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层概念的内涵: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结果

核心层概念的内涵: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结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化学家波朗依提出的。使“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真正流行起来的是库恩。但同时柯林斯也认为,“科学共同体”应当是有层次划分的。但是,“无形学院”概念主要针对的是基于以“信息科

核心层概念的内涵: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结果

2.2.1 核心层概念的内涵

通过对科学实验的调查,柯林斯以及巴斯学派其他学者发现,尽管在实验的过程中参与实验的人数众多,但是体现在实际参与科学争论的科学家人数上却并不多。通常只有少数的几个实验室、几位科学家而已。这些调查包括:

(1)柯林斯主要考察了探测引力波实验。经他调查发现,进行探测引力波实验的主要有6所实验机构,关于引力波实验的争论也主要是围绕着这6个实验室展开的。

其他巴斯学派成员的调查还包括:

(2)哈维(Bill Harvey)主要考察了量子物理中的非定域性(nonlocality)问题。经他调查发现,对这一领域研究主要是集中在8个研究机构上,涉及的物理学家大约有30位左右。

(3)平奇(Trevor Pinch)考察的是探测中微子通量实验。他发现,围绕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主要是7位科学家。

(4)特拉维斯(G.D.L.Travis)考察的是记忆转移实验。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实验,大约有15个研究机构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但是真正能够谈得上对这个领域有所贡献的却人数寥寥。

另外,通过实际调查,柯林斯还发现,尽管在上述实验中参与实验的研究人员数量不多,但是这些实验无一例外均花费巨大。也就是说,在这些科学家手里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或者说,掌握在科学家手里的权限是非常大的。因此,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上看,柯林斯认识到对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家群体的研究不但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来界定这个小范围的科学家群体?

针对此问题,柯林斯回顾了科学哲学史上与“科学家群体”有关的概念。首先,谈到这个问题,人们会想到“社交圈”( social circle)的概念。“社交圈”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George Simmel)提出的,但他的主要目的是借此概念来论述一些方法论问题。接下来,美国社会学家卡达辛(C.Kadushin)围绕此概念讨论了一些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例如,是否可以把友情作为一种疗法,用来治疗精神疾病、权利的影响力等。在西美尔的基础上,卡达辛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交圈的基本假设:在一个小组中,成员之间都具有某一特征,成员的这种特征比非成员的显著,但小组的这种特征是随机的。[18]在卡达辛的论述中,他认为社交圈是基于某种社会关系将成员聚集在一起的,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远大于成员与非成员。

第二个概念是有关“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的理念。“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化学家波朗依提出的。他说:“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地实践他的使命。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位置。一个化学家成为研究化学的专门职业的一个成员;一个动物学家、一个数学家或者一个心理学家,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

使“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真正流行起来的是库恩。库恩把“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与“范式”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将“科学共同体”看作是由一群对科学有着相同看法,享有相同“范式”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取得一个范式就是有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标准……范式甚至能把科学共同体与那些社会所重视的又不能划归为谜的形式的问题隔离开来。”[19]在库恩的理念中,“科学共同体”的概念蕴含着不同含义,分别代表着:(1)科学共同体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组成的;(2)科学共同体的组成是划分层次的;(3)科学共同体组成的最根本的基础是专业一致;(4)科学共同体有共同的社会联系。[20]

第三个与科学家群体有关的概念是“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无形学院”的概念最早是由化学家玻义耳提出的。17世纪初,有一批自然科学家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科学问题,玻义耳把这个非正式的科学家群体称为“无形学院”。它构成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前身。在玻义耳之后,先后有一批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对“无形学院”的理念进行过讨论:包括普赖斯、克兰和默顿。(www.xing528.com)

普赖斯曾在他的《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借用“无形学院”这个概念解释“大科学”时代科学建制的结晶化趋势。其中,他把高产的科学家组成的团体称为“无形学院”。[21]

克兰进一步发展了普莱斯关于无形学院的思想。她把少数优秀科学家称为科学发展中的“思想领袖”,通过他们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说明了普赖斯所强调的“无形学院”的力量自何而来——说明“无形学院”本身是在科学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它的强大作用也是通过科学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来实现的。[22]并且,克兰认为“无形学院”应该是开放的。

