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时期齐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特点

春秋时期齐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特点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3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DISANZHANG CHUNQIU ZHANGUO SHIQI QIGUO CHENGSHI DE GUIHUASIXIANG JI JIANSHETEDIAN3.1《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管子》一书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依托管仲之名而著,由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整理,编为86篇,后失10篇,今实存76篇。在中国古代,城市主要的军事防御措施是修筑城墙。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各朝都城都有城郭之制。

春秋时期齐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特点

第3章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

DISANZHANG CHUNQIU ZHANGUO SHIQI QIGUO CHENGSHI DE GUIHUASIXIANG JI JIANSHETEDIAN

3.1 《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

《管子》一书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依托管仲之名而著,由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整理,编为86篇,后失10篇,今实存76篇。全书共分为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轻重》16篇。《管子》的城市思想是《管子》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子》的城市思想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城市管理思想和城市规划思想,城市规划思想在《管子》城市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1.1 《管子》城市规划思想的基本内容

1)城市选址

城市选址,也称城市的地域选定。影响城市地域选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城市的自然环境、地形上的位置及与水系的关系等。在城市的选址上,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因此,城市的选址必须考虑地形、水文等条件(见表3.1)。

表3.1 《管子》中的城市地域选定因素

(来源:苏畅的《〈管子〉城市思想研究》)

针对城址选择,《管子•乘马》概括道:“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这就是说要么靠山临水,要么靠近平原和河流。作为地形高低适宜的结合部,“大山之下”的冲积扇既是广阔的平原地带,又有充足的水源。“广川之上”的河流二级阶地,一般高出河面10~20 m,既不易遭受洪水的冲击,又能就近取水。

《管子•乘马》继而解释说:“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水源是影响城址选择的重要方面,靠近水源主要是解决供水和防洪两大问题。这就充分说明水源是城市兴旺发展的生命线,古今中外,许多城址位于河流的沿岸。这是因为:一方面,城市的生存发展与水源密不可分,如果没有水源,那么城市就会没有生机,面临枯竭,依河而建则是城市解决供水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往往肥沃平坦之地又位于河流两侧沿岸,这里土壤良好,物产丰富,这又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管子•度地》中讲道:“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泻),因大川而注焉。”其中“择地形之肥饶”,要求城址周围是广阔的富饶之地,能为城市提供主要的物质保障,无需或只需少量依靠于远处提供。否则,就会像《管子•八现》中描述的“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而“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是要求城址还必须靠山环水,与城市内部的河流连为一体,构成沟渠网络。这样,既便于取水,又利于水流外泄。

2)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局形式、城市用地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1]。建筑房屋和街道是形成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

《管子•乘马》中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强调了城址营造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量力而行,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矩整齐,拘泥于一定的模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规矩的城市形态比规矩的城市形态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端正规矩的城市道路虽然可以比较均衡地划分地块,产生规整统一的城市形象,但当它忽视了实际地形和周围环境时,这种强求的、规矩的城市形态便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管子》顺应地势、因地制宜的城市形态更具现实意义。

3)城市功能分区

《管子》中四民分业分居的理论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很大。《国语•齐语》中记载,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公曰:“处士、农、工、商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管子》还进一步提到“凡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见表3.2)。

表3.2 《管子》中的城市功能分区

(来源:苏畅的《〈管子〉城市思想研究》)

城市各功能分区设立之后,实施相应的城市管理措施。各分区以里为单位,用围墙进行围合,仅设置一处出入道路,专人看管,按时开放,等等。正如“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2]

4)城市规模

《管子》中对城市规模的确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八观》中提出:“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这句话是说城市规模大小必须与农村所能负担的程度相适应,因为城市所需是由农村供给,所以城市规模不能随意扩大。如果城市规模超过了农村所负担的程度,就会产生供应危机的问题。城市规模大小也必须与城市人口的多少相适应。

《乘马》中提到:“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于中地方百里。”这句话是说少量优质土地的产量抵得上大量劣质土地的产量。由此可见,城市规模也受到土地土质和数量的影响。

《度地》中指出:“天子有万诸侯也,其中有公侯伯子男焉。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材,归地之利。”这句话的意思是都城有天子之国与诸侯之都的区别,诸侯都分公、侯、伯、子、男几等分布全国,天子之国居于中央,这样方便国君征聚天下之财之物。《管子》中的这一观点与《周礼》中的有关论述颇为一致。

