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受众研究:传播学经典模式中的关键

受众研究:传播学经典模式中的关键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线性的单项传播中,“Who”是整个经典模式中的关键。这一模式还引申出一个“传播单位”的概念。奥斯古德—斯拉姆的传播模式与今天web2.0中的信息传播有着某种契合点。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6]图1-5田中义久的传播模式2.受众具互动性它由3种要素、4种关系构成。依照这一模式,整个传播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始

受众研究:传播学经典模式中的关键

(一)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

1.经典线性模式[1]

“Who Say What Through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在这种线性的单项传播中,“Who”是整个经典模式中的关键。它决定了信息的有无,体现了强议程设置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Whom”——接收信息的受众,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更趋向于纯粹性与崇拜性。受众对于“Who”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具有盲目崇拜的特点,他们对于信息内容不加筛选,纯粹地选择相信。

2.乱码线性时代的演变

在多维的、缠绕线性的、有信息整合的平台上,受众是众多端点中的一个,承担整合信息平台的作用,受众演变为最不纯粹的信息拥有者角色:旁观者、制造者、聚合者、接受者、发现者、散布者。此时的乱码的线性关系是,“Who is Whom;Whom is Who”。

(二)施拉姆的模式

1.早期简单的人类传播模式

信源——编码者——信号——解码者——信宿[2]

2.受众是解码者

在信源与信宿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才是实际上传播的部分,因为只有在那部分,信号才是信源与信宿共同拥有的(见图1-1)。

图1-1 受众是解码者

1954年,施拉姆又提出双向循环交互模式,即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3],此时受众如图1-2所示。

图1-2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这是两个人之间互动关系的人类传播模式。这个模式将传播视为两个部分,即编码、解释、传送和接收信号的互动。在这里,可以看到反馈和共享讯息的连续“循环”。这一模式还引申出一个“传播单位”的概念。即任何传播活动的参加者,无论是个人或团体,都可视作“传播单位”,都兼有双重身份:“传者”和“受者”(这里统一称“释码者”)——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强调信息传播过程的高度循环性,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的重点不是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环节,而是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的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这些角色。

(2)该模式的重点不是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是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赋予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与传播者的对等地位和相同功能——编、译、释码。受众对信息符号的共享,与传者有平等地位,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受众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奥斯古德—斯拉姆的传播模式与今天web2.0中的信息传播有着某种契合点。比如数字技术基础、网络化分布的各类使用终端;又如微博中,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受众信息传播均实现多向的交互模式。

(三)香农—韦弗模式

1.解释电报通信过程的传播模式

C.香农(Claud Shannon)以及W.韦弗(Weaver)将这个模式中的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收者以及噪声6个因素[4](见图1-3)。

图1-3 电报通信过程的传播模式

图1-3中:

信源:口头语、文字、音乐、图像……

发射器:将信息转变为信号以适合传播渠道使用。

接收器:所做与发射器相反的工作,将信号重新恢复成信息。

信宿:信息想要传达到的人或物,即接受者。

源噪:“噪声”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噪声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面的任何东西。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构成噪声的原因既可能是机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比如天线信号、教室过道噪声等等)。克服噪声的办法是重复某些重要的信息。受众在此模式中,是“信息接收者”,会受到“噪声”的干扰。

2.受众是接受者

相关类型发展的模式,如,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和田中义久的传播模式[5]。(www.xing528.com)

图1-4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图1-4模式里的受众,受“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受众群体、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

图1-5模式里的受众为“受传者”,可以通过自身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即自身的认知与行为,扮演“思想主体”,对传播符号产生互动。

(四)纽科姆的对称模式

1.相互关系的假说

纽科姆的对称模式又叫做“A-B-X”理论,是一种关于认知过程中人际互动与认知系统的变化,以及态度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假说。它由美国社会学者纽科姆(Newcomb)于1953年提出。[6]

图1-5 田中义久的传播模式

2.受众具互动性

它由3种要素、4种关系构成。

3种要素是:认知者A,对方B,认知对象X;

4种关系是:A—B感情关系;

A—X认知关系;

B—A感情反馈(B对A—B感情关系的认知);

B—X认知反馈(B对A—X认知关系的认知)。

图1-6 受众互动

在图1-6这个模型中,A、B、X三者都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便组成了一个包含4个方面的系统。

(1)对X的倾向,包括A把X作为一个对象接近或回避的态度、对X的认知态度;

(2)A对B的倾向,也是完全一样的情况(为了避免用词的混淆,纽科姆把对人倾向说成是正面或反面的吸引,把对X的倾向说成是喜欢和不喜欢的态度);

(3)B对X的倾向;

(4)B对A的倾向。

纽科姆的对称模型强调信息的发出者利用“相似性”的人际吸引为中介,通过沟通,与接受者产生认同,达到协调的目的。总之,是把传播看做一种维护人际关系的互动过程。接受者存在认同,与发出者产生互动。

(五)格伯纳模式

1.由感知到生产再到感知的信息传递链

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依具体情况,对千变万化的传播现象进行描述[7]

图1-7是一条由感知到生产,再到感知的信息传递链:①某人;②对某事有所感知;③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④在某种状况下;⑤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于某种工具;⑥获取某些可资利用的材料;⑦采取某种形式;⑧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中;⑨传达某些内容;⑩得到某种效果。

图1-7 信息传递链

2.受众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此模式中,既描述人的传播过程,也描述机器,如电脑的传播过程或人与机器的混合传播。依照这一模式,整个传播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始终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受众对信息加以选择和传递,呈现多变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