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罗德·品特的创作研究:探析品特艺术个性的风格成因

哈罗德·品特的创作研究:探析品特艺术个性的风格成因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括起来,品特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次,生活经历是构成品特独特创作个性的主要原因。另外,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修养也是影响品特作品个性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他们无不渗透在作品之中。大致来看,品特风格主要在三方面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第一,时代及社会因素。最后通过对品特戏剧作品的分期,阐释了品特戏剧创作及其戏剧在各个阶段的特点与风格。

哈罗德·品特的创作研究:探析品特艺术个性的风格成因

没有一个作家的风格不是受他的人格决定的,没有一个作家的风格不是从他的人格那里汲取力量的(233)。也就是说,人格是风格的灵魂,是风格内在的精神支柱。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论风格》一文中提到“风格即人”的著名论点,马克思对此十分赞赏,并阐述过类似的见解。因此,艺术风格不是别的,正是创作主体思想、审美意识的表现方式,是艺术家本人的印记和标志(234)。品特的风格是品特本人的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是受品特的创作个性所制约,并贯穿于艺术家较长时间的创作过程中。概括起来,品特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主观因素

所谓主观因素,亦即内部因素,是形成艺术风格的首要原因,正是这些自身条件决定了品特把握生活、表现生活的独特性,使之在创作中体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首先,影响品特风格个性的是他与生俱来的幽默天性。作为一个英国人,品特毫不例外地熟悉“taking a piss”的英式幽默交流方式。品特自己也认为幽默是他创作的一种特质:

“幽默是一个神秘的事物,它是我教养的一部分,虽然我从不写那些我称为滑稽的事情,可是这些事情有时却使我发笑。”(235)

品特的幽默总发生在暴虐行为之中,当他写作时,会觉得有些场景很滑稽好笑,同时在他的视觉中,也总看到两个人在笑。这种审美心理结构使他创作出诸如《微痛》和《维多利亚车站》这种极其幽默的对话语言和《归于尘土》等政治性极强的黑色幽默对白。其次,生活经历是构成品特独特创作个性的主要原因。这些我们在第一节中已经提到:品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的宠爱和独居的环境,尤其是为躲避战争的空袭,强制与父母分离的经历使他形成了孤独、安静的性格;另一方面,品特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亲戚朋友很多,到了周末,家中亲戚总会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天性得到极大的释放。这让品特的性格中又添了些放荡不羁的元素,反映在品特大部分作品中有许多喝酒、喝咖啡的场面。影响品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是婚姻生活,它在品特作品中留下了最深的印记,如:《归家》、《背叛》等。另外,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修养也是影响品特作品个性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他们无不渗透在作品之中。

(二)客观因素

品特风格并不是他的主观随意性的表现,而是在他主观特性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相结合中表现出来的。大致来看,品特风格主要在三方面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第一,时代及社会因素。战争的恐怖和战后的生存困境形成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使他努力通过多种可能性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境况和意义,因而,作品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印记。例如:早期的作品常常表现外部的威胁,后期的政治剧中常常反映独裁政治的恶劣行径。无论年轻时用“房间”意象表达生存的焦灼,还是中年期用“性”关系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怀疑与隔膜,以及后期创作中常常用政治的意象来证实这个世界上的权力与暴力,所有的一切都集中表现了品特对于人类生存方式带有质疑和痛苦的探索。第二,民族因素。犹太人的血统让品特在战争结束后依然受到侵犯和威胁,形成品特叛逆与反抗的性格特征。另外,犹太民族特定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状态、风土人情渗透于他的创作之中,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的风尚影响到他的创作倾向。第三,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环境中的文化状况、文化氛围及艺术的形式因素等等。品特风格与变异、特定的文化与生活状况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居住条件与品特本人每一个时期的真实的条件正好吻合,这无疑佐证了品特创作风格的变化特征是随着生活条件而变化的,造成他在题材上取舍、结构上安排、语言上使用、技巧上探求都与处在动态中的文化环境相适应。

