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主题的识别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进程的影响
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最核心问题,它蕴含了时代发展的方方面面,虽然可以自动展现在人们面前,但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解读。从实践上看,能否准确解读时代主题,这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化进程。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认识在改革开放前的反复,就与脱离我国的时代主题有直接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应的是,我国社会的时代主题也已经从战争与革命逐步转向和平与发展。由于复杂的国际格局,影响了我国这一时代主题的转变。受冷战思维及当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方面认识不足的影响,革命被认为是当时的时代主题。当时普遍的认识是,要通过不断的革命进入共产主义,革命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忽视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屡受掣肘、中断,从批判“生产力论”到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一步步升级,直到最后的生产力禁区,人民想要快速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愿望也无法得到充分满足。(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我们准确的把握住了时代主题有直接关系。“文革”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恢复了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地位,并且在20世纪末的时候,确立了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地位,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我国社会的首要任务,因此,才有了今天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理论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表明,只有准确把握住时代主题,才能准确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才能结下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