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的现状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的现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齐文化影响下的地区,其城市与建筑思想都明显地表现出齐文化的这些优秀的特质。归纳比较分析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归纳总结出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地域的城市与建筑的特点。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的现状

第1章 绪 论

DIYIZHANG XULUN

我国东部的齐文化,是在传承东夷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西周到春秋时期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的形成是东西文化长期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果,它不仅继承了齐地的土著文化因素,也融会吸收了西周文化、商文化的特征,表现出齐文化形成后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的特点,以此有别于先秦其他地域文化。在齐文化影响下的地区,其城市与建筑思想都明显地表现出齐文化的这些优秀的特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致使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噪杂混乱、城市风格千篇一律等。这些城市化所造成的突出问题带来了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的紧迫性。如何才能形成具有国际水平而又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规划和建设思想?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规划建筑人员的首要任务。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只有全面深刻地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思想和规划建设的思想,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掌握我国城市建设自身的特点,才有可能孕育出符合时代、符合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来。

1.1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现状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齐文化和鲁文化共同构建了齐鲁大地文化的脊梁。鲁文化根植于鲁国故地,与发源、成长在这里的儒家文化水乳交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军作用。今天,鲁文化和儒家文化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在文化、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现实作用。

追溯往昔,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根植于齐国故地的齐文化也曾经一度领导了列国文化发展的潮流,不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辉煌巨篇。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齐文化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价值也局限在很狭窄的领域。近年来,针对齐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齐国历史及重要人物的研究、齐文化整体研究、齐文化考古方面的研究和齐文化某个方面的研究等,主要成果如下:

(1)关于齐国历史及重要人物方面的研究

张秉伦、戴吾三主编的研究专辑之《齐国科技史》——该书对齐国建立前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生产技术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理学等自然科技知识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王阁森、唐致卿主编的《齐国史》;李玉洁主编的《齐国史》;战化军主编的《齐国人物志》;刘蔚华、苗润田主编的研究专辑之《齐国学术思想史》;对管仲晏婴孙膑等齐国重要人物的研究著作较多,就不再一一列举。

(2)关于对齐文化的整体研究

宣兆琦、李金海主编的《齐文化通论》,该书对齐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历程,齐人的生存模式与社会制度,齐国的学术、科技与文艺等做了深入的研究;李新泰主编的《齐文化大观》——该书是一部介绍先秦齐国断代历史文化的专著,分别介绍了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科技等内容;邱文山著的《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上下册;王志民著的《齐文化概论》;管子学刊编辑部编的《齐文化纵论》;齐文化研究社编的《齐文化研究十年论文选编》;齐文化丛书编委会编的集齐文化研究大成的《齐文化丛书》等。

(3)关于齐文化考古方面的研究

淄博市博物馆编的《文物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张光明著的《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该书全面总结了20世纪齐地文物考古工作重要发现与文化研究成果,涉及齐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遗址研究、文化遗物研究等;张光明主编的《资料汇编(考古卷)》;栾丰实著的《东夷考古》;群力在1972年《文物》杂志发表的《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该文全面地记录了临淄齐国故城勘探情况,并成为后来研究齐都临淄的主要资料。

(4)关于齐文化城市与建筑方面的研究

齐文化涵盖的方面很多,本文仅从城市和建筑方面入手。华南理工大学苏畅的博士论文《〈管子〉城市思想研究》,该文全面地论述了《管子》营国和营城的思想,并阐述了该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张越、张要登的期刊论文《齐国建筑艺术及其特色》,该文主要概述了齐国建筑艺术及特色方面的内容;曲英杰著的《齐国故都临淄》,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齐国故都临淄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拓宽和丰富了齐鲁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张华松著的《齐长城》,该书论述了齐长城的修筑时间、具体走向、建筑特点、防御战略、后世命运等方面的内容;李发林著的《齐故城瓦当》,该书论述了齐瓦当的年代、题材、纹饰、种类、特色、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齐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和建筑研究只有一些分散局部的文章,其中大多是有关城市的,也没有强调齐文化的影响作用,而将城市和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研究目前还是很少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齐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和建筑进行细致深入和全面系统的研究。

1.2 研究对象的范畴界定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下地区的城市与建筑。本书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这个时间段,前后约800年历史。考虑到建筑实践的延续性,也包括先齐时期齐地先民的建筑实践。本书研究的空间范围主要是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见图1.1)。

图1.1 战国时期齐国最大疆域

(来源:经营遗产山东大学出版社

1.3 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方法

本书研究采用文献整理分析、实地调查体验、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文献整理分析(www.xing528.com)

对这一研究领域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相关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加以分析,掌握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和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地域的城市与建筑的考古发现。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分析。

(2)实地调查体验

对齐国都城临淄进行实地考察,运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等方式对该区的齐国建筑遗迹、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进行充分了解,形成第一手资料。

(3)归纳比较分析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归纳总结出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地域的城市与建筑的特点。

1.3.2 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形态研究的必要性

我们今天看到的齐文化,陈列在博物馆里,或摆在学者的书桌和书架上,或还依然埋在地下,其影响下的城市与建筑的具体实物也早已不复存在,这就使得齐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被局限在很狭窄的领域。如何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挖掘、发挥、利用好齐文化的优秀思想和优质资源,使其不单纯是一种学术文化和地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形态的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只有全面、深入地研究齐文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建筑特点,准确地复原其主要的形态,才能使齐文化走出博物馆陈列和书架展示的狭窄领域,更好地发挥齐文化的综合价值,才能使齐文化的优秀思想更好地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服务,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3 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齐国都城临淄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总结出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地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建筑的主要特点,并结合齐风古镇的实际案例,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齐文化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价值,这也是笔者的研究目的所在。

1.3.4 研究的意义

当前,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提高规划与建设的水平已显得尤为迫切。针对这一迫切的发展需要,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与建设思想外,我们还必须深刻研究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优秀思想,全面了解我国城市建设的自身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符合时代、符合实际的城市建设之路。作为建筑专业的工作者,就有责任率先突破,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获得不同的发展思路,希望以此更深刻地了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思想,从而有益于现实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4个方面:

(1)论述了齐文化的形成、成熟及高潮,并归纳齐文化的基本特征。

(2)系统梳理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

(3)归纳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建筑特点。

(4)研究了新时期条件下齐文化及齐建筑传承及运用的现实意义和建设齐文化项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

图1.2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及对象,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出了齐文化的优秀特质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以框图的形式展现了本书的基本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