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悲伤的神秘性: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研究

探索悲伤的神秘性: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借助清晰的描述性语言,列维尔托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诗的主题——悲伤进行了处理,每一角度都是从各自互不相联的视角出发来表述悲伤所带给人的感觉。同样,第二个意象唤起人们悲伤的情感以及人们面对悲伤时的无从逃遁,也带有神秘的气息。诗中的神秘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悲伤的神秘,不可捉摸、不可预测,有时偏偏又无从逃避而又无力承受。

探索悲伤的神秘性: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研究

《记忆的蓝边》有三个闪光点,那便是:用词有力,凝练连贯,意味深远。隐喻、明喻及其他修辞方法是各种体裁的作品都会用到的加强效果的手段;这些方法如果用在诗歌创作,用较少的字词表达较丰富的思想内涵,那么,这些修辞效果所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加突出。词汇是思想交流的关键,而列维尔托夫用词的炉火纯青在该诗中展露无遗。借助清晰的描述性语言,列维尔托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诗的主题——悲伤进行了处理,每一角度都是从各自互不相联的视角出发来表述悲伤所带给人的感觉。诗中,双轮马车以及未名的乘者擎出车灯向外探视的神秘景象无需多言,读者便能够毫不费力地接收到诗人想要传达的信息与感受。在暗夜中,在神秘的张望中,在这一切倏然消失之中,悲伤的感受及莫名的情绪不言自明。诗中的问题“她们是谁?哪儿是山?”不过是修辞性问句,无需回答。同样,第二个意象唤起人们悲伤的情感以及人们面对悲伤时的无从逃遁,也带有神秘的气息。“一丝犹如气息般持续的温暖”如何变得令人窒息,也不需作进一步解释,因为描述这一过程的词汇也是明白无误的。这些词语以他们先后出现的顺序,简练而有力地归纳出从自由到限制的发展进程。

诗的后两个意象同前两个一样,准确而予人以丰富的想象,其冲击力的源泉正在于运用比喻性词语的力量。一个是鱼沉湖底,一个是遮盖了大路与人行道界限的大雪,二者大相径庭,但都切中要害:二者都表达了一种能使人透不过气来的、使人压抑窒息的感受。鱼自然不会淹死在混浊的湖底,人行道也不会因为下雪而消失;但是诗中所用词语如“沉下去”,“激起沙尘”,“吸去白日的光”,“把天空染成苍黄一片”却都表明“水”和“雪”所施加于人的悲伤效果。悲伤来时,轻轻地,悄悄地,小心翼翼地藏起它阴暗的本性,但是顷刻间,湖水就能淹没那些不加提防者,大雪就会埋葬掉那些不小心的人。这些意象确实清晰有力,无需过多的词语就能把伤悲表达出来。

列维尔托夫自幼便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经历,成年后又从英国移居至美国,这也许足以使她感觉自己不同于常人;另一方面,她早年便展露出来的才华,尤其是作为诗人的敏感与敏锐让列维尔托夫的一生一直有着一种“局外人”的感觉。她总觉着自己与周围环境无法融为一体。她曾说在美国感到自己是英国人或者欧洲人,而在英国又时常感到自己是美国人。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因素,她的诗总是能从最平凡、最日常的事物及题材入手,运用她高超的语言操控技巧,展示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空间与视野。另外,她父亲的宗教信仰对她的影响也使她的诗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些特色在她自己的访谈中及文章里也多次得到印证,尤其是她在1984年发表的文章《诗人的观点》中曾表示,作为艺术家,应该信仰灵感或者直觉,如果缺少想象力,单凭学识及杰出的理性是永远都无法完成创作的。这需要将人生之门向神圣、向超自然的存在敞开。任何艺术的创作都会经历神秘,虽然这一点并非所有艺术家都认可。

在本诗中,几个中心隐喻都盘旋着神秘气息,尤其是陡然跃现眼前,幽灵般的18世纪的马车及乘者,若隐若现的车灯。更为诡异的是,他们一如来时的神秘,又于一瞬间化为虚无,湮没于无边的暗夜之中。因为在本诗中诗人的任务不是解释悲伤,甚至也不是为了描述悲伤,更不用说找出悲伤的原因了。所以诗人将所有的目光都锁定在悲伤独有的感受上。超然于一般的感性,一般的同情,一般的沉溺其中,一般的人际关系及事情,她用的意象既不哀伤,也不牵涉到某个人的个人感觉。她给出的只是事实,悲伤入骨的客观情况,悲伤予人的永恒的情状。诗中的神秘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悲伤的神秘,不可捉摸、不可预测,有时偏偏又无从逃避而又无力承受。

参考文献

1.Lynch,Denise E.“Denise Levertov and the Poetry of Incarnation.”Renascence:Essays on Values in Literature 50.1-2:49-64.

2.Schwartz,Leonard.“Guillevic/Levertov:The Poetics of Matter.”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A Scholarly and Critical Journal 38.3(1992):290-298.(www.xing528.com)

3.Martín González,Matilde.“Be(com)ing a Woman:Subjectivity and Poetic Vision in Denise Levertov.”Revista Canaria de Estudios Ingleses 40(2000):371-288.

4.Block,Ed,Jr.“Spirit in the Poetry of Denise Levertov.”Renascence:Essays on Values in Literature 50.1-2.

5.Surman,Diana.“Inside and Outside in the Poetry of Denise Levertov.”Critical Quarterly 22.1(1980):57-70.

6.Greene,Dana.“Denise Levertov:Poet and Pilgrim.”Logos:A Journal of Catholic Thought and Culture 13.2(2010):94-108.

7.Gallant,James.“Entering No-Man’s-Land:The Recent Religious Poetry of Denise Levertov.”Renascence:Essays on Values in Literature 50.1-2:123-134.

8.Janssen,Ronald R.“Dreaming of Design:Reading Denise Levertov.”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A Scholarly and Critical Journal 38.3(1992):263-2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