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成就
回顾改革开放和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是在世界高新技术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正是这个重大部署使我们抓住了一个使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机遇,使我们在科技工业园建设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头,使我们能紧跟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基础力量,成为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成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行者。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1)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自1991年至2009年末,56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82 879亿元,工业总产值312 462亿元,出口创汇10 669亿美元,实现利润29 587亿元。2009年,56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8 707亿元,是1991年的905倍;实现工业总产值61 151亿元,是1991年的861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5 417亿元,是1998年的14.5倍;实现利润4 465亿元,是1991年的558倍。2009年,56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比2008年增长23.3%,增速高出同期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9.5%)的13.8个百分点,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9.8%;56个国家高新区的园区生产总值达到23 116.5亿元,比上年高出2 072.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35 353亿元)的比重达7.0%。2009年国家高新区人均工GDP达28.4万元,万人专利授权数57.7件。据2009年国家火炬中心统计信息,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收入、产值、增加值均占全国的50%以上。这说明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
国家高新区对其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越来越大,支撑了区域经济增长,并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杨凌、淄博、威海等10多个国家高新区内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重已经超过20%,有36个国家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份额的30%以上,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中关村的信息服务业、张江的集成电路、深圳的通信及软件、长春的汽车及零部件、成都的生物医药、武汉的光电子、天津的绿色能源等现代产业集群已经或正在形成。从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值占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份额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区占该区域的34.7%,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区占25.7%,环渤海地区高新区占38.4%,西部地区高新区占53.6%,东北地区高新区占46%,中部地区高新区占35%。
2)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自国家高新区创建以来,国家高新区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探索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道路。国家高新区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富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新生产业力量,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直接的意义。
目前,国家高新区已基本涵盖绝大多数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门类,一些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产业都已初具规模,成为国家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图2-6)。2009年,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0.9%。国家高新区内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总量的54.6%,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占46.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占31.7%。大批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2009年国家高新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0 403家,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61.8%。其中,年营业税额超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 780家,达十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 163家,达百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22家。
图2-6 国家高新区主要产业分布
国家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沈阳高新区在推动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坚持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在关键领域和核心制造技术上大力自主创新,逐步发展成为调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示范区。保定高新区将原有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与国家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需求结合起来,以“产业化基地—科技示范企业—研究中心”的模式构建了以风力发电产业链、太阳能发电产业链、新能源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群,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国家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
3)转变发展方式的开拓者
国家高新区的基本功能就是以智力密集型和开放环境为依托,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通过改革和政策支持,优化软硬环境、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因此,从发展伊始,国家高新区就坚持内涵式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好”、“快”并重的发展。(www.xing528.com)
1992年至2009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平均40%以上的增长,其中技工贸总收入平均增长40.9%,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40.6%,利润年平均增长38.0%,上交税额年平均增长42.3%,出口创汇年平均增长44.0%。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的持续强劲增长为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图2-7)。2009年,国家高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土地实现工业增加值12.67亿元,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产出。从2001年开始,国家高新区的人均GDP开始超过1万美元,率先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2009年,国家高新区人均GDP为28.4万元,是全国人均GDP的13倍;人均工业总产值78万元,是全国的6.23倍;平均万元GDP能耗为0.44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吨标准煤的36.7%。发展较好的地区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合肥高新区和天津高新区甚至低至0.3吨左右。目前已有70%的国家高新区通过认证,成为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示范区;苏州、长春、天津等一大批高新区基本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图2-7 近10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示意图
4)自主创新道路的先行者
自主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国家高新区不断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服务平台,创新体制机制,使国家高新区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方面先行一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国家高新区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知识资源,探索了多样化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保定、长春国家高新区把发展与改造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需求结合起来,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四川绵阳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军工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军转民产业。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苏州工业园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科技创新载体,拓展孵化器服务功能,将孵化与创业投资紧密结合,强化创业融资服务。
国家高新区聚集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2009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384.7万人,占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47.5%。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达到31.7万人,博士学位3.8万人,并且吸收了3.6万人的留学归国创业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150万人,约占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18.2%,其中研发人员达到59.8万人,占到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0.7%。二是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2009年国家高新区科技经费达到3 066.6亿元,占全国的30%以上;研究开发经费支出达到3 054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的35.1%,占全国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49%;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8.7%,大大高于全国1.4%的比重。
在知识创造和知识产出方面,国家高新区拥有26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0个开放实验室、417个产业技术检验检测平台、175个技术转移中心。在培育创新和孵化企业方面,国家高新区已经建立了3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并集聚了上千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在促进创新的价值实现方面,国家高新区汇集了各类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并设立了技术贸易市场123个。在促进技术转移和信息交流方面,国家高新区拥有上百家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服务网络和平台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完善了区域创新体系,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许多城市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现代新城的发展目标。由于高新区选址大多在城市边缘,某种程度上它是城市的延伸,在道路、供电、供排水、邮电通讯、供热、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金融、商贸、文化、教育等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方面起点高、功能全,对于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老城镇在积极为高新区配套服务的同时,加速了自身的改造,推进了城市外在规模的扩大与城市布局的优化。
陈建明(1998)认为,高新区等各类开发区有力促进了城市社会全面发展。因为传统城市化的缺陷之一就在于城市化功能的片面性,该片面性严重限制了城市应有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高新区,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规划、运行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优化了投资软、硬环境,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建设。同时,高新区土地与产业开发同步,城市功能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建设,既创造了巨大的劳动力需要,又为城市化提供了强大、持续的动力,为加快城市化速度和原有城市化质量的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当然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市功能的完善又是高新区及社会全面发展良性循环的新起点。
因此,中国高新区及各类开发区的规划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一个重大创新。它不仅能够发展地方经济,更能起到改造旧城、建设新城,是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是地方加快发展经济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