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平城的建造及排水工程困难分析

开平城的建造及排水工程困难分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秉忠相中了桓州之东、滦水北岸的龙冈为建城地点。新城被命名为开平府。开平城的建造用了三年时间。[57]龙的神话当然不足凭信,但从传说中可以看出一个事实,开平城修建时,排干积水是一项较艰巨的工程。

开平城的建造及排水工程困难分析

五、开平城的兴建

忽必烈漠北南下总理“汉地”军务,不出征时夏季都驻帐于金莲川;冬天则临时寻找避寒的地方居住,或在旧桓州,蒙古语称为“合剌八剌合孙之地”[50]即“黑城”,或在离燕京不远的奉圣州之北。蒙、金交战以来,桓州、抚州、昌州都已被破坏,只有昌州还居住着百余户人家。金莲川幕府的大多数人习惯于城居,难以适应“居穹庐,无城壁栋宇,迁就水草无常”的草原生活方式。为解决这一矛盾,忽必烈先于元宪宗四年(1254年)八月“复立抚州”,以惠州滦阳人赵炳为抚州长官,“城邑规制,为之一新”[51],充做幕府人员的暂时住所,随后即着手在驻帐处营建城舍,做长期经营的打算。

元宪宗六年(1256年)三月,忽必烈命刘秉忠选择合适的地点兴筑新城。刘秉忠相中了桓州之东、滦水北岸的龙冈为建城地点。[52]龙冈北依南屏山,南临金莲川,东、西都是广阔的草原,地势比较平坦,宜于建城。新城被命名为开平府。

开平城的建造用了三年时间。第一年“始营宫室”,第二年“复修宫城”。董领工程的是真定藁城人董文炳[53]、真定获鹿人贾居贞[54]和丰州丰县人谢仲温。忽必烈特别授权谢仲温:“汝但执梃,虽百千人,宁不惧汝耶!”[55]建城所用工匠来自何方,建筑材料如木料、砖瓦、石块等是就地解决,还是从中原运来,现在我们已无法详知。

开平城的兴建,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在民间留下了忽必烈向龙借地建城的传说:“相传刘太保迁都时,因地有龙池,不能干涸,乃奏世祖当借地于龙,帝从之。是夜三更雷震,龙已飞上矣。明日以土筑成基。”[56]“圣祖初临建国城,风飞雷动蛰龙惊。月生沧海千山白,日出扶桑万国明”,就是以这一传说为题材作出的诗篇,诗人自注说:“上京大山,旧传有龙居之。”[57]龙的神话当然不足凭信,但从传说中可以看出一个事实,开平城修建时,排干积水是一项较艰巨的工程。以后修建大安阁时,也是先要排掉湖水,堵塞水源。在设计者和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座新的草原城市终于出现在滦河边上。

【注释】

[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

[2]《后汉书》卷九〇,《乌桓传》。

[3]同上书,《鲜卑传》。

[4]《三国志》卷三〇,《乌丸鲜卑东夷传》。

[5]参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

[6]关于北方各族的历史情况,参见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

[7]吴师道:《吴礼部集》卷八,《次韵张仲举助教上京即事》。另周伯琦在《扈从集·后序》中亦称鸳鸯泊“居者三百余家,区脱相比,诸部与汉人杂处”。

[8]《辽史》卷三二,《营卫志中》。

[9]周伯琦:《扈从集·前序》。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

[10]傅乐焕:《辽代四时捺钵考五篇》,见《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大金国志》卷一一,《熙宗纪》。

[12]《辽史》卷二二,《道宗纪二》。

[13]《口北三厅志》卷五,《风俗物产》。

[14]参见《金史》卷六,《世宗纪上》;卷二四,《地理志上》。

[15]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〇,《中堂事记上》。

[16]参见《金史》卷六,《世宗纪上》;卷二四,《地理志上》;卷三五,《礼志八》。

[17]参见《金史》卷四四,《兵志·兵制》。

[18]参见《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

[19]参见《金史》卷四四,《兵志·诸群牧马政》。

[20]《金史》卷五,《海陵王纪》;卷七四,《宗望传》。

[21]参见《金史》卷六,《世宗纪上》。

[22]《金史》卷九六,《梁襄传》。

[23]参见贾敬颜:《从金朝的北征、界壕、榷场和宴赐看蒙古的兴起》,见《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1985(9)。

[24]《金史》卷九六,《梁襄传》。

[25]《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

[26]参见《金史》卷八九,《移剌子敬传》。(www.xing528.com)

[27]《金史》卷九六,《梁襄传》。

[28]参见《金史》卷七、八,《世宗纪中、下》。

[29]《国朝文类》卷四,杨果《羽林行》。

[30]赵秉文:《滏水集》卷七,《金莲》。

[31]《金史》卷九五,《董师中传》;卷一〇〇,《路铎传》;卷一〇六,《贾益谦侍》。

[32]参见《金史》卷一〇,《章宗纪二》。

[33]《金史》卷九六,《许安仁传》。

[34]参见《金史》卷一三,《卫绍王纪》;卷九九,《徒单镒传》。

[35]参见《元史》卷一,《太祖纪》;卷一二二,《槊直腯鲁华传》;卷一四九,《耶律秃花传》。

[36]参见《圣武亲征录》,贾敬颜校注本,166页;[波斯]拉施特:《史集》,第1卷第2分册,229~230页。

[37]《元史》卷一,《太祖纪》。

[38]参见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上)》,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 1984(9)。

[39]参见《元史》卷二,《太宗纪》;卷一一五,《睿宗传》。

[40]详见《圣武亲征录》,贾敬颜校注本,277~229页。

[41]《元史》卷一二〇,《曷思麦里传》。

[42]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

[43]参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卷一一九,《木华黎传》。

[44]参见姚大力:《元辽阳行省各族的分布》,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 1984(8)。

[45]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

[46]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一〇〇,张德辉《纪行》。

[47]参见《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岁赐》。

[48]参见萧启庆:《忽必烈潜邸旧侣考》,见《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49]参见陈得芝、王颋:《忽必烈与蒙哥的一场斗争》,见《元史论丛》,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50]《元史》卷四,《世祖纪一》。

[51]《元史》卷四,《世祖纪一》;卷一六三,《赵炳传》。

[52]《藏春集》附录,张文谦《故光禄大夫太保刘公行状》。

[53]参见嘉靖《藁城县志》卷八,王磐《藁城令董文炳遗爱碑》。

[54]参见姚燧:《牧庵集》卷一九,《参知政事贾公神道碑》。

[55]《元史》卷一六九,《谢仲温传》。

[56]孔齐:《至正直记》卷一,《上都避暑》。

[57]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