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大都上都的研究成果

元代大都上都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忽必烈决定在原燕京城东北建造新都,也是经过周密考虑的。上都开平,是由他选择基址进行设计的。同年,还为大都城门设立负责警卫的门尉。[47]大都城的建造工作,历经十余年的时间,可以说至此告一段落。这指的是最主要的大殿大明殿。

元代大都上都的研究成果

三、大都城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屡经战火、残破不堪的燕京,在大蒙古国统治了半个世纪之后,依旧是个破烂的城市。战争中残存下来的一部分宫殿,在大蒙古国接管中都的第三年(1217年)又发生一次火灾,剩下的大概已经没有什么了。[25]忽必烈即位初期,每次来到燕京,总是住在“近郊”,大概是残存的某处金代离宫。过了几年以后,开始重建琼华岛。

琼华岛原是金朝离宫万宁宫的组成部分。蒙古军在占领中都以前,先攻占了万宁宫。蒙古军对这座离宫进行了焚掠,使它遭到很大破坏。只有琼华岛因为在湖泊之中,至少有部分建筑(如岛巅的广寒殿)得以保存下来。大蒙古国统治者占领华北广大地区之后,积极扶植中原地区的各种宗教,当时流行的全真道(道教的一个流派)也得到重视。全真道首领丘处机曾为成吉思汗所召见,长途跋涉,远赴中亚。由中亚归来后,丘处机住在燕京,燕京行省石抹咸得不、札八儿等“施琼华岛为[道]观”[26],而且禁止在琼华岛周围“樵采”,因而“樵薪捕鱼者绝迹”[27]。不久,大蒙古国统治者又将琼华岛改名为万安宫。但在丘处机死后不久,全真道的道士们就拆毁了琼华岛上的广寒殿,“从教尽刬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28]。琼华岛从此也和万宁宫的其他建筑一样,成为一片废墟。1253年,郝经“由万宁故宫,登琼华岛”,颇有感慨地写道:“悲风射关(指居庸关——引者),枯石荒残,琼花树死,太液池干。游子目之而兴叹,故老思之而泪潸。”[29]1260年,王恽游览琼华岛,也赋诗道:“蓬莱云气海中央,薰彻琼华露影香。一炬忽收天上去,谩从焦土说阿房。……玉云仙岛戴灵鳌,老尽琼华到野蒿。惆怅津阳门外去,春风飘乱酒旗高。”[30]长满野蒿、满目荒残的琼华岛,已经成为诗人凭吊的古迹了。

忽必烈即位后不久,就仿效金代制度,在燕京成立了职责为修建宫殿的机构修内司和祗应司。中统四年(1263年),色目人亦黑迭儿建议修琼华岛,忽必烈没有同意。但是,很快他就改变了主意。至元元年(1264年)二月,开始修建琼华岛。[31]在这两年间,修内司和祗应司的机构和人员都扩大了。修内司下面原来只有一个大木局,这时增加了小木局、泥厦局、车局、妆钉局、铜局、竹作局、绳局等。祗应司也由原来的三局(油漆、画、裱褙三局)增为五局(增销金、烧红二局)。此外,还成立了“凡精巧之艺,杂作匠户,无不隶焉”[32]的御用器物局以及窑场、玻璃局和犀象牙局等。从这些机构的设置可以看出,忽必烈已经决定要大规模修建宫殿了。新的广寒殿很快便在原“广寒之废基”[33]上建造了起来。中统五年,也就是至元元年(1264年)十月,忽必烈在“万寿山殿”会见高丽国王,说明新殿此时已经落成。第二年(1265年)十二月,忽必烈命工匠制作了“渎山大玉海”(酒缸),放置在广寒殿里。这个“渎山大玉海”,“玉有白章,随其形刻为鸟兽出没于波涛之状,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在元代一直安置在广寒殿。元朝灭亡以后,“渎山大玉海”也历经沧桑,后来落到皇城内一所道观中作腌菜坛子。清朝乾隆年间被重新发现,移置到北海团城承光殿前亭子内,至今尚存。广寒殿落成以后,一直到至元三年(1266年),修建琼华岛的其他工程还在继续进行。[34]