5)城市防御

城市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安全尤为重要。在中国古代,城市主要的军事防御措施是修筑城墙。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各朝都城都有城郭之制(秦始皇时的咸阳除外)。

《管子•度地》中记载:“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这意思是说,都城建设应当是内修“城”,外修“郭”,郭外筑护城壕,地势高则挖沟,地势低则筑堤,这才是牢不可破的城池。

《管子•度地》中进一步提到:“树以荆棘,上相穑无著者,所以为固也。岁修增而毋己,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子孙,此谓人命万世无穷之利,人君之葆守也”。这段话是说,城墙上种植荆棘,使之交错纠结,用来加固城墙,每年都不断地增修,每季也要不断地增修,使之造福于子孙后代,这关系到人民生命万世无穷的利益,也是对人君的保障。

《管子》中不仅对修筑城防工事有所记载,还对如何管理这些防御工事也做了论述。“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闾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守备之伍。器物不失其具,淫雨而各有处藏。”[3]这就是说,城郭建筑的厚薄,护城河的深浅以及门楼的高低,宜修而未修的,朝廷必须向守备的军队进行稽查。要使器物不缺收藏的设施,淫雨时有地方收藏。

6)城市生态保护

《管子》中十分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反对滥用自然资源。“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鳌虽多,网罟必有正。”[4]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山林虽然丰富,草原树木虽然壮美,但砍伐必须有度,对绝不能滥伐;国家虽然富足,但不能随意大兴土木,房屋的建设必须有一定限度;江河湖海虽然广大,鱼类资源虽然丰富,但捕鱼渔网不能太大,要保护鱼类资源的良性循环。

《管子》提出:“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大水漂州流邑,大风飘屋折树,暴火焚地焦草;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蛰虫不藏,宜死者生,宜蛰者鸣;直多腾蟆,山多虫蚊;六畜不蕃,民多夭死,国贫乱纪,逆气下生。”由于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随之而来的天灾势必会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

《管子•形势》中进一步提到:“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一切资源都是客观存在的,聪明的人会可持续地利用开发资源,而愚蠢的人则会使资源枯竭。符合自然规律的开发利用,就会成功,而违反自然规律的,就必然会失败。

7)城市水利

《管子•度地》将城市所遭遇的自然灾害分为五类,即水灾旱灾、风雹、雷电和虫灾,并将水灾列为五害之首。《度地》几乎通篇讲述了防治水灾的方法。

《度地》中指出“夫水之性,以高走下则疾,至于漂石;而下向高,即留而不行”。根据水的流动特性,对水进行疏导,也可以对水进行拦截控制,使其流往高处。“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周,禾家不伤。”水充足的地方修筑防堤,而缺水的地方则修筑水库,尽量做到防蓄并举。“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5]”此指出加固堤岸的方法。

《管子》中对治水的时间安排先后有序,“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纠列之时也。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利以作土功之事,土乃益刚。”结合齐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一年四季中最适合防洪灾、修水利的季节是春季。

此外,《管子》还对治水的组织管理、劳动结构和技术工具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3.1.2 齐文化对《管子》的影响

齐国的文化渊源决定着齐文化的特质,即多元、务实和开放。这些文化特质极大地影响着该区域内的文化产物。《管子》一书具有同样的文化特质。对于该书的形成过程来说,多元是手段,开放是观念,务实是本质。而其著书者的群体性,使其大量接纳外来文化,并与本土文化充分结合,筑就了多元的特色。对于该书本身而言,其内容是多元的,思想是开放的,出发点则是为了务实。齐文化的特质影响了《管子》的特点,二者是相通的。

3.2 齐都临淄的城建与特色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3.1)。临淄是我国历史上周代、齐国的国都,以后长期为“海内名都”。曾为京、为城的临淄故城,历尽沧桑,延续了1 300多年。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名为《过临淄》,他以“击鼓吹笙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的佳句描述了当时齐都临淄的富足与繁华。

齐国作为《管子》一书的发源地,齐都临淄城的规划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管子学派是稷下学宫各学派中出现得比较早的,是具有典型齐文化特质的学派,它以管子为依托,记录和总结管子的言论与思想,汇编成集大成的《管子》文集。其中管子的营国和营城思想不仅借鉴融合了其他有关重要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以往临淄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所以说,齐都临淄是《管子》城市规划思想的实例。

图3.1 临淄齐国故城钻探实测图

(来源: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1972年《文物》)

