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⑤跨流域调水使大气含尘量下降,空气湿度提高,风沙、干旱等灾害现象明显减少,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③由于跨流域调水对基础水利设施及其管网设施的依赖较大,输水区环境影响常常发生在渠道、管网渗漏所影响的地段,破坏土壤与地下水平衡。②跨流域调水增添了受水区疾病传播的风险。

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一、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全球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天然分布差异极大,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跨流域调水势在必行。跨流域调水使水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按照人类意志重新分配,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然而,跨流域调水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导致水体、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对自然环境本身带来了现实或潜在的破坏,从而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图3-1所示,跨流域调水系统包括调水区、输水区和受水区。调水造成的生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img6

图3-1 跨流域调水系统

1.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跨流域调水给受水区带来了明显的积极影响:①跨流域调水能够缓解因缺水而引发的地区性生态危机。受水区地表水和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有利于汇集和储存水,有利于形成局部湿地,有利于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②跨流域调水促进了喜水动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各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并有利于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③跨流域调水补偿和调节了水量,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调水量增加以后,扩大了水域面积,使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等形成有效循环,缓解了生态用水,在此基础上可以打造人工和生态景观,发展旅游、娱乐业等。④跨流域调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⑤跨流域调水使大气含尘量下降,空气湿度提高,风沙、干旱等灾害现象明显减少,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跨流域调水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调水资源的使用,减少了地下水开采,使地下水保有合理水位,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据统计:从1940年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年超采地下水水量达180万m3,开采深度为305~754m,地面下沉导致9 000多平方千米的农田耕作受到不利影响,调水后有效地防止了地面沉降,并起到保水固土作用。[4]

对于调水区,跨流域调水的防洪效益非常明显。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库容增加、防洪能力大幅度提高。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后,只要合理调度,能够有效应对一些特大洪水灾害。(www.xing528.com)

对于输水区,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利于改善沿线两岸气候、环境,尤其有利于沿线地下水的补充。输水渠道对土地生态系统产生有利影响,荒原沙漠地带经过灌溉成为肥沃良田、菜地、林场和果园,两岸沿线地下水位普遍升高,对地下水超采地区形成有益补充。

2.跨流域调水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调水区的负面影响:①跨流域调水导致江河流量减少,产生河口咸水倒灌。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跨流域调水,使流入旧金山湾的淡水减少40%,致使海水入侵、海湾水质恶化,调水区出现干旱化的状况。前苏联北水南调工程实施调水后,导致拉多加湖无机盐和矿化度堆积物明显增多。②跨流域调水使调水区水量减少,造成水域萎缩、湿地和生态系统被破坏。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调查和分析了5条调水河流的流量变化,结果发现河流流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阿姆河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减少了59%和95%,库拉河在这两个年代则分别减少了44%和78%。20世纪80年代,咸海水量比起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87%、面积萎缩了将近50%,蓄水量减少了79%、湿地减少了85%,喜水植物毁灭,33万hm2(1hm2=0.01km2)森林资源完全被破坏,沙漠吞没了200万hm2耕地以及周围15%~20%的牧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调水工程,虽然使该州成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但由于调水区河川径流量骤减,加州95%的湿地消失,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依存于湿地的候鸟和水鸟由6 000万只减少到300万只,鲍鱼减少了80%。[5]③跨流域调水使得水流流速缓慢,水体自净能力变差,对水质、营养水平、重金属浓度、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在适宜温度和光照下产生“水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汉江丹江口水库,由于沿江城市废污水大量排放,目前已发生过3次较严重的“水华”泛滥,而且发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持续时间更长、污染范围更大。[6]④跨流域调水使调水区淹没损失很难避免。移民搬迁和安置面临很大困难,搬迁还会给新的居住地带来一定压力,也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对输水区的负面影响:①跨流域调水需要人为构造输水渠道,不论是开挖水道、打通隧洞还是埋管,都会大量破坏原有地貌,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改变。②跨流域调水沿线为输水方便修建大量水库,在原有生态环境中增加了庞大水域,对原有水体、水生生物、两岸动植物及其环境系统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③由于跨流域调水对基础水利设施及其管网设施的依赖较大,输水区环境影响常常发生在渠道、管网渗漏所影响的地段,破坏土壤与地下水平衡。④跨流域调水增加了输水地区的水量,若排水不畅,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从而危害农作物种植和生长。⑤如果输水沿线存在污染源,还会导致水污染。⑥跨流域调水沿线若存在膨胀土或不良地质条件,则容易导致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如果在地震多发区甚至会诱发局部地震,造成沿线生态环境的灾难。

就受水区而言,水量增多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①受水区会因大量渗漏补给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催生土壤含盐地区出现盐渍化、地势低洼地区土壤沼泽化。在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中,类似问题曾经相当严重,导致后来耗费20年实施“斯卡普”计划。该计划一是采取水利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二是结合农作物、土壤改良等措施防治土地盐碱化和渍涝。②跨流域调水增添了受水区疾病传播的风险。调水过程中的某些有害物质或元素,可能造成某些病毒病菌的传播,也会引起水中某些化学成分缺少或过量,若作为饮用水源有诱发各种疾病的可能。尤其是病毒、病菌的传播,还使伤寒痢疾等疾病通过水体蔓延。水域扩大也导致蚊虫孳生,引起流行疾病。在钉螺孳生地区,钉螺在水流中的迁移可能导致血吸虫病扩散。③跨流域调水也加大了受水区水污染的风险。调水在促进工农业发展的同时,带来新的污水排放量,从而排入水体、造成污染,对受水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汉江,由于山西省旬阳县境内重金属工业向其排放废污水,污染物已经超标,有可能对受水区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7]如果发生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且处理应对不及时,还将造成更大范围、更持久的生态灾难。

所以,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结构并显示出特定发展、演化规律,要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密切联系且使其稳定发挥功能。但是,跨流域调水作为人类活动,会减少调水区水资源总量,增加受水区水资源总量,进而减少或增加各自水循环总量,影响各自区域的降水和蒸发,使土壤调蓄量和地下调蓄量随之增减。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模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环境风险也就愈加复杂和综合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