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高新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1)源的确定
源是物种扩散的现有自然栖息地,它是周围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发源地,对生态稳定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面积大于10公顷的生态斑块,以及宽度超过30m的生态廊道,生物性相对丰富。根据高新区生态资源条件,我们选择东南片区的山体、东北片区的主要河流水系作为生态源。
2)阻力面的建立
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成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这种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所以,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空间运动的趋势。本书选择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来建立阻力面。该模型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即源、距离和景观基面特征。根据凯纳苯等人在1992年时提出(Knaapen et al,1992)的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费用距离。其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f是一个未知的正函数,反映空间中任一点的最小阻力与其到所有源的距离和景观基面特征的正相关关系。Dij是物种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所穿越的某景观的基面i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某物种运动的阻力。尽管函数f通常是未知的,但(Dij×Ri)之累积值可以被认为是物种从源到空间某一点的某一路径的相对易达性的衡量。其中从所有源到该点阻力的最小值被用来衡量该点的易达性。通过GIS空间分析,模拟得到阻力面图(图7-11)。
图7-11 南京高新区生态阻力面图
3)其他要素的确定
根据阻力面的空间特征判别生态安全格局除了已确定的源之外,其他要素可以根据阻力面的空间特征来判别。
根据阻力面图的阻力值分布,存在明显的生态拐点,选择拐点对应的阻力线作为缓冲区,可确立生态保护区,在此区域通过建立生态林,或生态廊道来丰富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效地保护内部的生态核心区。
每一个源与其他源都有一条或多条低累积阻力谷线,其中有一条是最小阻力线。多一条连接就可以为某一源的保护多一份保险,安全层次就可以提高。因此建立新的生态廊道可以完善整体的生态网络。
辐射道是阻力表面上自源向外发射的低阻力谷地,即生态流最易扩散的方向——生态敏感区。在规划中尽可能预留该方向的生态用地,或作为低密度开发的建设用地,以减少对生态的干扰。
战略点有多种,这里只介绍一种,即鞍部战略点,它们是相邻源等阻线的相切点,起源间“跳板”的作用。
4)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发展模式(www.xing528.com)
根据南京高新区自然基底,结合前面生态敏感性和生态阻力面的分析,南京高新区可分为两个片区,即以宁淮高速和宁启铁路及两侧绿化构成的生态走廊为分割线而形成的西北片区和东南片区,两个片区自然基底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西北片区多为农业用地,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根据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宜采用“环形放射模式”。以金水湾现代农业生态园为中心,由主要的河流水系构成环形放射状的生态廊道网络。东南片区由于已有了一定的开发建设,生态条件没有西北片区好,但一些山体保护完整,可将这些山体作为重要保护对象,构建生态斑块,同时由人工绿化带构成连接斑块的廊道,形成“点轴模式”。在“环形放射模式”中,以环形中心为主要节点,两侧布置生态用地,将正中心的放射方格中部布置为城市中心,中心两侧为城市组团。在“点轴模式”中,以各个节点所围的中心为城市中心,各个轴线放射形成的方格为城市组团(图7-12)。
图7-1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南京高新区发展示意图
5)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根据南京高新区景观发展模式,结合生态敏感性分析、景观生态结构分析的斑块设计和廊道设计、生态阻力面分析,同时依据高新区特有的自然生态条件,构建南京高新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如下:
一条主生态廊道:由宁淮高速、宁启铁路及周围的绿化带和水系构成,宽300—1 000m。它是整个高新区最主要的生态廊道,同时把高新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部分,区别对待。
两个景观战略点:一是龙王山风景名胜区;二是金水湾现代农业生态园。二者一山一水,分别位于两个片区,代表各自的特色,对整个片区的生态环境的控制和保护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九大水生态节点:主要位于西北片区的水网密布地区。尽管该地区河道纵横,已形成密集的河流生态走廊,但是缺乏固定的生态节点,因此,在主要的河流交汇处建立九大水生态节点,形成完整的水生态体系。
十大绿地斑块:主要位于东南片区。该区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除了三个要保护的山体之外,为了合理布局该区的绿化,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规划建立五个生态公园绿地。其中,两个位于由宁淮高速进出高新区的出入口,带有景观性质,以提升整个高新区的形象。
十二条次要生态廊道:一条位于西南侧横穿整个高新区;七条位于西北片区,由主要河流水系构成;四条位于东南片区,由人工绿化带构成。
上述的主次生态廊道、生态战略点、水系和绿化生态节点共同构成高新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图7-13)。
图7-13 南京高新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
图注:图片中的1、2、3分别表示战略点、绿化节点、水系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