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型高新区规划研究结果

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型高新区规划研究结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美国的硅谷、128号公路和台湾地区的新竹比较类似的是,南京高新区所在的南京及浦口区,具有智力密集、人力资源丰富、高新技术成果众多的优势。

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型高新区规划研究结果

5.1.1 区域比较优势

1)良好的区位优势

就全球而言,南京位于全球21世纪经济发展最为快速和活跃的环太平洋地区的核心区;就全国而言,处于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内,具有参与全球竞争的良好区位条件;就江苏而言,南京位于沿海和沿江的交汇部位,是全省的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和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南京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金融、商贸、科技研发和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其科技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是全省乃至全国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集中的地方。南京高新区则位于南京都市发展圈内,是南京跨江发展战略和五大中心的重要区域[1],具有充分利用城市的智力、信息和资源,并获得优惠政策等方面支持的优势,以及地理上的接近性等便利条件,可及时获得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图5-1)。

img79

图5-1 南京高新区区位图

就南京高新区所在的浦口区而言,具有通江达海、连接南北、沟通沿海和内陆的良好交通条件,东有长江黄金水道和宁连、宁通、浦泗三条一级公路临边而过,西有宁淮高速公路。周边拥有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陆军指挥学院等13所高校构成的江北大学城。所在区域环境良好,土地较为平整,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地质条件。

2)强大的智力支撑(www.xing528.com)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崇“文”重“教”的城市,历史上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与美国的硅谷、128号公路和台湾地区的新竹比较类似的是,南京高新区所在的南京及浦口区,具有智力密集、人力资源丰富、高新技术成果众多的优势。南京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各类高校61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万人,国家、省、市独立科研机构110家,博士点200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约10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8个,在校大学生110万人(含研究生18万人),依托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的国家级、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8家,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96家、市级37家,省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78家。两院院士81人。南京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是国家级科教、文化名城,具有科研力量密集、科学仪器密集、图书情报信息密集、科研成果密集等优势。

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大量聚集,可以不断地向南京高新区提供高层次人才及科技成果。“十一五”期间,全市获江苏省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励分别为623项和80项,占全省科技进步奖颁发总量和获奖总量的49.3%和72.7%。同比增长36.21%。2010年,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教强市战略,全年专利申请总量达19 275件,同比增长35.5%。其中:发明专利7 461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8.7%;授权专利总量达9 150件,同比增长39.0%;发明专利授权2 487件,同比增长36.21%。此项上南京在全国省级城市名列前茅。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量比重、百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量、百亿元GDP发明专利授权量比重均列全省第一、同类城市第三。2010年,约1 500个科研成果在南京“落地生根”,在宁转化率达39%,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3.78亿元,比上年提高16.6%,在全国同类城市排名第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区域内的集聚,还使南京高新区容易形成一种特殊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园区内企业的诞生、创新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大力吸引区域外的先进知识、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入、着陆和根植。

3)雄厚的产业基础

电子汽车石油、钢铁”是南京的四大支柱产业,拥有较强的基础和实力。2010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 363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达63.1%,同比增加28.27%,增幅比全市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凸显支柱产业在南京经济中的强势地位,更不断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全国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制造基地、优特钢生产基地正相继在南京形成。

近年来,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201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90.04亿元,同比增长60.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9个百分点;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 250.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8.2%,比去年增长22.2%。相继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称号。

在智力密集和良好的政策引导下,南京市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初步形成网络效应。全市拥有22家科技孵化机构,其中综合孵化器13家,专业孵化器6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孵化面积60万m2,在孵企业约1 8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跨国公司也在南京开始加快建设研发基地,引进规模以上国内外研发机构30多家,初步形成了一个高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科技创新体系。2009年4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批准南京市作为全国第一个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拟从城市角度开展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从加强统筹协调、集成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试验,为全国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探索思路、提供借鉴。南京市为此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提出利用南京市独特的科技资源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探索一条与其他城市不同的道路,即建设“一个平台、两种机制”,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快产学研结合,逐步打破城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实现创新资源“无缝对接”的南京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