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共产党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的探索早在根据地时期就已经开始。由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生产力发展受毛泽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这里主要考察毛泽东对生产力的认识。早在1927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意义。他说,土地问题的解决有三个方面的意义:解放农民,发展生产力,保护革命。[5]1936年,毛泽东在和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过去几乎连动都没有动,相反地,却受到了压制——受到本国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制。”[6]这里,毛泽东把国家的独立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条件。“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的改造,改变了生产关系,因此就有了改造自然的先决条件,生产力也就日渐发展了,这从边区的生产运动和农工业展览可以表现出来,所以边区现在的社会制度是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的。”[7]1943年,毛泽东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中又明确提出变革生产方式对于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他说:“边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是过去的封建剥削关系,这种封建剥削关系,在有一半的地方经过土地革命已经完全破坏,另一半的地方经过减租减息也受到打击。这就是土地革命,是第一个革命。但是,如果不进行从个体劳动转到集体劳动的第二个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的改革,则生产力还不能进一步发展。”[8]毛泽东在这里明确阐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9]可以说,在1947年以前,毛泽东对生产力实践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解放生产力上,他看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束缚。
对于发展生产力,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有过深入的探索。1944年,毛泽东在《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10]毛泽东已经认识到,中国社会要想发展,必须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对于经济工作,尤其是工业,我们还不大懂,可是这一门又是决定一切的,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是决定社会变化的。”[11]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毛泽东还对生产力实践的步骤有了思考,他说:“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12]这里,毛泽东对生产力发展的具体途径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凡是能够操纵国民生计的关键产业如铁路、矿山等,最好由国家开发经营,其他产业可以让私人资本来发展。为了开发利用手工业及农村小工厂的巨大潜力,我们必须依靠强大的用民主方式管理的合作社。”[13]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还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生产力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和策略。毛泽东的这些理论认识,更多的表现为从生产关系入手,通过制度性建设促使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认知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生产力的发展上更多地强调生产关系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联。
此外,苏联发展生产力的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形成理论认知的源泉。由于列宁在革命胜利后不久就逝世了,因此,在生产力实践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影响最大的要数斯大林。斯大林在生产力实践上采取的是通过国家有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确保生产力高速度发展的方式,而为了确保生产力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体制上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的作用,完全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为了保证行政手段的畅行无阻,在政治体制方面则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干部任命制,权力全部集中在苏共党中央。
苏联的生产力实践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但是,这种生产力实践忽略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从长期来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动力。由于在新中国刚成立时,苏联体制的这些弊端并没有被揭示出来,因此,苏联的生产力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生产力实践的另一个来源。
这两个来源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实践的理论认知。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对生产力实践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大工业最能体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发展大工业需要通过国家有计划地建设大工厂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为了发展大工业,必须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国家,进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改革。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的曲折探索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革命夺取政权的探索,发展生产力也是在这个大的时代主题之下进行的。这种探索一直持续到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
1956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之后,要如何大规模的发展生产力?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章就集中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成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要通过工业化来实现中国生产力的现代化发展,要解决好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两类不同的社会矛盾,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这种认识受当时国际格局的影响,加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存在着经验上的不足,尚未认清中国在社会主义建成之后的主要历史任务,没有区分开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实践中出现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左”的认识和做法。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影响和冲击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有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的认识,确立了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并且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要大力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以推动中国社会的根本进步。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特色。
【注释】
[1]晏子:《晏子春秋·杂下十》,孙彦林、周若速等译,齐鲁书社出版1991年版,第292页。(www.xing528.com)
[2]资料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4-21/2989430.shtml,访问于2011年4月21日;王冲:《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史》,http://view.news.qq.com/a/20100816/000040.htm,访问于2011年9月10日。
[3]参见文锋:《“关于中印比较热”的思考》,载《北京日报》2007年9月24日。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5]参见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页。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1页。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4页。
[1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