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锦涛新贡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胡锦涛新贡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上可见,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蕴深刻,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胡锦涛新贡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胡锦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先后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最早是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他在讲话中强调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更加完整地表述和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又多次深刻阐发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迄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承关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意义的最完整的表述,是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科学界定。它也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任务。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和任务。在此之后,胡锦涛多次系统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他还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28个字”,科学地揭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006年10月11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系统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深刻地阐述了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他说:“决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再次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论述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关系,特别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的重要思想。

由上可见,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蕴深刻,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通过“四个用”的表述,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四个层面”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前进的重大问题。

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任务,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重要论断,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为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主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是新时期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价值体系建构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我们必须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构筑“四位一体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重要论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战略思想,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胡锦涛关于“四位一体”的重要思想,不仅创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完善了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理论。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国家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到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从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再到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总体布局,这中间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四位一体”说,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反应了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第二,创新了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从纵向揭示了社会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层楼”组成的结构模式,又从横向描绘了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位一体”组成的社会结构图式。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结构理论,我们党合逻辑地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根据我国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任务,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又及时果断地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新论断。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而且也是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创新。首先,它增加了“社会”这个新要素,使社会结构要素从马克思社会结构论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要素”,更好地昭示了社会结构要素的全面性。其次,它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要素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更好地体现了社会结构方式的整体性。最后,它强调了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而实现社会和谐,更好地凸现了社会结构机制的协调性。

第三,深化了社会发展理论。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来看,“四位一体”说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揭示了社会的一个发展因子,增加了评价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尺度。按照通常的发展理论,社会发展在主体方面表现为人的发展,客体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而“四位一体”说又提出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这就使“社会”发展也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相并列的一种基本的发展方面,从而也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是说,衡量社会发展进步不仅要看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状况,还必须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如果这方面不好,那这个社会也绝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第四,发展了社会建设理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相并列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建设领域突现出来。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体系中,“社会”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而是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共同因素存在的,是消融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之中的。由于“社会”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概念无法包含的内涵,更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形势的发展,“社会”这一因素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把它独立出来加以专门建设,因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位一体”。“四位一体”说的提出,把社会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解决好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二是提出了搞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策略方针。2006年10月11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2]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地制定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方针,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五,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他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规定,而且提出了以发展生产力、先富带后富、政府政策调控为基本途径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思路。“四位一体”说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为,它提出了一条实现共同富裕的极其重要的新路径,即通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来解决贫富差距和共同富裕的问题。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大贡献。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2005年1月14日,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胡锦涛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23]这两项“根本建设”,是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搞好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思路,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靠保障。

胡锦涛反复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从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重要的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即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他还指出,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把探索、认识、运用这三大规律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他还说,我们对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一些做法和措施不能照抄照搬,但对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要研究和借鉴,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更好地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

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胡锦涛也有许多重要论述,特别是2006年6月30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最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他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他还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五个必须”的宝贵经验,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本质上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根本力量源泉。这种先进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靠坚持不懈地开展自身建设来保持和发展的。因此,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永远是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可见,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理论全面系统,精辟深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www.xing528.com)

6.建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它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思想,又是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和谐世界”理念最早是胡锦涛于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的。他在亚非峰会上发表了题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讲话,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了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倡议。之后,他又多次阐述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其中,有两次特别重要,一次是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及其实现途径,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了“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另一次是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而使“和谐世界”理念成为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新指针。

胡锦涛“和谐世界”观内涵极为丰富,蕴含着从实现国家利益之间的和谐、世界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到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主要内容体现在,政治上,致力于实现各国互信协作,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经济上,坚持互利合作和发展,努力实现共同繁荣,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文化上,坚持兼容并蓄,努力实现不同文明相互融合,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和谐世界”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正确判断,是中国提出的新的世界发展观,是21世纪初中国国际战略的新思维。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哲学从强调“一分为二”和“对立统一”的“斗争哲学”到倡导“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的“和谐哲学”的转变,表明中国以“革命者”和“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时代已经结束,开始以“参与者”和“局内人”的心态,对国际体制表明自己的主张,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它的提出进一步解决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途径、原则等问题,不仅为中国的外交战略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国际社会描绘出了更加清晰的政治经济秩序新画卷。它的提出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能够有效应对盛行于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的“民主和平论”,驳斥盘踞于西方舆论界的“中国威胁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它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最新理论成果。

【注释】

[1]丁晋清:《关于科学发展观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南方论丛》2007年第3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5]《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9]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10]《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5—336页。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2页。

[12]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求是》2004年第1期。

[13]《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3页。

[14]《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4页。

[15]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3日。

[16]易杰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17]常绍舜:《当今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报》2006年9月7日。

[18]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3日。

[1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20]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求是》2004年第1期。

[21]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7年第1期。

[22]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7年第1期。

[23]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1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