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认知自我的缺失
尼采在《道德的系谱》中说:“我们无可避免地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4]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箴言,也有说出自苏格拉底。无论其来源是哪里,这句话的重要性在于它确立了人本身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它是人文主义的体现,而哲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自我认知。
梁漱溟认为一个社会逃不脱三大基本关系:一个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一个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一个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三大关系是人类一切动力的源泉、善的源泉、价值的源泉,当这三大关系能够很好地确立起来的时候,社会就会走上正常的轨道。而社会问题也好,人本身的问题也好,追根溯源都是这三大关系出了问题。
同时这三大关系也是衡量文化成熟性的标志,一个成熟的文化也必然是这三大关系得到确立的文化。也可以说文化本质上没有别的,就是人类怎样确立这三大关系。如果在这三大关系中,文化的表述是模糊的、不清晰的,不管这个文化有多么复杂,哪怕是典籍浩如烟海,历史源远流长,也不能够说,这样的文化在基本结构上是成熟的。
对比古希腊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不难发现,古希腊文明很早就开始了对人本身进行的认知探索,并在这句箴言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古希腊哲学的伟大成就,就是体现了对人本身进行确证的趋向性。而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人本身的认知往往是缺位的,似乎是在有意回避对于自我的认知。
在文化的叙述中,奉为天条的是外部客观世界所谓的“道”。而人的存在,仅仅是对这种“道”的顺从与遵守。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人只不过是“天道”顺从者的角色,这也适合了农业社会的一般规律,所谓农业的特点也只不过是“应四时而作”。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创造力有限的原因所在。
但是对世界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并不存在所谓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人本身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且还是这个世界相对高级的一种存在。
人实质上并非是简单的顺应者,在这个世界中,人是可以进行自我创造的、宇宙的一部分。在量子物理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这个原理揭示了这个世界本源的不确定性,也揭示了观察者会影响到被观察粒子的状态,所以这个世界是包含着人本身的一个系统。所谓客观规律,其实包含着人作为观察者在内而呈现的作用,如果离开了人本身,这个世界也就发生变化了。(www.xing528.com)
对于人来说最为核心的,并不是对外部世界进行把握。而是要回归人自身,在自我认知中不断发掘自己的创造力,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表面上看起来,人是由有形的物质层面所决定的,因为离开了物质的支持,人的生命就无法维持,但这只是从肉体的存在来讨论人的存在。人处于表象的世界和本质的世界之中,而真正永恒的动力源泉却是那个无形的意识世界。
人要解决的问题是创造力的来源,以及人的本质属性问题。人的肉体不是人的本质性存在,它仅仅是人的载体。如果仅仅为了这个载体本身耗费一生,那就没有发挥作为人的本源性力量,也就丧失了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
也许有人对此会嗤之以鼻,怀疑是否真的存在所谓人的本源性力量,因为涉及人本身的发展,往往是难以量化的,在很多时候要涉及不可捉摸的精神层面。在人的精神领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响亮的口号,似乎一切都是确定的,但在这个领域更多的是一种不确定性,在人的精神领域进行探索要比物质世界的探索复杂困难得多,人首先面临的障碍就是自我的障碍。
实际上对于人的意识本源推动力,做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明了。如果让人们做一个简单的选择题,那就是你希望是“快乐、幸福、有收获地度过一生”还是“痛苦、沮丧、失望地度过一生”?毫无疑问,大家都会选择前者,但是在这个简单问题的背后是: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选择的基本动因是什么?
实际上这恰恰是推动人发展的本源性力量,驱动人们做出的选择。同样,这也是推动整个世界发展的内在源泉。
这说明,人本身就有一种本源性的存在,起着根本推动作用。虽然在自我价值的具体实现过程中,选择的路径会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幸福和有价值的选择永远是最为根本的。
尽管人的本源是根本的推动力,但是这种推动力并不总是发挥作用,在人们认知到这种力量之前,这种力量只能够潜在地发挥作用,时而与这种内在的力量相合,时而偏离这种力量。与此相应的就是,人时而偏离开自身的主体性,时而又回归自身的主体性,这就是人的真实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