工作及活动,及时向省委请示,重要情况和问题,及时向省委汇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听取群众的意愿和呼声,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做工作的衡量标准,把政协工作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使政协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大团结大联合。人民政协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甘肃政协创建以来,一贯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认真贯彻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理论,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独立、自主、和平、统一的人民共和国为政治基础,推动了我省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民主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20世纪80年代,认真贯彻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时期阶级状况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根本变化及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任务的论述,把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扩大到十个方面,形成两个范围的联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组织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新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在新的形势下,省政协不断调整合理设置界别,增大委员名额,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把各方面的新型代表人物和社会贤达、名流、精英都吸纳到政协组织中来,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新生的社会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同时充分利用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协助省委、省政府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3.加强联系,促进合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有党派参加的组织,是党派性机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的合作型政党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重大问题上民主协商、科学决策、互相监督。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甘肃政协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工作上为各党派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在组织上充分体现人民政协是“党派性机关”的特色,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都以独立界别出现;政协委员、常委和政协领导成员中,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各占一定比例;省政协秘书长组成人员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都有专兼职副秘书长;各专委会领导成员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都有专兼职副主任或委员,这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与政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制度上,建立省政协领导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会制度,对政协的重大活动、重要工作,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进行座谈协商,征求意见;建立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互相通报、交流和沟通信息及意见;建立专委会协商讨论制度,吸收有关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或成员参加政协专委会的专题协商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上支持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出政协提案,支持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会议上以党派名义作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政协与各民主党派联合进行视察调研,就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供中共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决策参考。还联系和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了经济、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活动和引进项目、资金、人才的牵线搭桥活动,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4.发挥政协政治协商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具有政治参与、决策咨询、团结合作、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功能。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政协在中共中央关于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指引下,不断发挥政治协商功能,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公民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经常、最规范的形式之一。通过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渠道使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各党派、各团体的代表人士能够经常地、有序地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事务的协商讨论。甘肃政协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注重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开放性、包容性、政党性、有序性和有效性。特别是每年的政协全委会会议与人大会议同时举行,使“两会”成为人民政治生活的盛会,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序政治参与的良好契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甘肃政协对我省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重大问题的协商中,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广泛的民意支撑和咨询服务,使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决策咨询功能得以充分显现。人民政协是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民众大团结的象征,政治协商是实现团结合作的重要形式。甘肃政协积极发挥团结合作功能,协助省委、省政府正确协调阶层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在化解矛盾,促进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针对甘肃多民族的特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委员、常委、副主席的作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调解矛盾,协助党委和政府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取得显著成效。政治协商是重要的监督制约和参政议政形式。甘肃政协坚持充分发扬民主,让委员和各界人士的话语权得到充分体现,让各种意见、建议充分表达出来,使政治协商的过程成为一个有效的监督制约和参政议政的过程。通过对重大问题的协商和提案、发言、建议、视察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把协商制度的力量,社会精英话语的力量、社会民情民意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机制,提高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功效。

5.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保持政协工作生机与活力。回首甘肃政协改革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实践充分说明,坚持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才能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甘肃政协在组织、制度、工作方面也有不少创新和发展。组织方面,根据形势变化和任务要求,适时调整、增加新的界别和工作机构。制度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政协履行职能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工作方面,从理念到方式也有许多创新的亮点。如工作重点转移、把团结和民主作为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参政议政纳入政协职能范畴、把视察调研作为履行职能的基础性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政协工作实践、政协“三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政协整体优势得到发挥、紧贴民生反映民意、创新工作方式等,使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和实效不断提高。

6.认真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历届省政协都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采取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组织机关干部学习理论、学习章程、学习现代经济、科技和政协业务知识,有效地提高政协机关的办事能力和服务质量。特别是把加强政协领导班子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来抓,注重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履职能力建设、责任意识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增强把握大局的能力,增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信心和毅力,增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领导班子成为带领政协一班人学习落实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模范,团结和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政协肩负着协助党委、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光荣使命。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在已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把我省人民政协事业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甘肃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