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博士阶段的研究经历
柯林斯在硕士阶段选取的研究案例,即建造TEA激光器的案例,是一个库恩意义上的“常规科学”的科学实验案例。到了博士阶段,柯林斯打算选取一个对应库恩“科学革命”中的其他阶段的科学实验作为研究对象。他分别选取了超心理学实验和探测引力波实验。尤其是探测引力波实验,当柯林斯第一次在《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上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时,立刻被这个实验吸引了。他认为,该实验所蕴含的科学家之间的竞争性一定比建造TEA激光器实验大得多,更能反映库恩“科学革命”的本性。于是,柯林斯踏上了对探测引力波实验的田野调查之旅。
正当柯林斯准备开展这项“社会学实验”的时候,他的导师认为,为了便于采访,在实验之前柯林斯应当预先设计一个实验目的,他建议从理论层面上对引力波实验的实验原理进行比较。柯林斯采纳了他的导师的意见,但不幸的是,当结束了对十三位物理学家的采访之后,他却一无所获。甚至,他根本搞不懂这些科学家们在和他谈什么,将科学家们的观点进行比较就更无从谈起了。显然,这次“社会学实验”失败了。
然而柯林斯却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仍然继续着他对建造TEA激光器实验的社会学研究。1972年,当他驱车前往采访美国的一间建造TEA激光器的实验室的途中,他突然恍然大悟(由于分心使他出了车祸,他的头被重重地撞在挡风玻璃上)。总结探测引力波的社会学实验失败的教训,柯林斯认为,正是由于他预先设定的实验目的误导了他的实验。从此,无论柯林斯从事哪方面的社会学研究,他都不会为自己的实验设定任何的实验目的,这也是柯林斯不同于其他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研究特色。(www.xing528.com)
在转换了一种认识论的视角之后,柯林斯抛弃了之前为探测引力波实验设计的实验目的,带着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重新看待引力波实验。首先他选取了物理学家韦伯(Joseph Weber)的实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韦伯实验的田野调查,柯林斯发现在探测引力波的实验中充满着争论:有的科学家认为引力波存在,有的科学家认为引力波根本不存在;有的科学家相信韦伯探测到了引力波,有的科学家则认为韦伯在撒谎……于是,柯林斯以引力波实验中涉及的争论为线索,展开了对引力波实验的论证,并最终确立了自己以“争论研究”(controversy study)为主的研究风格。1975年,基于对引力波实验中现实存在的各种争论的理解,柯林斯发表了他关于引力波实验的第一篇论文《七种性别》(“Seven Sexes”)。直至今日,柯林斯仍认为该文是他数十年研究中最成功的一篇论文,也是公认的在科学知识社会学领域中影响最大的论文之一,为其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回顾柯林斯早期的研究经历,如果总结一下柯林斯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适应”(encultural)的方法。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以便形成理解问题的认识论立场;其次,通过实际的调查找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线索等,并针对所观察到的问题展开论证。对柯林斯来说,他认为他的社会学研究模型包括以下几条规则:(1)保持清醒;(2)发散的思维;(3)不要在田野调查之前过于局限自己的思维;(4)立足于眼前,即使失败也不要气馁:如果最初设计的理念过于死板,那么失败是好事。[39]
对上述四条规则来说,规则(3)和(4)较容易理解,需要对规则(1)和(2)进行补充说明的是:所谓“保持清醒”指的是,需要研究者通过对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论立场。研究的认识论立场一旦确立,是不能轻易动摇的。并且,在接下来所进行的经验研究的层面上,需要研究者时刻站在已确立的认识论立场上来观察和看待问题。“发散的思维”指的是,在进行经验研究中,不能拘泥于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上看待研究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