3.2.1 择地营城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多变,《周礼•考工记》营城思想指导下的方正规矩型城市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临淄地势大致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海拔相差十几米(见图3.2)。因此,《周礼》中规中矩的规划思想肯定在此很难实施,必须根据临淄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规划选址时顺应地势,因地制宜。这一点在《管子•度地》中有明确的论述:“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临淄地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分明,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体构造良好,自古就有膏腴之地的美称。这正是《管子》中所提到的肥饶之地。

图3.2 临淄齐国故城地势示意图

(来源:根据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钻探实测图改绘)

《管子•乘马》中进一步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临淄城西依系水(即今泥河),东临淄河,两条水系不仅为城市就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成为了城市泄洪的天然水道。同时,东、西城墙外的这两条水系也成为城市两面的天然城壕,起到了防御作用。

吴庆洲先生将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思想归纳为八点:位置适中、农业发达、利于防御、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利于防洪、土质坚实和借鉴经验。根据以上原则并加以对照,《管子》中所论述的选址原则和齐都临淄的选址是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

3.2.2 城市规模与功能分区(www.xing528.com)

经历代齐国国君的扩建,大致形成了现今考古发现的规模。临淄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南北近4.5 km,东西近3.5 km,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区域;小城衔筑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进大城的西南隅,南北近2 km,东西近1.5 km,是国君居住的宫城。两城总面积约为15.5 km2

齐都临淄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集中体现了《管子》中四民分业定居的思想。临淄故城主要街道有10条,纵横交错,把整个城区划分成若干方块,形似后期的里坊。这些方块中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等的分属区,在小城内桓公台附近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区、稷下学宫、铸钱作坊、冶铁作坊、制骨作坊、制陶作坊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掌握经济命脉的机构都在小城之内,以便于管理。

从现有资料来看,齐都城的规划大大突破了周礼制所规定的城邑规划秩序。不仅城郭面积远超出规定所限,而且城市布局也不是“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城内工商业区用地比例大幅度提高,廓城主要划作了工商业区和居住区,且把工商业区放在了廓城中心(见图3.3)。齐国都城的这种规划对当时其他诸侯国有很大影响。

图3.3 临淄齐国故城功能分区示意图

(来源:根据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钻探实测图改绘)

3.2.3 城墙型制

齐都临淄故城的城墙残垣部分尚存,全部是夯筑而成,有的地方高达5 m,且夯痕依存。由于临淄城地形高低起伏不一,所以城墙四周不很规整,有的呈直线,多数不取直线,东、西沿河岸蜿蜒曲折。这一点完全符合《管子•乘马》中提出的“故城郭不必中规矩”的原则。大小城总周长约21 433 m(其中小城周长约7 275 m,大城周长约14 158 m)。小城墙基宽一般在20~30 m,较宽达50~67 m,大城墙基宽都在20 m以上,最宽处达43 m。

由于城墙不很规则,所以全城24处城墙拐角全然不同。临淄城墙拐角的修筑,很有一些特点。拐角可分为以下几种型制:

①内外角都作弧形拐弯;

②内角呈弧形,外角呈方形拐弯;

③内外角都作方形拐弯;

④内角呈方形,外角呈弧形拐弯。

从拐角的内角可以看出有两种情形,即凡是拐角向城内伸进的,内角都作方形拐弯;拐角向城外突出的,内角都作弧形拐弯。据认为,这是因为筑成城墙后,在后一类的拐角里面继续打夯用以加固城角的缘故,因而内角成了弧形。而对向城内伸进的拐角则不便在里面打夯加固,但却可以从外面加固。所以这类拐角的外角也有弧形的(见图3.4)。

《齐记》云:齐城有十三门。见于史书记载的有雍门、申门、扬门、稷门、鹿门、章华门、东闾门、广门等。未记载确切方位,后人说法不一。现已探明11座城门,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11座城门中有10座保存着门道遗迹,门道宽度都在8.2 m以上,最宽达20.5 m。例如,小城东门在东墙偏北,北距东北角约600 m,门道宽14 m、长40 m,门道外口两侧的城墙向前凸出(见图3.5)。

大城南墙西门门道的里外口比较整齐,呈方角,大城北墙东门的型制特殊,门道两侧的城墙不对称(见图3.6)。

图3.4 齐临淄故城小城墙东北角示意图

(来源: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1972年《文物》)

图3.5 齐故城小城城壕与东门、北门关系示意图

(来源: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1972年《文物》)

图3.6 大城南西门(上)大城北墙东门(下)

(来源: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1972年《文物》)

