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理念的新内涵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理念的新内涵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崭新内涵1.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后被作为一个成语流传下来。班固称赞刘德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延安整风期间,进一步把这一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延安中央党校写了“实事求是”的题词。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理念的新内涵

(一)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崭新内涵

1.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后被作为一个成语流传下来。据《汉书》记载,汉景帝的三儿子刘德,博览群书,勤学好问,注重学术研究历史的考证工作。班固称赞刘德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来,唐朝大学者颜师古把“实事求是”批注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说,研究学问一定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现代人按字面的解释,把“实事求是”理解为“根据实证,求索真相”(《辞海》)。

把这一古语用来表述哲学思想,并赋予新的含义的是毛泽东。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在批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解决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采用了这句古话,并赋予哲学新意。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这就把“实事求是”提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上,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来加以阐述。“实事求是”并不是哲学的语言,但经毛泽东加以改造、解释,就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容,把抽象的哲学理论形态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是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完备起来的。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就十分注意调查研究。1930年,毛泽东针对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作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并且根据当时教条主义的危害,指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从上级指示出发。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总结了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斗争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党内那种理论脱离实际、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唯心主义,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延安整风期间,进一步把这一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延安中央党校写了“实事求是”的题词。1945年,又把实事求是写进“七大”党章。至此,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的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起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又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实事”与“实际”

我们认为要准确把握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还必须弄清在毛泽东著作中“实事”与“实际”的联系与区别。

关于“实事”的含义,毛泽东讲得十分清楚。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对此,理论界基本没有争议。

但是,对于“实际”的含义却有各种不同理解。《毛泽东选集》中的一条注释是这样诠释的:“‘实际’这一个概念,按照中国文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真实的情况,一种是指人们的行动(也即一般人所说的实践)。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应用这一个概念,时常是双关的。”[2]有学者认为,实际是指特定的条件下一定理论的对立物,泛指一切现实的和历史的东西,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及其相统一的实践过程。有学者认为,实际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它是具体客观实在性的东西,它既是实物,又是实体,特别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学者认为,实际是指主体能够把握的,关于理论赖以产生的条件和理论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一切真实情况,以及主体能够据以论证、完善、修正、发展理论的客观事物或情况。(www.xing528.com)

我们认为,根据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实际”既不全等于“物质”,也不同于“客体”和“实践”,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多重含义的综合性概念。归纳起来,其基本含义和内容主要有:

第一,物质实际。这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一切客观事物,它是“实际”的最基本的含义。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常常将其表述为“实事”、“实际事物”、“实际情况”、“客观实际”或“客观事实”等等。

第二,思想实际。如果可以把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全部客体都说成是我们的实际,那么,在此意义上,实际就可区分为物质实际或物质客体和思想实际或观念客体两种。思想实际包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政策、策略、意识形态、文化和具体科学的成果与问题系等。较之物质实际,思想实际具有双重性:就它是意识来说,它有主观性,是对物质实际的反映,不属于“实际”范畴;但就它在研究者的思维之外,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结果,也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来说,它有客观性,属于“实际”的一个重要内容或含义。关于这—点,可从毛泽东的不少论述中得到确证。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明确地把政治、文化列入“实际事物”,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还把中国革命的“策略”、“战略”和“战术”作为当时学校教育应该联系的实际。[3]毛泽东还曾明确地指出:“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4]这里的“事物”即实际。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还多处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列入调查研究的对象,并且作为党制定文化政策、宣传政策等的出发点。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承认,作为观念形态的爱憎感情“可以是出发点”,当然不是“基本出发点”[5];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又说,无论解决粮食问题,灾荒问题,还是就业等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6]可见,“思想实际”是实际概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含义。

第三,实践实际。如果说物质实际和思想实际是对实际的静态考察,那么实践则是对实际的动态分析。所谓实践实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东西。关于实践属于实际的一种基本含义,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是显见的。如毛泽东常常教导我们的,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必须从实践出发”等。这里讲的“实践”,显然是在“实际”的意义上使用的。

可见,物质实际、思想实际和实践实际是实际的三种基本含义。它们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交互作用,构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实际”系统。从本体论观点考察,物质实际是最基本的实际,没有它,其它实际都无从谈起,但这并不意味着物质实际是实际的唯一内容和含义。因为,通常讲的“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属认识论问题,而从认识论角度看,思想实际、实践实际和物质实际则平起平列,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组成活生生的现实的“实际”系统。因此,把“思想实际”从实际含义中驱逐出去,是片面的,也不符合毛泽东对“实际”概念使用的实际。当然,也不能把思想实际与物质实际、实践实际在地位上完全等同起来,物质实际以及实践实际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实际。

把实际规定为物质实际、思想实际和实践实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上所述,实际是一个有着多重规定的综合概念,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复杂系统。因此,只有从整体实际或系统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实际的各种基本形式和各个基本方面,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否则,是不可能的。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教训。今天,要深化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实际观的要求,不仅要认真分析我国的物质实际这一基本实际,也要注意考察我国人民30年来进行改革的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还要加强研究我国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改革意识等思想实际,只有将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建立在这些基本实际基础上,才能使改革顺利进行,深入发展。否则,如果忽视了任何一个基本实际方面,都会给改革的深入带来莫大困难。

综上不难看出,“实事”与“实际”既密切联系,又有明确区别。“实际”包含“实事”,“实事”是“实际”的一重含义。因此,把实事求是理解成“实际求是”,或将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为“理论联系实事”,都是不科学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