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简要评论
柯林斯的研究旨趣主要在于对与“行动”有关的问题的讨论。在具体操作上,他主要是借鉴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受此启发,柯林斯挑选了他认为能够代表人类行动的六种具体行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考察。通过细致的分析、比较,柯林斯最终将人类行动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单态行动与多态行动。围绕此问题,柯林斯又进步讨论了这两种类型的行动的分类以及获取问题。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代表着柯林斯对行动问题的理解,构成了其行动观的核心内容。
通过柯林斯的论述可以看出,柯林斯行动观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强调“语境”因素。前面,在关于行动的划分标准的问题上,已经提到,传统的行动观是以意向性为标准的,在此基础上,柯林斯又提出了衡量行动的第二条标准,即语境标准。此处,柯林斯在对行动分类问题的讨论上,主要是围绕着第二条标准来展开讨论的。柯林斯把那些涉及语境因素的行动看作是多态行动;相反,把那些去语境的行动看作是单态行动(柯林斯强调,单态行动是不能脱离语境的)。
反思柯林斯的做法,既可以把它看作是柯林斯对原有行动观的划界标准的解构并为行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划界标准,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社会学的“对称性”原则在行动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其中不但包含行为与行动、单态行动与多态行动,而且还包含人与机器的对称。(www.xing528.com)
实际上,可以把人工智能问题所面临的困境,看作是单态行动的困境。在计算机科学研究中,我们是可以将单态行动用公式化的形式表示然后输入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单态行动的,比如打球等。然而,对于多态行动,计算机则是无法完成的。在传统行动观“意向性”的标准下,是无法区分单态与多态行动的。因此,也就无法将多态行动表示出来,然后输入计算机中,实现计算机对人类行动的模拟。
对柯林斯来说,他认为机器之所以不能模拟人类的所有行动,主要原因在于机器无法感知我们人类的社会文化。(当然,在这一点上,柯林斯对机器的理解与美国现象学家德雷弗斯有很大差别。德雷弗斯认为,机器之所以无法完成人类的行动,主要原因是机器没有身体。)如果采用语境作为区分标准的话,柯林斯认为,至少可以将单态行动输入计算机中,实现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行动的模拟。
另外,柯林斯也相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对人类行动的研究,使计算机逐步理解人类文化的话,那么有一天机器可以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从这一点上看,柯林斯的行动观,对于解决当前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尽管如此,柯林斯却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决办法。当然,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对行动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通过柯林斯的研究至少为我们在对此问题的研究上,指明了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