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结构和大致框架|哈罗德·品特及其创作研究

基本结构和大致框架|哈罗德·品特及其创作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结构上,本书由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澄清本论文的学术背景、主要论题和研究方法等主导观念。第二个层次是从作品创作的综合艺术手法的运用解读艺术品的结构内涵与特质。剧本作品在手法上,运用许多象征和比喻,语言简练,对话常常停顿,出现沉默的场面。

基本结构和大致框架|哈罗德·品特及其创作研究

在结构上,本书由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澄清本论文的学术背景、主要论题和研究方法等主导观念。五个章节是全书的研究内容,结语是对整体研究的结论。在内容上,本书分为四个层次五个章节。第一个层次从二战之后哲学观念与时代背景对品特所产生的戏剧观念的影响出发,探究品特艺术构思、艺术表现的过程,从品特艺术创作的能力看品特戏剧观对其艺术作品生成的影响。第二个层次是从作品创作的综合艺术手法的运用解读艺术品的结构内涵与特质。第三个层次是从表演与导演的观念出发,分析品特是如何解决了困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的“逼真”与“离真”同时实现的问题,第四个层次是从风格的表层、深层和整体来揭示品特风格的独特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美学特色。

————————————————————

(1) 见:瑞典文学院2005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

(2) 注:品特官方网的戏剧界面有32部戏剧,但是笔者减去了Other Places(1982),因为,Other Places就是指Family Voices,Victoria Station,A Kind of Alaska三部戏剧,实际上是这三部剧的合集。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2000年)这一部戏剧是由品特和导演狄·特雷维斯共同改编而成的戏剧剧本,它最初是品特改编自普鲁斯特小说电影剧本,这部电影自1972年改编以来,从未拍成电影。

(3) 参见邓中良.品品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4) 仵从巨、司雯.“房间”内外——读品特与《看房人》[J].名作欣赏,2006年,第17期。

(5) 施咸荣,屠珍,梅绍武,郑启.荒诞派戏剧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277页。

(6) 许真,谢振元校.品特——看管人[M].//袁可嘉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3册(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80~257页。

(7) 章俗.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参考资料[M].黑龙江社会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年,第109页。

(8) 袁可嘉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3册(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80~257页。

(9)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2)[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10月。

(10) 文中指出:剧本涉及种族歧视问题,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精神面貌和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剧本作品在手法上,运用许多象征和比喻,语言简练,对话常常停顿,出现沉默的场面。

(11) 文美惠,胡湛珍.外国名剧故事500(中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467~469页。

(12) 廖星桥.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449~450页。

(13) 流扣.品特对“沉默”的探索[J].上海戏剧,1982第2期。

(14) [英]理查德·劳·从愤怒到超然[M].刘明正,钱申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175~233页。

(15) [英]理查德·劳.从愤怒到超然[M]刘明正,钱申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213页。

(16) J.L.斯泰恩.荒诞派戏剧:贝克特和品特,见J.L.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2)[M].郭健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97页。

(17) 参见:http://www.mask9.com/node/11675。

(18) 邓中良.品品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19) 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第343~351页。

(20) 邓中良.品品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21) 邓红霞.哈罗德·品特荒诞主题的表现手法[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第3期。

(22) 杨戈.“房间”里的戏剧——品特剧作述评[J].外国戏剧,1994第4期。

(23) 方柏林.哈罗德·品特的语言剧[J]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第4期。

(24) 李定清,王勇.《升降机》与品特的荒诞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1998第3期。

(25) 胡捷.《送菜升降机》的艺术风格[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6) 汪义群访谈录.品特的《背叛》及其在中国的首演[J].戏剧艺术,1998年第2期。

(27) 郑嵩怡.胁迫:存在于荒诞与真实之中——试谈品特戏剧的艺术魅力[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28) 何其莘.英国戏剧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第496页。

(29) 丁守和等.世界当代文化名人辞典.[Z].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387页。