品特戏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家庭背景是艺术家诞生的外部条件。而品特的艺术天赋、反叛性格和审美的直觉性是品特创作的内部条件。内部和外部的要素奠定了品特艺术成功的基础,然而品特的戏剧观对于他的艺术品的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品特戏剧的“情境”结构,发现“仪式性情境”是品特戏剧的本质,独特的“威胁”情境是品特风格的标志之一。本章通过论述品特戏剧艺术的本质、功能以及目的,诠释了观念是如何影响品特的审美心理,作用于他的艺术品上的。通过确定“威胁喜剧”的范畴,厘清了“威胁喜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清了“威胁喜剧”与荒诞戏剧的边界。最后通过对品特戏剧作品的分期,阐释了品特戏剧创作及其戏剧在各个阶段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展示作品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阐释了品特戏剧的模糊性、贯穿性和整体性特征。

————————————————————

(1) 根据BBC新闻2011年9月7日发布的消息:拥有喜剧剧院所有权的大使剧院集团(ATG)宣布坐落在伦敦西区的威斯敏斯特市,喜剧剧院于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将被正式命名为哈罗德·品特剧院。该剧院最早于1881年10月15日开业,1884年取名为喜剧剧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剧院进行了重大的重建工作,并于1955年12月再次开业。至今为止,观众席基本上仍然是1881年的三层马蹄形阳台设置。

(2) King,Kimball.Modern Dramatists:A Case book of Major British,Irish,and American Playwrights.New York:Routledge,2001.转引自陈红薇.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哈罗德·品特[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3) Billington,Micha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

(4) Billington,Micha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5

(5) Billington,Micha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9.

(6) Smith,Ian.Pinter in The Theatre [M].London:Nick Hern Books,2005,p.16.

(7) Smith,Ian.Pinter in The Theatre [M].London:Nick Hern Books,2005,p.11.

(8) Billington,Micha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7.

(9) 艾伦·邓特.新闻编年史,1947年3月,引自迈克尔·比林顿.哈罗德·品特的生活和工作.London:Faber and Faber,1996,pp.13-14。

(10) Billington,Micha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1.

(11)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描写了数种非自主记忆出现的情形。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睡梦中或半梦半醒状态下,非自主记忆忽然涌现;另一类就是人在清醒中、对审美记忆有所期待的情况下,因某种熟悉事物的出现而获得非自主记忆。

(12) Billington,Micha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9.

(13) Billington,Micha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3.

(14) 顾永芝.艺术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15) 阿利,格雷.朗文英汉双解词典[Z].郑荣成,王瑞,段世镇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6) 参见朱光潜.诗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53页。

(17) 哈罗德·品特访谈,写作、政治以及“入土为安”[J].戴从容译.上海文学,2006第2期。

(18) Harold Pinter.Harold Pinter:Plays One[M].London:Methuen,1976,p.10.

(19) 哈罗德·品特.写作、政治以及《入土为安》——哈罗德·品特访谈[J].戴从容译.上海文学,2006年,第2期。

(20) 顾永芝.艺术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6页。

(21) 谭容培.审美直觉之真义:心的敞亮与物的解蔽[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2) 王宽宇,吴卫.唤起审美直觉——约瑟夫·阿尔巴斯作品艺术特色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3) [英]哈罗德·品特.品特论戏剧[J].刘雪岚译.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第1期。

(24) 顾永芝.艺术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25)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付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26) 坎普敦认为,“威胁喜剧是一个由喜剧行为派生而来的诙谐拼字游戏,即用犹太英语口音的发音方式而产生出的威胁”。见:Merritt,Susan Hollis.Pinter in Play:Critical Strategies and the Plays of Harold Pinter.1990.Rpt.with a new preface.Durham and London:Duke UP,1995。

(27) Esslin,Martin.Pinter:A Study of His Plays[M].London:Eyre Metguen,1977,p.51.

(28) Dukore F.B.Harold Pinter.Houndmills 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8,p.25.

(29) Peacock D.Keith.Harold Pinter and the New British Theatre. 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97,p.63.

(30) Peacock D.Keith.Harold Pinter and the New British Theatre.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97,p37.

(31) 顾永芝.艺术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第216页

(32) 王树昌.喜剧理论在当代世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33) Batty,Taylor,Mark.Harold Pinter[M].London:Northcote House Publishers Ltd.,2001,p.9.

(34) Batty,Taylor,Mark.Harold Pinter[M].London:Northcote House Publishers Ltd.,2001,p.9.

(35) “Bio-bibliographical Notes”in “Bio-bibliography”for Harold Pinter,by The Swedish Academy,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05,The Nobel Foundation,Nobel Prize.org,Oct.2005,compiled by the Swedish Academy.