继普赖斯和克兰之后,默顿重新站在社会学的视角上给“无形学院”下了一个定义。他说:“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可以把‘无形学院’解释为地理上分散的科学家集簇,这些科学家处在较大的科学共同体中,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在人世上的相互作用要比和其他的科学家的相互影响更为频繁。”

在对上述“社交圈”、“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三个概念进行整理与回溯的基础上,柯林斯进一步对三个概念进行了比较。柯林斯认为,对于“社交圈”概念来说,从概念的范畴上看,“社交圈”是基于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因此它的概念域范围很广。从概念指称的对象上看,“社交圈”主要是用来界定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考虑成员与非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在对此概念的使用上,就要首先将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界定清楚。但是,柯林斯认为要研究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要选择一种适当的研究方法。然而,柯林斯的经验研究旨在研究这种关系的操作,而不是关系本身。[23]

对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来说,柯林斯认为,相较于“社会圈”的概念,“科学共同体”将研究对象缩小到了科学家的层面上。但同时柯林斯也认为,“科学共同体”应当是有层次划分的。至少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最中心是核心层,外层是资金支持者,外层是一般公众。

显然,对于柯林斯来讲,上述两个概念的概念域过于宽泛,不足以代表柯林斯发现的那个科学家的小群体。至于“无形学院”的概念,柯林斯认为,虽然此概念指称的是科学家的精英层。但是,“无形学院”概念主要针对的是基于以“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为主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并非柯林斯所追求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范式。因此,对于柯林斯来说,“无形学院”的概念也不适用。

这样,通过对科学实验的经验调查和对相关概念的形而上学的分析,柯林斯决定将他所观察到的那个科学家群体命名为“核心层”(coreset)。正式提出此概念,见柯林斯1981年发表在《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核心层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Core-Set in Modern Science”)。其中,柯林斯谈道:“似乎科学的客观性及其社会与政治偏见的解决,是通过各独立小组复制正确的实验设计来确保的。然而,对大多数科学观察声明来说,至少是从现代科学的劳动力划分来看,只有少数科学家在实际掌管着科学实验的操作。这些人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上具有优先权。只有研究这些阶层的科学家们才能正确地理解科学方法,而不是抽象描述。近来才把这样的小组纳入到系统的论证当中。我把这样的小组叫做‘核心层’。”[24]上述文字记载是柯林斯对“核心层”概念最早的定义。

关于对“核心层”这个概念的理解,从柯林斯的原意上看,柯林斯是基于成员之间的竞争关系来命名“核心层”(core-set)的。之所以称之为“核心层”而不是“核心小组”(core-group),柯林斯给出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从人数的比较上来看,“核心层”的人数要少于“核心小组”。一般说来,“核心层”的人数维持在五六个人左右。最主要的原因是,柯林斯认为从人际关系上看,“核心小组”的成员关系较稳定。成员聚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核心小组的成员之间是团结协作的。而“核心层”则不同,核心层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完全是由于科学争论。当争论结束后,有的成员会继续聚集在一起、有的则会投入到其他科学共同体中去。不但成员之间的互动并不显著,而且很可能成员之间互不相识,甚至还会因为意见不同而成为敌人。因此,核心层也指那些实际参与实验与观察,或对理论做出贡献如对争论结果起作用的那些科学家[25]

img3

图2.1 科学群体结构图

对于本书来讲,本书是将“core-set”一词译为“核心层”。在英文中,“set”一词有“集、集合”的意思。因此,国内有学者认为应当将“core-set”一词译为“核心集”。此外,国内还有学者将“core-set”译为“核心群”。[26]首先,本书认为,将“cor-set,一词译为“核心群”欠妥。基于柯林斯的论述,核心层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群体”。不但人数少,且成员之间往往是分散的,甚至有的科学家彼此互不认识、互不往来。柯林斯是从成员之间的共同“利益”(interest)视角出发,将这些科学家划分在一起的。因此,严格说来,“核心层”根本构不成一个“群体”。对于“核心集”的概念来说,根据柯林斯的原意,他认为“科学共同体”应当是分“层”的。本书前面在论述柯林斯对“科学共同体”概念的理解上曾经提及,此处不再赘述。本书在这里引用柯林斯给出的关于科学群体的结构图,表示如上图。[27]因此,在这里,本书根据柯林斯的理念,将“core-set”一词译为“核心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