3.2.4 交通干道

齐都临淄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多与城门相通,已探明10条主要交通干道,其中小城内3条,路宽一般为6~8 m,最宽者17 m;大城内7条,路宽10 m、15 m、20 m不等,这些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了临淄城的基本骨架(见图3.7)。

大城内于南北、东西方向各的两条宽17~20 m的交通干道,可容纳10辆车并排而行,在大城东北部经纬互交构成一个不规矩的“井”字形。这一点完全符合《管子•乘马》中提出的“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原则。大城的东北部现探明有大量的冶铁、冶铜、制骨等遗址,这表明此片区域当时可能是临淄城的中心市场,是齐都人口最密集,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在此片区域布置南北、东西方向的两条交通干道是十分必要的。从此可以看出,临淄故城对城市中的交通系统已有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规划。

图3.7 临淄齐国故城主要街道示意图

(来源:根据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钻探实测图改绘)

3.2.5 排水系统

齐国都城的东、西城墙是沿河岸建设的,利用淄河和系水作为东、西两面的自然护城河。筑城之时,又在大城南、北城墙外挖筑人工护城壕沟6 000余m;小城的东、北墙和西墙南端(接系水)挖筑人工护城壕沟5 800 m。淄河、系水和人工护城壕沟互相沟通,四面环绕城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见图3.8)。同时,根据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在筑城时设置了精巧而科学的排水道口,这些排水道口与河流或护城壕沟相连,以顺利地排泄城内的废水和积水。据勘探查明,齐国都城的大、小城内设有三大排水系统,并已探明四个排水道口。

图3.8 齐国故城排水系统示意图

(来源:临淄齐国故城的排水系统,1988年《考古》)

排水系统分几个区域,均为明沟,宽20 m、深3 m左右,长度不等。

一号排水系统位于小城西北部宫殿区。南起桓公台的东南方,通过桓公台的东部和北部,向西穿过西墙下的一号排水道口注入系水。全长约700 m。该排水系统位于宫殿区的中心部位,主要担负宫殿区范围内废水和积水的排泄。

二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西北部,由一条南北向和一条东西向的排水沟组成。全长约2 800 m。这一排水系统承担着大城内绝大部分废水和积水的排泄。

三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东北部,长约800 m,原起点尚未查明,止于大城东墙北段的四号排水道口,向东流入淄河。

排水道口均构筑在城墙下,水通过排水道口穿过城墙而流出城外。1979年考古工作者重点对大城西墙北段的三号排水道口进行了发掘清理,查明了其建造和结构。该排水道口呈东西向,用青石块垒砌构筑,总长42 m,宽7~10.5 m,深3 m左右,由进水道、过水道和出水道三部分组成(见图3.9)。

图3.9 齐国故城三号排水道口平、剖面图

(来源:临淄齐国故城的排水系统,1988年《考古》)

齐国都城如此完备的排水系统,使城内之水有处可泄,又有两条自然河流作调剂,内外互通,使护城壕内经常有充足的水量,旱时不致缺水;又可在多雨季节河水上涨时堵住入口,使城内免受水灾之害,确保都城安然无恙。不难看出,齐国都城排水设施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3.3 齐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自古以来,城市规划就是一门学问,每个地域的城市规划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对其城市的规划与营建影响极大。因此,齐文化影响下的齐国城市规划也反映了齐文化多元、开放、务实的特质。齐都临淄是齐文化影响下齐国城市的典型代表,它在规划设计、建筑布局、道路交通、排水系统方面,与其他诸侯国的城市相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着齐文化的特质。

齐文化的变革性在规划上的表现为不盲目遵从《周礼•考工记》中体现周朝官方礼制思想的规划模式,而是敢于突破,创造了因地制宜的规划模式,从城市的规模到功能分区,从城市的防御工程到道路交通都表明了齐国革新的规划思路;齐文化的务实对齐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极大,从合理的城市选址到有效的排水系统,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齐都临淄城特别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筑布局设计,处处强调革新和实用的功能。

本章小结

《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城市规划思想的集中体现,本章详细论述了《管子》中有关城市选址、形态、功能、规模、防御、水利、生态保护等城市规划思想。由于齐都临淄是《管子》城市规划思想的实例,所以本书结合考古资料,对齐国临淄故城的建设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城市的建设特点。

【注释】

[1]摘自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一书

[2]选自《管子•八观》篇

[3]摘自《管子•问第二十四》篇

[4]摘自《管子•八观》篇

[5]选自《管子•度地》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