(36) Raby,Peter,ed.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rold Pint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07-108.

(37) 徐子方.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

(38)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6页。

(39)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11页。

(40) 莫·卡冈著.艺术形态学[M].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339页。

(41) http://www.haroldpinter.org/home/index.shtml

(42) 阎广林.喜剧创造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页。

(43) 阎广林.喜剧创造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页。

(44) [奥地利]安东·埃伦茨维希.艺术视听觉心理分析——无意识知觉理论引论[M].肖聿、凌君、蕲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86页。

(45) 李军学.论喜剧艺术的本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第59页。

(46) 顾永芝.艺术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47) Esslin,Martin.A Study of His Plays [M].London:Eyre Metguen,1977,p.51.

(48) [英]马丁·艾斯林著.荒诞派戏剧[M].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2页。

(49) Esslin Martin.A Study of His Plays [M].London:Eyre Metguen,1977,p.49.

(50) 桂杨清,郝振益,傅俊.英国戏剧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50页。

(51) 王钰良,周钰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第699页。

(52) 袁文平.威胁荒诞真实——论品特“威胁性喜剧”的审美特征[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42-145页。

(53) 丁扬忠.谈戏剧观的突破[N].戏剧报,1983年,第3期。

(54) 从1983年开始,上海的《戏剧艺术》、北京的《戏剧报》发起了一场持续一年多,席卷全国的“戏剧观大讨论”,被学术界称为“新时期开创了美学意义上的戏剧理论研究”的“契机”和“标志”,见:丁罗男.戏剧艺术[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3,第3期。

(55) 丁罗男.戏剧艺术[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3,第3期。

(56) 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第4页。

(57) 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56页。

(58)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2页。

(59)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4页。

(60) 参见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章《关于戏剧情境》,另参见谭霈生.戏剧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09页。

(61) 见:An Interview with Harold Pinter by Mireia Aragay and Ramon Simó,Unitersitat de Barcelona,Department de Filologia Anglesa i Alemanya,6 December 1996.

(62)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1页。

(63)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4页。

(64)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2页。

(6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63~364页。

(66) [英]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第10页。

(67) [法]狄德罗.论戏剧诗[A].张冠尧等译.狄德罗美学论文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79页。

(68)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A].朱光潜全集(6)[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77页。

(69)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60页。

(70)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55页。

(71) [美]理查德·谢克纳.人类表演学的现状、历史与未来[J].孙惠柱译.戏剧艺术,2005年,第5期。

(72) [美]理查德·谢克纳.人类表演学的现状、历史与未来[J].孙惠柱译.戏剧艺术,2005年,第5期。

(73)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4页。

(74) 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页。

(75) [英].威尔逊·奈特莎士比亚与宗教仪式[M].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杨周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11页。

(76) 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1页。

(77) [法]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M].桂裕芳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第41页。

(78) Artaud Antonin.A Collected Works 4 [M].Antonin Artaud andvictor Corti Trans.London:Calder & Boyars,1976,p.35.

(79) Brook,Peter.GrotowskiArt as a Vehicle[M]//Schechner,R.and Wolford,L.,ed.al.The Grotowski Sourcebook.London:Routledge,1997.

(80) Schechne L R,Wolford L.The Grotowski Sourcebook[M].New York:Routledge.1997,p.376.

(81) Grotowski Jerzy.From the Theatre Company to Art as Vehicle[M]//Thomas Richards's Art work with Grotowski On Physical Actions.London:Rutledge,1995,p.122.

(82) Heilpem J.Conference of the BirdsThe Story of Peter Brook in Africa [M].London:Methuen,1989,p.22.

(83) Levi Strauss.Mythologiques,Le Miel aux cendres[M].Paris:Plon,1966,p.32.

(84) 梁燕丽.20世纪西方探索剧场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404页。

(85)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76页。

(86)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76页。

(87) Grahan White Anthony.“Ritual”in Contemporary Theatre and Criticism[J],Educational Theatre Journal,Vol.28,1976(October)p.319.

(88) Burkman Katherineh.The Dramatic World of Harold Pinter:Its Basis in Ritual[M].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1,pp.9-10.

