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房屋庇护:促进人类文明

房屋庇护:促进人类文明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房屋作为人类的居所,在史前就已出现。我国最早的房屋建筑产生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搏动的心与冰砖的回应正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通融,是人与自然的动态统一。从此行诗中不难发现房屋对人类的重要性。在万年之前,婴儿的诞生正是在房屋的保护下成功地完成的。房屋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此外,从历史角度来看,房屋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作用,正基于此,它从侧面保护了文明的进步。

房屋庇护:促进人类文明

《房屋的地平线》一诗选自于1988年出版的默温诗集《林中之雨》,它是20世纪一位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后期诗风的典型呈现。这首诗歌是用自由诗体完成的,诗人用错落有致,长短相间的诗行传递了房屋意象背后的深刻内涵。在整首诗的34行之中,房屋出现了21次,几乎每两行出现一次。生态诗歌,顾名思义是与生态有关的诗歌,与其他形式的生态文学一样,它将生态关怀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取向,而生态关怀的实质是对生态采取一种环境主义的立场和态度,即加以保护、恢复或改善自然环境为其要旨,因而,它所关注的焦点始终离不开生态、环境、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类命题。《房屋的地平线》体现了生态诗歌的主题,默温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态环境的关怀,他积极参加有关生态环保的活动,甚至在1979年从纽约搬到夏威夷的茂伊岛热带雨林,住在面临太平洋的房屋中,体验生活;在关注自然生态的同时,他的诗歌还关注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态,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反对把自己禁锢在一小块封闭空间之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去感染读者,让读者在读诗的同时能联想到身旁的事物,而后就生态问题进行思考。

诗歌的核心意象是房屋。房屋作为人类的居所,在史前就已出现。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住在山洞里或树上,这就是所谓的“穴居”和“巢居”(树上筑巢)。经过不断演化,古人开始营建房屋。我国最早的房屋建筑产生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房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的北方建筑模式——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多圆形,地穴有深有浅,以坑壁作墙基或墙壁;坑上搭架屋顶,顶上抹草泥土;有的四壁和屋室中间还立有木柱支撑屋顶)。一种是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干栏式建筑(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干栏式建筑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诗的开头,“房屋产生的时间很短”,用为人熟知的词语“房屋”吸引读者的眼球,使人们不禁联想起房屋产生的年代,同时后面的诗句“产生的时间很短”又暗示了房屋字面后的意义。诗人笔下的房屋,较之于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房屋,有着丰富的涵义。通常来讲,自然历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十万年,而人类的出现也才只不过有几万年的历史,房屋的出现较之又晚了许多年。诗人把房屋出现的时间置于整个自然的发展进程中,不但证实了房屋出现的时间的短暂,更是巧妙地点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相比只有短暂的历史,为进一步揭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房屋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也扩展了。它不再单单指用泥坯、砖瓦、水泥建造的有棱有角有结构的建筑,所有能遮风挡雨的封闭空间,比如说洞穴、帐篷、巢穴等,也都被包括了进去。

诗的第四节传递了最初的房屋是怎样构成的,“最初的房屋是由石头和冰砖筑起来的/还有一颗倒下的树”。自然世界给人类的房屋提供了原材料:石头、冰砖、倒下的树。纵使这些材料比不上现代社会中高楼大厦使用的钢筋混凝土,造出来的房屋也远没有现代建筑舒服,然而,它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构建了最早的庇护所,同时这些早期建筑也给纯粹单一的自然世界带来了别样的风景。而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最早的房屋胜过现代房屋,因为“屋内一颗搏动的心/与之回应的是一排冰砖”。也许早期的房屋是简陋通透的,可正因为如此,房屋才能透进来大自然的绿意,屋内的人才能自由地拥抱广阔的自然世界,而不是如蜗牛般把自己蜷缩在房屋之中。搏动的心与冰砖的回应正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通融,是人与自然的动态统一。由此,人类才不会把自己长久锁于房屋,放弃欣赏自然世界的美好。因此,文明发展初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融洽的。(www.xing528.com)

房屋给人类带来了安全感。诗的第六节,“因为有了房间生命就诞生在房间”。从此行诗中不难发现房屋对人类的重要性。在万年之前,婴儿的诞生正是在房屋的保护下成功地完成的。而在今天,正如诗歌在第一节和第二节表述的那样,房屋使人类以免受雨雪的袭击;同时,“黑暗”暗示了房屋之外的危险,而呆在房屋之内才是明智之举。房屋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一方面,因为人类有了安全保障,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就有了保障,这就从源头上保证了文明的延续。另一方面,房屋自身的发展也是文明的进步。因为房屋的发展总是与文化有着些许关联。中国的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一个伟大的房屋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产生了。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了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加之20世纪30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因此,房屋的发展史其实也是文明的发展史。此外,从历史角度来看,房屋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作用,正基于此,它从侧面保护了文明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总有一些人不得不居于房屋之外,因为没有固定居所或者支付不起任何类型的房屋。在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无家可归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流浪的人口不断的攀升,甚至由于数量大,流散的范围广,统计机构很难做出准确的计算,只给出一个300万左右的粗略数字。而随着问题的逐渐尖锐,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对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反应给予了谴责。在1986年,有600万人参与了手拉手抗议活动,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人们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链条,抗议政府在解决房屋问题上的不力,此举最终促成了旨在提供工作培训、应急住房资金和成立关注无家可归者委员会的1987年无家可归者法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