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中都的布局和建筑特征
元中都遗址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城北十五公里处,俗称白城子,在《口北三厅志》中被误认为北羊城遗址。20世纪90年代初,张北县文物、史志工作者对白城子遗址进行实地调查,综合该遗址出土的元代文物,确认此地为旺兀察都行宫即元中都遗址。[8]1998年8月至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中都遗址内进行了一次小型试发掘,出土了少量建筑材料。调查和考古发掘为认识中都的本来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1)宫城。中都宫城坐落在全城中央,城垣长六百一十米,宽五百五十五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基宽十二米。宫城城墙用夯土筑成,四角有外包砖角楼。宫城四面各开一门,城门宽约八米至十米,无瓮城。
中都宫城城垣正中现有一长一百一十六米、宽四十八米、高三点一米的大台基,上有柱础遗迹,并出土过汉白玉螭首、琉璃瓦等建筑材料,显然是中都的主体建筑。从柱础的位置看,应为正面呈工字形的宫殿建筑。[9]
(2)皇城与外城。中都皇城东、西、北城墙距宫城城墙一百米,南城墙距宫城城墙二百米。皇城城垣长九百一十米,宽七百五十五米,平面亦呈长方形。
中都外城城墙距宫城城墙八百五十米。外城东、西城墙各长两千三百一十米,南、北城墙各长两千五百五十五米。
中都皇城与外城内,发现不少建筑遗迹。在外城北城墙内,有一个二百米见方的台基,显然是大型建筑的遗迹。
(3)建筑材料。元中都遗址及其附近村庄中,发现最多的是石柱础,大致分为两种样式。一种是长方形底座青灰石柱础,底座长一百厘米,宽八十厘米,高五十厘米;另一种是方形底座汉白玉石柱础,底座边长四十五厘米,高二十七厘米。
中都遗址出土汉白玉螭首四件,形制、尺寸与上都出土的汉白玉螭首相同。(www.xing528.com)
中都出土的建筑材料,还有角石、盘龙纹方砖、盘龙纹瓦当、盘龙纹滴水、黄绿釉龙纹瓦当、黄绿釉龙纹滴水等。
(4)器物。中都遗址及其附近地区出土的元朝器物,既有瓷器,也有铜器和铁器。瓷器中,有磁窑产品白釉赭彩花卉罐,龙泉窑产品青瓷碗和钧窑碗等。铜器中,有八思巴文兴和路广储仓印、至大四年铜权、莲花灯、双鱼纹铜镜、摩羯纹长柄镜等。铁器则有大铁锅,与上都遗址出土的铁锅形制相同。[10]
由于资料和考古发现的限制,只能将中都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与大都、上都作初步比较。
以外城城墙计算,元朝的三个都城,大都占地面积最大(大都城东墙长七千五百九十米,西墙长七千六百米,南墙长六千六百八十米,北墙长六千七百三十米),约五十平方公里;其次是中都,占地面积约五点九平方公里;再次是上都,占地面积约四点九四平方公里。
大都、上都和中都三个都城都有皇城。皇城的位置,大都在城市南部居中处,上都在城市东南部,中都的皇城则坐落在全城的中央。宫城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只有中都的宫城建在皇城的中央部位。
宫廷主体建筑采用“工”字形布局,是元朝宫廷建筑的特点。元中都宫廷主体建筑,采用的就是“工”字形布局,与大都万安宫、上都大安阁的平面布局一样,可见其是一脉相承的。
将城外的河水引进都城,甚至人工开渠,解决都城内的用水问题,是元朝都城设计的一大特色。大都城的引水进京已有学者研究。上都城旁的铁幡竿渠虽然绕城而过,但城内也有河渠遗迹。尤其应注意中都的引水工程。中都遗址南现存一条从忽察都淖引水为护城河的水渠遗迹,现宽10米,深1米。中都宫城东、西、南墙下各有一水道,直通皇城外。宫城下水道口用石条、青砖、白灰勾缝砌成,高约两米,外栅铁栏杆。[11]
尽管现在已不见元朝的宫廷建筑,只能以文献为据推论其原有规模,但研究者往往忽视了元朝都城建筑材料遗存,很少从建筑学角度对当时的建筑材料应用进行探讨。在元朝三个都城的出土文物中,中都出土的建筑材料最多。就已发现的建筑材料而言,大都、上都、中都的宫廷建筑材料无论是用材还是材料的纹饰基本相同。我们不仅应该注意柱础、条石、地面砖、方砖、瓦当、滴水等建筑材料的形制和质地,还应认真考虑这些材料的来源。尤其是草原都市,其建筑材料主要是就地取材还是大量从中原运来,依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