(89) Hinchliffe Arnold P.Harold Pinter[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81,p.140。

(90) 自白“原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和价值提供的担保,后来意指对自身行为或思想的承认。个人曾经长期透过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家庭、国籍、保护人)证明自身;而后人们则根据个人能够或被迫讲出自己的真实情况来证实一个人。”见:杜小真.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第324页。

(91)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05/pinter-lecture.html

(92) Mel Gussow.Conversation With Pinter[M].New York:Grove Press,1994,p.82.

(93)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94) 王明居.一项跨入新世纪的暧昧工程——谈模糊美学与模糊美[J].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95) 王明居.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美学——模糊美学研究[J].学术界,2000年,第4期。

(96)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4-255页。

(97) 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112页。

(98) Harold Pinter.“Interviewed by John Sherwood”[N].BBC European Service,1960,March 3.

(99) Gary Gutting.French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38.

(100)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39页。

(101) 哈罗德·品特.艺术、真实和政治[J].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诺贝尔基金会,2005年12月7日,见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05/pinter-lecture.htm

(102) 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200页。

(103)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7、118页。

(104) 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200页。

(105) 邓中良.品品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106) 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139页。

(107) Alastair Macaulay.“Pinter Shows off His Talent for Menace Theatre”[N].Financial Times,Jan.12,2001,p.12.

(108) Harold Pinter.Various Voices[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9,P.238.

(109) [英]哈罗德·品特.刘雪岚译.品特论戏剧[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第1期。

(110) Harold Pinter.Various Voices.New York:Grove Press,1998,p.21.

(111) 见:1980年10月5日《观察家》记者米丽娅姆格·劳斯与品特的访谈。

(112) Batty,Taylor,March.Harold Pinter[M].London:Northcote House Publishers Ltd.,2001,p.2.

(113) 1996年12月6日,品特被巴塞罗那大学玛丽亚·阿拉和合拉莫尼·西莫采访时的讲话,见:Ian Smith,Pinter in the Theatre[M].London:Nick Hern Books,2005,p,93。

(114) Ian Smith.Pinter in the Theatre [M].London:Nick Hern Books,2005,p.61.(www.xing528.com)

(115) Mell Gussow.Conversation With Harold Pinter.New York:Grove Press,1994,p.123.

(116) Mell Gussow.Conversation with Harold Pinter [M].New York:Grove Press,1994,p.123.

(117) Mell Gussow.Conversation with Harold Pinter [M].New York:Grove Press,1994,p.92.

(118) 1962年布里斯托尔国家学生戏剧节上的讲话。

(119) 见品特1961年1月在接受《新剧院杂志》编辑亨利·汤姆森德采访时的答复。

(120) 见《巴黎评论》记者劳伦斯·米·本斯基1966年对品特的采访。

(121) 品特1980年10月5日接受《观察家》记者米丽娅姆格·劳斯的访谈。

(122) Michael Billington.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32.

(123) Harold Pinter.Various Voices[M].New York:Grove Press,1998,p.23.

(124) Harold Pinter.Letter to A friend,(1955)[M].// Martin Esslin.The Peopled Woundthe Work of Harold Pinter.New York:Anchor Books 1970,p.247.

(125) Michael Billington.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91.@@注:等效戏剧的内心独白是根据等效原理而来,是指戏剧内心对话所产生的惯性力。而等效原理是从爱因斯坦于1911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个基本原理演变而来。等效原理的基本含义是指重力场与以适当加速度运动的参考系是等价的。这一规律于1915年正式以原理的形式提出。等效原理共有两个不同程度的表述:弱等效原理及强等效原理。弱等效原理原是指观测者不能在局部的区域内分辨出由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或由物体所产生的引力,而它是由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成正比例这一事实推演出来,这个关系首先是由伽利略及牛顿用一系列的实验断定出来。而强等效原理是指在时空区域的一点内的引力场可用相应的局域惯性参考系去描述,而狭义相对论在其局域惯性参考系中完全成立。

(126) Martin Esslin.Pinter:A Study of His Play [M].London:Eyre Methuen,1977,p.51.

(127) Batty Taylor Mark.Harold Pinter.Tavistock:Northcote House Publishers Ltd,2001,p.3.

(128) 波尔蒂克.牛津文学术语词典.第2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1页。

(129) 高万云.文学语言的多维视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85页。

(130) 胡经之.西方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1页。

(131) Simner J,Mulvenna C,Sagiv N,et al.“Synaesthesia:the prevalence of atypical cross-modal experiences”[J].Perception,2006, 35(8):1024~33.”