(30) 桂扬清,郝振益,傅俊.英国戏剧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31) 郝振益,傅俊,童慎效.英美荒诞派戏剧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年。

(32) 黄晋凯主编.荒诞派戏剧(外国文学流派研究资料丛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17~541页。

(33) 李涛.日常生活幻觉——现代西方剧作家和作品[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162~169页。

(34) 叶水夫.文科知识:百万个为什么:外国文学(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第348~349页。

(35) 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插图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24~732页。

(36) 李明滨.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6页。

(37)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72页。

(38)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71页。

(39) 见南方周末2005年16月21日刊登的夏榆撰写的文章

(40)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tempdir/200510210009.htm

(41) http://wxb.wenxuebao.com/hqwt/200510/t20051021_691080.htm

(42) 杨静蒙太奇式结构——论品特剧作《背叛》和《山地语言》的后现代艺术特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3) 杨静.品特戏剧中人物塑造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4) 尹永华.品特的《背叛》与日常的生活[J].上海戏剧,2002年,第5期。

(45) 达力.《背叛》何以倒叙[J].上海戏剧,2002年,第6期。

(46) 刘永来.《背叛》“背叛”什么?[J].上海戏剧,2002年,第6期。

(47) 杨剑龙.演绎现代人生的尴尬与无奈——评英国当代名剧《背叛》[J].上海戏剧.2002年,第6期。

(48) 胡宝平.“品特风格”的颠覆意义[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

(49) 梅晓娟.荒诞的真实——哈罗德·品特-《送菜升降机》会话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0) 陈红微.《虚无乡》:品特式“威胁主题”的演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51) 陈红薇.《虚无乡》:品特式“威胁主题”的演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52) 郑继霞.论露丝在《归家》中的角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53) 杨春艳,李雪.对阿特伍德和品特《使女的故事》的对比分析[J].学术交流,2004(7)。

(54) 王宁.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名著导读(戏剧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5~212页。

(55) 王丽丽.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0页。

(56) 李公昭.20世纪英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0~325页。

(57) 袁德成,李毅.英美作家创作艺术论:从莎士比亚到品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58) 刘岩著.西方现代戏剧中的母亲身份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第193~256页。

(59) 郭月霞,张俊编.世界文学速查手册(彩图)[Z].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第359页。

(60) 华明.崩溃剧场——西方先锋派戏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1) 王翠艳.哈罗德·品特:熟悉的陌生人[N].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20日。

(62) Esslin,Martin.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Inc.,2000,p.238。

(63) 袁德成.品特在中国:回顾与反思[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64) http://www.artsbird.com/ch/news/artsnews2.php?db=5&thisid=8407

(65) 2006年2月10日新浪娱乐资讯

(66)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tempdir/200510210009.htm

(67) 安妮玛丽·库萨克与哈罗德·品特.哈罗德·品特访谈[J].胡明华译.译林,2006年,第2期。

(68) [英]哈罗德·品特,归于尘土[M].华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69) 杨振同.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人生[J].红豆,2005年,第12期。

(70) 万之.隔日黄花再生香——简评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剧作家品特[J]西湖,2005年,第12期。

(71) 张国臣,李军.哈罗德·品特其人其作[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2) 张兴武.“威胁大师”与反战斗士——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J].阅读与写作,2006年,第1期。

(73) 鲁有周.哈罗德·品特的人生与戏剧[J].中国戏剧,2006,第11期。

(74) 赵宏.浅析哈罗德·品特成长背景对其威胁剧和反战思想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第10期。

(75) 徐晓妮.存在,荒诞,自由——《送菜升降机》的存在主义解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第10期。

(76) 邓中良.品特笔下的母与子[J].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第3期。

(77) 陈红薇、李鲁平.哈罗德·品特诗四首[J].译林,2008,第2期。

(78) 荣广润.品特传统与荒诞的结合[J].百科知识,2005,第11期。

(79) 何其莘.品特的探索真相之旅[J].外国文学,2006,第2期。

(80) 胡宝平.荒诞与真实——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品特及其剧作[J].译林,2006,第1期。

