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都交通线一——驿路
从大都前往上都,按照波斯人拉施特的记载,有三条道路:一条是供打猎用的禁路,除持有诏书的急使外,任何人也不得由此路通过;另一条路经过撒马尔罕人居住的荨麻林,沿上都河直行;第三条路需通过名为sy-klynk的高地进入草原。[18]元人周伯琦则说有四条路可通上都:“大抵两都相望,不满千里,往来者有四道焉,曰驿路,曰东路二,曰西路。东路二者,一由黑谷,一由古北口。”拉施特的所谓“禁路”,应该就是周伯琦所称二东路,“古北口路东道,御史按行处也”;黑谷辇路,“每岁扈从,皆国族大臣及环卫有执事者,若文臣仕至白首或终身不能至其地也”[19]。荨麻林之路,正是周伯琦所谓的西路。那么第三条路就应指周伯琦所称驿路。元朝人一般赴上都多经由驿路,驿路实际上成为两都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所以我们应该先介绍该路的情况。
由大都至上都的驿路,长八百余里[20],主要经过以下地点:
(1)大都建德门。元大都有十一个城门,东、西、南各三门,北边只开两门,东为安贞门(今北京安定门小关),西为建德门(今德胜门小关)。由大都北行赴上都,大多从建德门出京城,当时人们都以该门作为驿路的起点。“北顾宫廷暑气清,神尧圣禹继升平。今朝建德门前马,千里滦京第一程。”[21]
(2)昌平县。昌平县距大都城七十里,至上都七百三十里。[22]由大都北行者大多在县城留宿。[23]
(3)新店。新店亦作辛店,“距京师仅百里”,元朝初年常被行人视为休息场所。[24]
(4)南口、居庸关、北口。由南口过居庸关至北口,长四十余里,都在山峡中行走,穿越弹琴峡、八达岭。[25]峻峭的山势和众多的古迹,往往给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元朝的文人,留下了大量歌咏居庸关及其附近名胜的诗篇。
(5)居庸关过街塔。元顺帝至正二年至五年(1342—1345),在居庸关建“过街三塔”,塔下设门以通往来,门洞壁面刻有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畏兀儿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经文咒语,塔门及刻文今存。在交通隘口设立塔门,是佛教徒希图“普令往来皆得顶戴”佛祖,“下通人行,皈依佛乘,普受法施”[26]。
(6)榆林驿。榆林驿距北口二十余里,地处今康庄附近,现仍称榆林堡。“其地大山北环”,即汉代的“榆谿旧塞”。在驿的附近建有一处御苑,供皇帝途经时游玩。[27]
(7)怀来县。怀来县距北口五十三里,在今怀来县东,现旧城已在修官厅水库时淹没。该地有一种名为“玉液”的泉水,造酒甚佳,“官为置务岁供御醪焉”[28]。
(8)统墓店。由怀来西行,过狼居西山(今狼山)至统墓店(今土木堡镇,亦译为统幕),因店北旧有“统军墓”而得名。驿路至此折向北行。
(9)洪赞。洪赞在统墓店北三十余里处。今杏林堡之南,有西洪站、东洪站两地名,当即元朝之洪赞。
(10)枪杆岭。枪杆岭在统墓店正北,亦称为桑乾岭,今称长安岭。山路“九折盘纡”,在驿路上“兹山称最高”[29]。因为俗传真龙天子不上枪杆,所以皇帝北赴上都时不走驿路经此岭,只走东、西道。[30]
(11)李老谷、尖帽山。枪杆岭北十余里处为李老谷,驿路由谷中穿过,过谷后可望见尖帽山,是元朝埋葬后妃的陵地。[31](www.xing528.com)
(12)龙门站、雕窝站。龙门、雕窝两站大致平行,在东西一条线上,相距四十余里,即今龙关和雕鹗堡。[32]龙门站所在地龙门镇,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成望云县,隶于上都路的云州。县北是横亘山崖、与枪杆岭相接的战国与唐代修建的古长城。[33]元人北行,大多经由龙门站,南返则走雕窝(亦作雕窠)的为多。由望云北行,过合门岭(今大岭堡附近)。[34]该岭距雕窝站二十五里。
(13)赤城站。赤城站在今赤城县所在地,因“山石似丹垩”而得名,沽河(今白河)由城边流过。经过此地的人说它“市廛集商贾,有驿通上京”[35],可知这是驿路上一个重要的市镇。从赤城出发,始沿沽河北行。
(14)云州。云州为旧望云县址,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升为云州,现在仍称为云州。
(15)独石口站。独石口站设于今独石口,距赤城站约百里。从龙门站起早赶路,一日内可达独石口。[36]