(132) Cytowic,Richard E.Synesthesia:A Union of the Senses2nd ed.[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2002

(133) Day,Sean.Types of Synesthesia.http://home.comcast.net/~sean.day/html/types.htm

(134) Hubbard E M,Arman A C,Ramachandran V S,Boynton G 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grapheme-color synesthetes:brain-behavior correlations”.[J].Neuron,2005,45(6):975~85.

(135) Rich A N,Mattingley J B.Anomalous perception in synaesthesia: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02,3(1):43~52。

(136) Simner J,Holenstein E.Ordinal linguistic personification as a variant of synesthesia[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7,19(4):694~703.

(137) Galton F.“Visualized Numerals”.[J]Nature,22(543):494~5.

(138) Saenz M,Koch C .The sound of change:visually induced auditory synesthesia[J].Current Biology,2008,18(15):pp·650~651.

(139) 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2页。

(140) 在音乐理论中,五分之四圈(或四分之三圈)显示12个半音音阶的音以及显示相关的主要和次要键之间的关系。

(141) Harold Pinter.Complete Works:One [M].New York:Grove Press Inc.1976,p.117.

(142) 见[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送菜升降机[M].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32页。

(143)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送菜升降机[M].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01页。

(144)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送菜升降机[M].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05页。

(145)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归于尘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9-11页。

(146)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归于尘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147)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归于尘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66页。

(148)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归于尘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63页。

(149)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归于尘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80页。

(150) [英]哈罗德·品特.华明译.归于尘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258页。

(151)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9.

(152)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9.

(153)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9.

(154) 齐欣.论品特戏剧的独特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55)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73.

(156) Peacock D.Keith.Harold Pinter and the New British Theatre[M].London:Greenwood Press,1997,p.37~38.

(157)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92.

(158)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77.

(159)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90.

(160)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98.

(161) Esslin,Martin.Pinter:A Study of His Plays.[M].London:Eyre Methuen,1977,p.91.

(162)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11.

(163) Esslin,Martin.Pinter:A Study of His Plays [M]. London:Eyre Methuen,1977,p.116.

(164) Peacock D.Keith. Harold Pinter and the New British Theatre.[M]. London:Greenwood Press,1997,p.77.

(165) Billingtom,“The Dwarfs”[N].Guardian.18 July 1972.

(166) Esslin,Martin. Pinter:A Study of His Plays [M]. London:Eyre Methuen,1977,p.125.

(167)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40.

(168) 邓中良.品品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169)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43.

(170) http://www.haroldpinter.org/plays/.plays_lover.shtml

(171)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61.

(172) Esslin,Martin.Pinter:A Study of His Plays.London:Eyre Methuen,1977,p.158.

(173) 《收集证据》和《情人》。

(174)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59.

(175) Penelope Gilliatt“Achievement from a tightrope”[N].The Observer.6th June 1965

(176)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62.

(177)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68.

(178) John Peter,“The Homecoming Truths”[N].The Sunday Times,26 January 1997.

(179)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 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80.

(180) Billington,Michalel. 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68.

(181) Billington 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and Faber,2007,p.167.

(182) www.haroldpinter.org/plays/plays_homecoming7.shtml.

(183)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77.

(184)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80.

(185)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 [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97.

(186) 见The Sunday Times[N].27th November 1994

(187) Harold Hobson.“Paradise lost”[N].The Sunday times,6th July 1969.

(188) Harold Hoson.Paradise lost[N].The Sunday times,6th July 1969.

(189)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11.

(190)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33.

(191) Lois Gordon.Pinter at 70.[M].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2001,p.85.

(192) 欧文·沃德尔.品特的另一面[N].星期日独立报,1993年2月14日。

(193)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 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45.

(194)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 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57.

(195)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 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78.

(196)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 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55.

(197) Harold Pinter.Complete Works 4[M].New York:Grove Press,1990,p.225.

(198)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 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258.

(199)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 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327.

(200) Francis Gillen and Steven H.Gale.The Pinter Review :Annual Essays 1992-1993[M].Florida:The University of Tampa Press,1993,pp.119~120.

(201) Steven H.Gal.Critical Essays on Harold Pinter[M].G.K.Halland Co.Boston,1990,p.160.