渎山大玉海

在重建琼华岛广寒殿的同时,忽必烈着手组织力量,准备在原燕京城的东北,从头建造一座新的都城。

燕京城旧址,历史悠久,其时已有千余年。忽必烈不在旧城基础上修葺补充,而是另觅新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燕京城过于残破,特别是原来的宫殿已荡然无存,重新修葺还不如新建来得省事。二是燕京城的水源主要依靠城西莲花池水系,水量不足,“土泉疏恶”[35],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忽必烈决定在原燕京城东北建造新都,也是经过周密考虑的。这里有新修葺的琼华岛,可以作为新城宫殿的基础,同时,琼华岛周围的湖泊,上接高梁河,水源兴旺,较能满足新建城市的需要。[36]

大都新城的主要设计者是刘秉忠。他是元初政治舞台上一个特殊的人物,原来是一个“刀笔吏”,后来出家当和尚,“博学多材艺”,经佛教临济宗领袖海云的推荐,成了忽必烈的幕僚,受到特殊的宠任。上都开平,是由他选择基址进行设计的。开平建成后,忽必烈“又命秉忠筑中都(即大都——引者)城”[37]。大都城的整个建造,都是在他“经画指授”[38]下进行的。参与城址选择与设计的还有赵秉温,他奉忽必烈之命,“与太保刘公同相宅”,“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帝命有司稽图赴功”[39]。具体负责领导修建工程的有汉族将领张柔、张弘略父子[40],行工部尚书段桢(段天祐)[41],蒙古人野速不花[42],女真人高觿[43],还有色目人也黑迭儿[44]等。在这些人中,段桢所起作用比较大,他不仅自始至终参与了大都城的修建工作,而且后来长期担任大都留守,大都城建成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墙、宫殿、官署、河道的维修和增设,也是他负责经管的。

刘秉忠像

“岁在丁卯,以正月丁未之吉,始城大都。”[45]丁卯是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丁未是个黄道吉日,就在这一天破土动工。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城建成。[46]至元二十年(1283年),城内的修建基本完成。这一年,元朝政府把旧城的商铺和政府衙门、税务机构等迁入新城。同年,还为大都城门设立负责警卫的门尉。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建立了管理大都的机构留守司和大都路总管府。到了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政府又规定了“旧城居民”迁居新城的办法:“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47]大都城的建造工作,历经十余年的时间,可以说至此告一段落。

大都皇城和宫城、宫殿的修造,比大都城要早一些,在至元三年(1266年)就开始了。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又专门成立了管理皇城和宫城、宫殿施工的机构提点宫城所。“周回九里三十步”的宫城,是在“至元八年八月十七日申时动工,明年三月十五日即工”[48]的。至元十年(1273年),“初建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这指的是最主要的大殿大明殿。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帝(忽必烈——引者)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官朝贺”。同年“起阁南直大殿及东西殿”[49]。以后仍陆续有所添造。在完成宫城内的宫殿建筑的同时,至元十一年(1274年)四月,“初建东宫”,或称皇太子宫,亦即隆福宫,这也是一组具有很大规模的建筑群,位于皇城西南。到了元代中叶,又修建了另一组建筑群,即兴圣宫,位在隆福宫之后,皇城西北。(www.xing528.com)

除了大都城和皇城、宫城、宫殿、官署的建造外,为解决大都的供水问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三项:

第一项是至元三年(1266年),配合大都城的修建,重开在金代已经堵塞的金口的工程。目的是“导卢沟水以漕西山木石”[50],提供建筑材料。这项工程的倡议者是大科学家郭守敬。他鉴于前代开金口失败的教训,提出在“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之患”[51]。重开后,对大都的修建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金口上游浑河的河水泥沙很多,再加上水势特别湍急,时间一久,又发生问题。如至元九年(1272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下了两天大雨,立即“流潦弥漫”,旧城通玄门外“金口黄浪如屋,新建桥庑及各门旧桥五六座,一时摧败,如拉朽漂枯,长楣巨栋不知所之”。河水已经冲到新城的城脚。所以有人又提出“塞金口为便”[52]。但当时未实行。到了大德五年(1301年),浑河水势浩大,郭守敬斟酌情况,“又将金口已上河身,用砂石杂土尽行堵闭”[53]。后来,元朝末年,又曾重开金口,但再一次以失败告终。[54]

第二项是金水河工程。金水河是专供宫苑用的水流。它的源头是玉泉山诸泉之水,经过专辟的渠道,流入城内。但何时开辟,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一条材料说:“中统初,定鼎于燕,召公(宁玉——引者)充河道官,疏浚玉泉河渠。”[55]此事可能与金水河有关。