(16)偏岭、檐子洼。出独石口后,行四十余里至偏岭。“过人到偏岭之北,面不可洗,头不可梳,冷极故也。过此始有暖意”,“谁信片云三十里,寒暄只隔比重山”。过岭后进入草原,偏岭和檐子洼是驿路上草原和谷地的分界线,地点应当在今沽源县境长梁附近。“自从始出关,数日走崖谷。迢迢度偏岭,险尽得平陆。坡陀皆土山,高下纷起伏。连天暗丰草,不复见林木。”行人至此,始感语言不通,所见皆游牧生活。[37]
(17)牛群头驿。牛群头驿在今河北沽源县南十余里处。其地“有驿,有邮亭,有巡检司,阛阓甚盛,居者三千余家”[38],是东道辇路与驿路的会合点。
(18)察罕脑儿。察罕脑儿为蒙古语,意为“白海子”,湖在今沽源县北数里处。元朝在此处设有行宫,称作亨嘉殿,“阙廷如上京而杀焉”[39]。居民有二百余家。西道在察罕脑儿与驿路汇合。[40]在行宫东面,建有明安驿(今沽源县北小红城),供行人宿顿。
(19)李陵台驿。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按元人的计算,该地距上都为一百余里。[41]“日暮官道边,土室容小憩。”[42]李陵台驿站的规模大约不小,来往行人必在此处过夜。
(20)桓州。即前述金桓州,距上都五十里左右,元时仍有州的建置,详见后述。
(21)望都铺。望都铺在桓州东北,距上都三十余里,有胡助的诗篇为证:“坡陀散漫草茸茸,地接乌桓古塞风。仰止神京三十里,楼台缥缈碧云中。”[43]此地当即所谓的“南坡店”,“去上京止一舍耳”[44]。
(22)滦河。由望都铺过滦河即达上都,人们往往将滦河视为驿路的终点。干旱季节时滦河水甚浅,“行人驱车上滦河,滦河水浅人易过”[45]。一旦遇雨,不但道路泥泞,滦河水亦暴涨为奔腾急流[46],不易通行,到今天仍是如此。
忽必烈即位以前,经宣德、野狐岭至开平的道路(即后来的西道)为驿路。中统元年(1260年)五月,忽必烈下诏立望云驿,在望云与榆林之间“酌中处”亦立一站,即洪赞站,由燕京至开平的望云道就此开通。[47]次年(1261年),赴开平的燕京行省官员就是由此路南返燕京,路程共计十天。[48]中统三年(1262年)四月,整顿“开平站路”,设置雕窝、枪杆岭、土墓(统墓)、北口、南口等站,将望云道正式定为驿路。[49]此后,枪杆岭、北口、南口、土墓等站相继罢去,由大都至上都共设昌平、榆林、洪赞、雕窝、赤城、独石口、牛群头、明安(察罕脑儿,亦称昔宝赤驿)、李陵台、桓州十处驿站。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六月,通政院官员上奏,“亦城站南至刁窝(雕窝),北至独石,各九十里,中间山路窄狭,河水数多,比之其余站赤地里远窎,委实生受,因而站户逃窜,倒断站赤”[50],请求增立一站,忽必烈遂批准建龙门站,两都之间的驿站增为十一处。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之前,在滦阳亦设置了驿站。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时的公文称大都与上都之间为十三站,不知在何处又增设了一站。到元文宗即位后,大臣上报的驿站只有包括滦阳在内的十二站。[51]元文宗时定制,罢去了滦阳站,两都间恢复为元世祖时的十一站。在现存元朝政书和地志书中,都记有这十一个站的名称,分记在大都路与上都路之下。[52]
大都和上都间的这条驿路,又是由大都至和林的“兀鲁思两道”(即官道)的一段。和林虽然在忽必烈即位后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仍然是北方的一大重镇。分布在岭北行省各地的诸王、贵戚,每年要到上都朝会,元朝派往漠北的使臣、官吏和军队,都要经过驿路转送,粮食和其他物资也要通过驿道运输。从上都北上,经鱼儿泊、克鲁伦河上游至和林,是大蒙古国时期燕京通和林的旧道,元代成为“兀鲁思两道”中的东道,称为“帖里干站道”;由李陵台西行,过兴和路、大同路北境,自丰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北历净州(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西北城卜子古城)、沙井(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红格尔乡)入和林行省,为“兀鲁思两道”的西道,称为“木怜站道”。[53]从大都到和林,上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帖里干站道和木怜站道在李陵台合为一,赴岭北的人大多要经由大都至上都的驿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