(202) James Joyce.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t as a Young Man[M].New York:B.W.Huebsch,1916,p.199

(203) 贝克特电视剧鬼魂三重奏》,题目借用贝多芬的第五钢琴三重奏(绰号《鬼魂》),1977年4月17日在BBC第2套节目播出。

(204) 以下简称阿拉斯加

(205) 这里的记忆显然有误(笔者)。

(206) 陈红薇.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哈罗德·品特[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5页。

(207) Mel Gussow.Conversation with Pinter[M].New York:Grove Press,1994,p.116.

(208) 匡咏梅译.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作品选.《世界文学》,2006年,第2期,第38页。

(209) Mell Gussow.Conversation With Harold Pinter[M].New York:Grove Press,1994,p.82.

(210) Ian Smith.Pinter in the theatre[M].London:Nick Hern Books,2005,p.65.

(211)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104.

(212) Merritt Susan Hollis.“Harold Pinter's Ashes to Ashes:PoliticalPersonal Echoes of the Holocaust”[M].//Francis Gillen and Steven H.Gale.The Pinter Reriew,Florida:The University of Tampa Press,2000,p.73.

(213) Merritt Susan Hollis.“Harold Pinter's Ashes to Ashes:PoliticalPersonal Echoes of the Holocaust”[M].//Francis Gillen and Steven H.Gale.The Pinter Review,Florida:The University of Tampa Press,2000,p.73.

(214) Conklin,Robert.“Political and Personal Worlds of play:Women at Play Perform Pinter's Ashes to Ashes”[M].//Francis Gillen and Steven H.Gale.The Pinter Review,Florida:The University of Tampa Press,2000,p.132.

(215) Conklin,Robert.“Political and Personal Worlds of play:Women at Play Perform Pinter's Ashes to Ashes”[M].//Francis Gillen and Steven H.Gale.The Pinter Review,Florida:The University of Tampa Press,2000,p.138.

(216) Billington,Michalel.Harold Pinter[M]London:Faber and Faber,2007,p.384.

(217) Giles Gordon.“Power to Glory”[N].The Spectator,24 March 1984.

(218) Mell Gussow.Conversation with Harold Pinter[M].New York:Grove Press,1994,p.87.

(219) 南丁格尔·本尼迪克特.“这是一个伟大的剧团公司”[N].泰晤士报,1998年5月15日。

(220) 陈红薇,战后英国戏剧中的哈罗德·品特[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4页。

(221) 见:Harold Pinter,“A play and Its Politics,A Conversation between Harold Pinter and Nicholas Hern”[M]//,One for the Road,p.16.

(222) 保罗·泰勒.“土耳其和库尔德人的政治”[N].独立报,1988年10月21日。

(223) Harold Pinter.Various Voices[M].New York:Grove Press,1998,pp.81~82。

(224) Esslin Martin.“Harold Pinter's theatre of Cruelty”[M].//Kathering H.Burkman and John L.Kundert-Gibbs.Pinter at Sixt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p.35.

(225) 罗伯特·库什曼.“品特让人精神崩溃的十分钟”.[N]星期日独立报,1991年7月21。

(226) Ronald Knowles.From London:Harold Pinter,[M].// Francis Gillen and Steven H.Gale.The Pinter Review, Florida:The University of Tampa Press,1994,p.119.

(227) HP Source,Time Out,15~22 September,1993,pp.16~19;reprinted with minor variations as ‘Pinter:my play,my polemics,my pad’[N].The Guardian,20 September,1993,p.13.

(228) 厄洛斯是小爱神,他的罗马名称丘比特更为人熟知。他是阿瑞斯和阿芙罗狄蒂的儿子,是一位小奥林波斯山神。他的形象是一个裸体的小男孩,有一对闪闪发光的翅膀。

(229) Ronald Knowles.From London:Harold Pinter 1993-1994[M].// Francis Gillen and Steven H.Gale.Florida:The University of Tampa Press,1994,p.119.

(230) 迈克尔·比林顿.“空间入侵者”[N].卫报,2000年3月。

(231) 帕梅拉·费舍尔.“美国音乐剧院表演品特独幕剧”[N].旧金山审查,2001年9月21日。

(232) 谢里丹·毛利.“品特的两部戏《庆典》”[N].观众,2000年4月1日。

(233) 王志强.风格美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0页。

(234) 田川流,刘家亮.艺术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293页。

(235) Harold Pinter.Various Voices[M].New York:Grove Press,1998,p.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