第三项是通惠河工程。由运河和海道漕运的物资,都以通州为终点。如何把通州积贮的物资运到大都,是个很大的问题。金朝作过努力,但失败了。元朝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任务也落到郭守敬的肩上。中统三年(1262年),郭守敬建议重开前代旧漕渠,“东至通州,权以玉泉水引入行舟”[56],但当时未能实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在深入考察地理条件的基础之上,提出更为完善的新建议。他主张引昌平白浮泉[57]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而折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一置牐。比至通州,凡为牐七。距牐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58]。他的建议得到忽必烈批准,并命他和段桢、范文虎等主持这一工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秋天动工,第二年秋天完工[59],共“浚通州至大都漕河十有四,役军匠二万人,又凿六渠灌昌平诸水”[60],全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十步。通惠河工程完成后,运粮船可由通州直达大都城内,积水潭中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盛况

广源闸遗址

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61]。大都城就是各族劳动人民无数血汗的结晶。大都建造所需的木材、石料及其他建筑材料,有的来自大都郊区山中,有的是从东北“浮海”而来的,有的则是拆撤汴梁的建筑经由水道、陆路多方运来的。宫内御榻所需木材则是从高丽(今朝鲜)运来的。采伐和运输建筑材料,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仅负责采石的役夫经常就有两千余户。[62]至元四年(1267年),为了“伐木作大都城门”[63],即用了三千人。营建同样需要大量劳动力,单单至元八年(1271年)修筑宫城就征发了“中都、真定、顺天、河间、平滦”[64]等地两万八千余人。这一年有人估计,大都路“打造石材、搬运木植及一切营造等处”,就“不下一百五六十万工”[65]。如果按全部工程估算,所费劳动力一定是十分惊人的。正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才建成了雄伟壮丽、震动世界的大都城。

但是,封建地主阶级既窃取了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抹杀了他们所作的贡献。只有极个别人的名字,因为偶然的机会,才得以流传下来,杨琼便是这样的一个。杨琼是曲阳(今河北曲阳)人,世代都当石工。杨琼从小就学习雕石工艺,能自出新意,人莫能及。营建大都时,他奉召来京,受到赏识,负责管理石匠,大都城郭宫殿的许多石雕,都出自他之手。灵星门内金水河上的三座白石桥(周桥),就是由他设计建造的。杨琼对大都城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想见,在其他方面,一定也有类似杨琼这样的人物,遗憾的是他们的名字和事迹都没有保留下来。

大都的修建,是由封建统治阶级组织进行的。他们出于本阶级的私利,在修建过程中,对劳动人民多方进行榨取和压迫。劳动人民除了出工之外,还要供应各种物资和车辆,如至元八年(1271年)“和买秆草烧草又不下数十百万束,料粟不下数十万石,车具不下数千余辆,其余杂细不能缕数也”,表面上,元朝政府规定“供役人夫”,都支“盐粮工价”;征用车辆,也要出钱,叫做“和雇”;向民间要的其他物资,也都出价,叫做“和买”。实则,这些钱都经各级官吏多方克扣,“行移迁调,有数年不得足其价者”[66]。名为两相情愿的“和雇”、“和买”,实际上都是强迫劳动人民承担的义务。

大都营建的前十余年,元朝政府正在紧张地进行对南宋的战争。起初,元朝政府集中了十万军队,围困汉水上游南宋的军事重镇襄、樊(襄阳、樊城)。襄、樊攻克后,元军顺流而下,大举攻南宋,为此又佥发了十万人充军,总计出动军队二十万人。当时元朝控制下的北方,总共不过一百四五十万户,抽调这样一大批劳动力从军,再加上为军事活动服务的劳动力(站户等),农村中实际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是非常紧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政府还要大兴力役,修建大都,其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仅如此,在修建过程中,大都地区“连年蝗、旱,百姓饥乏者众”[67]。但除偶然的情况之外,修建并不停止,而且不分季节,“自春徂秋”。连当时的官员们都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不顾人民死活,“实于农务有所妨夺”[68]。忽必烈是个封建统治者,尽管他比起以前的统治者来说,要高明一些,知道发展生产的重要,但是,他的利益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之间是根本冲突的。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他首先和主要关心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在修建过程中,没有也绝不可能作合理的安排。大都的修建,使“民力不胜烦扰”,百姓往往“逃避隐匿”。封建统治者的暴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苦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