(81) 许江.哈罗德·品特:用“荒诞”打开压抑、封闭的人生[J].三月风,2006年,第4期。

(82) 李刚.品特荒诞派戏剧中的现实主义探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3期。(www.xing528.com)

(83) 孙琦.哈罗德·品特怪诞吗?[J].剧作家,2007,第1期。

(84) 安冬.“他者”的世界——品特戏剧所揭示的人类生存现状[J].戏剧文学,2007年,第1期。

(85) 韩征顺,李健鹏.寓怪诞于现实,寄荒谬于情理——品特的《看管人》解析[J].外语研究,2006年,第6期。

(86) 朱洪祥.对“荒诞”的解构——哈罗德·品脱的《看管人》的文本解读[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87) 于志浩.梦幻世界中的真实——解读哈罗德·品特的早期主要作品[J].泰山学院学报,2006,第1期。

(88) 臧运峰,王颖吉.破碎的寓言:试论品特的威胁喜剧[J].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

(89) 耿纪永,马艳彬.陌生与熟悉之间:哈罗德·品特在中国[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90) 李永梅.国内外哈罗德·品特研究现状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6期。

(91) 袁德成.品特在中国:回顾与反思.[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92) 司建国.话语结构学说视角下《沉默侍者》中的人物权势关系——戏剧文本的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3) 王燕,谢柏梁.从《房间》话语看男性霸权[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

(94) 仵从巨,司雯.“房间”内外——读品特与《看房人》[J].名作欣赏,2006年,第17期。

(95) 杨晓娟.荒诞的真实——哈罗德·品特《送菜升降机》会话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第4期。

(96) 王雪玉.情人及其话语角色定位[J].戏剧文学,2008年,第11期。

(97) 于艳平.《最后离开》的言语交际模式与主题分析[J].时代文学2007年,第2期。

(98) 戴新蕾.暴力冲突:身份确立之途径——评品特戏剧《归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99) 叶青.话语、身体与权利——评哈罗德·品特的代表作《归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0) 刘岩.品特作品中边缘化的母亲[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01) 张雪,徐彬.《归家》中丰饶女神的隐喻与精神家园的重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02) 王燕.品特戏剧的色彩符号[J].外国文学,2006年,第6期。

(103) 刘立辉.品特戏剧的伦理学批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104) 黎林.《看管人》:归训社会中权力与战争游戏的隐喻[J].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

(105) 袁德成.论品特及其戏剧和政治的关系[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

(106) 陈红薇.道德与心理:论哈罗德·品特独特的政治视角[J].美中外语2006年,第6期。

(107) 张中载.评品特的影视剧本——以《法国中尉的女人》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

(108) 宋杰.品特戏剧的关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109) 王燕.哈罗德·品特戏剧话语里沉默现象的语用文体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110) 施赞聪.权利与政治——品特戏剧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111) 齐欣.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D].天津师范大学,2008。

(112) 邓中良.品品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113) 孙琦.流沙上的互动——哈罗德·品特的博弈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14)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见耿纪永,马艳彬.陌生与熟悉之间:哈罗德·品特在中国[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5) 闫雁.哈罗德·品特戏剧中家庭主题的演变[D].北京科技大学,2007。

(116) 陈伟彬,哈罗德·品特戏剧中的现实主义、非现实主义特色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117) 张乐.一个真实的聚光者——哈罗德·品特早期戏剧创作真相探寻[D].西南大学,2008。

(118) 赵宣.戏剧:权利的游戏——品特戏剧的语用文体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

(119) 仲晴晴.背叛:具体的威胁——论哈罗德·品特戏剧中的三角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

(120) 陆媛媛.威胁 背叛 争夺——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哈罗德·品特的作品[D].2009。

(121) 耿纪永,马艳彬.陌生与熟悉之间:哈罗德·品特在中国[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22) 彩排“审查者”是黄瑛。

