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的可能途径:激情、悟性与直觉

认知的可能途径:激情、悟性与直觉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把这些人类认知的过程与人类的想象行为相联系,把思维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11在《思》这首诗中,格雷厄姆深入挖掘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暗示主观感受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然而,鸟类对现实的认知与人类的认知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同时,格雷厄姆还表明,理性思想、哲学传统以及机械式对知识的追寻可能会成为人们认知的障碍。

认知的可能途径:激情、悟性与直觉

长期以来,自然既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也是作家和诗人灵感的源泉和探寻的对象。在《思》这首诗中,格雷厄姆运用自然界里的意象来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联。通过对雨滴、蜂鸟、燕子、树叶和土壤的描述,诗人表明人类其实也是自然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她把这些人类认知的过程与人类的想象行为相联系,把思维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思维像自然一样是以一种有机的方式在运作,也受到人们周围事物的影响和限制,并用周围的事物来界定。正如在诗歌最后所提到的树叶破碎腐化在土壤里那样,思维的理想形态不是以整齐划一的模式而是以样式各异的形态运行。诗人一方面试图从众多的自然世界中寻找意义,但却发现:寻求深刻思想的初衷到头来发现的却是事物的表层。对于诗人而言,这是更值得庆幸的而不是令人哀伤的。

格雷厄姆认为,“诗歌可以是很晦涩的,因为诗歌主要是努力说明发生在理性和逻辑之外的经验,在现实主义叙述的范围之外。梦想,魔法,神秘的幻觉,或者记忆保存的方式都是诗歌方法的模型:我们在梦醒时仍记得住的事情,我们出生时记得的事情——一切在人类感情中明智的无理性。诗歌描写的是至上的激情、悟性以及可感知的但却是通过直觉获得的知识;通过这些激情、悟性和知识能使我们变成健康全面的人,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鼓舞。”11在《思》这首诗中,格雷厄姆深入挖掘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暗示主观感受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格雷厄姆使用蜂鸟和燕子作为例子,揭示这些生物体对自然的看法与拥有科学知识的人类具有完全不同的认知。然而,鸟类对现实的认知与人类的认知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其意义在于,蜂鸟和燕子用自己的身体而不是思想意识去认知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的认知对他们而言具有真理性。这里,格雷厄姆暗示:如果我们人类不是用我们存在的基本形态“身体”去感知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那么我们就很可能会失去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经验。同时,格雷厄姆还表明,理性思想、哲学传统以及机械式对知识的追寻可能会成为人们认知的障碍。为此,格雷厄姆选择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哲学语言,即:理性的思想表达的却是充满感性的亲昵、激情和憧憬。在以往的认知中,人们一般关注在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人们似乎忘记了人类自身的存在载体“身体”存在的价值,而这恰是人们应该关注的焦点。格雷厄姆坚持个体的感性存在及其独立性,强调感性个体在表达思想时的优先地位,以自身的感性去触摸、倾听和品味思想,而不是重复和模仿传统的思想体系或别人的思考。感性具体不仅使你把注意力聚集到你的身体,同时也使你感到自我与生命的存在,使你相信抽象的思想是与大理石或肉体或者与鸣叫的鸟一样真实。

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对思维性质的隐喻性描述,格雷厄姆引导读者去注意他们自己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要求人们去质疑对现实的理解。通过使用一系列抽象意象,格雷厄姆迫使读者参与到“意义生产”的过程,而不是让读者习惯性地以消极被动的方式去吸收和消化她创造的意象。这种展现意象的策略以及表明事物与他们外部形态不一致性的方法令人想到柏拉图的洞穴学说。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宣称,在人类能够感知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高更真实的现实,也就是理念世界;人类现实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一个投影。如此,格雷厄姆关于“思”的终极现实最终却是充满悖论的,一方面它是世俗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形而上问题。(www.xing528.com)

格雷厄姆的这首诗歌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收录在她1980年出版的诗集《植物鬼魂混合体》。与她的其他诗歌一样,《思》不是局限在某个特别的时间或地方,而是关于思维的沉思。在20世纪70和80年代时期,后结构理论正在大学课程体系普遍流行。后结构主义作为一系列处理文本的方法和态度它不是任何具体的知识体系,而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后结构主义理论的一些特征,包括反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都是针对结构主义的。本质主义认为在语言之外存在一个真实,无法通过人类对这个世界的命名和能指来调解。例如,柏拉图就是一个本质主义者,他相信在人类能够观测和感受的范围之外还存在一个理念的世界。基础主义者则认为思维体系可以准确地反映这个世界和世界是怎样运转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家,雅克·德里达和米歇尔·福柯都质疑传统的批评家对文本解读的方法。德里达和福柯则是反人本主义论点和灵感的来源,他们的思想是今天人文学科派系之争的主要源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大学里弥漫的反战情绪对于学术界接受新的思想起了催化作用,提供了新的文化话语空间。这种反叛在1970年因在肯特州立大学有四个抗议的学生被枪杀、九个学生受伤而达到极点。70年代的抗议活动导致大学课程的改革,以前在大学课程体系里受到忽视的群体为了有自己的体现而奋斗。于是在20世纪70和80年代,不少女性研究项目建立了,同时成立的还有研究美国非裔和亚裔的文化历史研究课题。在这一时期,在美国的大学里也设立了很多授予艺术硕士学位的文学创作课程。格雷厄姆自己也参加了衣阿华大学的作家创作硕士班。在学术的范围之外,很多作家都在探索人类与社会以及与他人日益增加的陌生感和异化感。可以说诗歌的大背景是处于混乱的反战情绪和对传统经典质疑的氛围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