(12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357b40100f4n1.html

(124) 2006年2月7日《北京娱乐信报》的记者王菲报道,http://www.mask9.com/node/11675

(125) http://www.mask9.com/node/11675

(126) http://critics.cando360.com/essay/38575.html

(127) 李新博将《哑巴侍者》翻译成《静默的守候者》,见李新博.冷酷威胁的喜剧物化——《静默的守候者》赏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1(1)。袁凤珠将《地下室》翻译成《底层》,见王宁主编.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名著导读戏剧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5~212页。

(128) Raby,Peter,ed.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rold Pint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

(129) http//:www.HaroldPinter org.home。

(130) 袁小华.哈罗德·品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

(131) Penelope,Prentice.The Pinter Ethic:The Erotic Aesthetic[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2000.

(132) Martin,S.Regal.Harold Pinter A Question of Timing[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5.

(133) Ian,Smith.Pinter in The Theatre [M].London:Nick Hern Books,2005.

(134) Begle Varun.Harold Pinter and the Twilight of Modernism[M].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5.

(135) Grimes,Charles.Harold Pinter's Politics:A Silence Beyond Echo[M].New Jersey: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36) Silverstein,Marc.Harold Pinter and the Language of Cultural Power[M].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Inc.1993.

(137) Strunk,Volker.Harold Pinter:Towards a Poetics of His Plays[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1989.

(138) [美]凯瑟琳·乔治.戏剧节奏[M].张全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139) D.Keith,Peacock.Harold Pinter and The New British Theatre[M].London:Greenwood Press,1997.

(140) Esslin,Martin.A Study of His Plays [M].London:Metguen & Co.,Ltd.,1977,pp.36~37.

(141) [英]理查德·劳.从愤怒到超然[M].刘明正,钱申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42) [英]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143) Hanna Scolnicov.Woman's Theatrical Spac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44) Lois Gordon,ed.Pinter at 70,A Casebook[M].New York:Routledge,2001.

(145) Contemporary Review:Summer 2009,Vol.291,Issue 1693,p.226-263.

(146) Contemporary Theatre Review;2009,Vol.19 Issue 2,p.208-213.

(14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4/27/2007,Issue 1791,p.12-12,3/4p.

(148) New Yorker;12/24/2007,Vol.83 Issue 41,p.54-69,7p.

(149) Sight & Sound;Jun,2009,Vol.19 Issue 6,p.33-33,1p.

(150) Massachusetts Review,Fall 2008,Vol.49 Issue 3,p.385-392,8p.

(151) Jane Wong Yeang Chui.Consciousness and Continuity in Harold Pinter's Landscape[J].Explicator,Fall,2008,Vol.67 Issue 1,pp.35-37.

(152)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07,Vol.3 Issue 4,p.30-32,3p。

(153)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07,Vol.3 Issue 4,p.37-41,5p。

(154) Modern Drama;Spring 2009,Vol.52 Issue 1,p.38-56,19p。

(155) T James,Nick,Christie,Ian and Stevens,Brad.“Harold Pinter in Search of Postlust Times”[J].Sight and Sound,2009,Jun.Vol.19,Issue 6,p.30-40.

(156) Sight & Sound;Jun,2009,Vol.19 Issue 6,p.30-40.7p

(157) Explicator;2006,Autumn,Vol.65 Issue 1,p.50-53.

(158) Comparative Drama;Fall2007,Vol.41 Issue 3,p.335-348,14p.

(159)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Aug,2007,Vol.40 Issue 4,p.643-654,12p.

(160) Hudson Review.Spring,2009,Vol.62 Issue 1,p.113-119,7p.

(161) TLS.5/30/2008,Issue 5487,p.18~18,1/2p.

(162) TLS.2/22/2008,Issue 5473,p.17~17,3/4p.

(163)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3/3/2006,Issue 4675,Special section 4 p.14-14,1/4p.

(164) William Baker and John C.Ross.Harold Pinter:A Bibliographic History.London:Oak Knoll Press,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