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播真理的过程,也不是外部强行灌输的行为,它更是内生的自觉行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成熟过程就经历了这样的转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形成过程表明,理论要想由外部灌输变成自身内生,就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一定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且这个实际还必须要有特定的时间范围。第二,理论也要讲理。理论本身要有严格的逻辑论证,不能靠感性谩骂或权力来迫使人屈从。第三,要注重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提升。
首先,从实际出发是外部理论变成内生文化的关键。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形成过程,我们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生产力理论更多的带有模仿成分,而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形成,则已经是21世纪的事情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生产力理论是来自于苏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生产力理论是来自于欧美,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对这些理论的模仿成分大于创新;到了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结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建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其次,理论要说理。理论要想征服人,必须要说理。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进程中,存在着不讲理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关于生产力要素的讨论中,如果我们能够从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也不至于酿成后来的学术批判。“文革”中,面对生产力的问题,更是到了不说理的地步,在批判“唯生产力”论的时候,更多的是谩骂和人身攻击,根本就不讲道理,学术规范也就更无从说起。在这些不说理的批判中,我们看到,最终是真理战胜了谩骂和攻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由此形成并且深入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要实现中国化,还需要注重对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正是由于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获得了生命力,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从我国生产力观的发展来看,自1840年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以来,也开启了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由于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中国本土自生的,它更多的是在对外国的学习中而形成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引进吸收,向外国学习,然后消化吸收变成中国自己的东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进程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而且这条路走的非常曲折。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先是介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当中苏关系出现裂痕以后,我们开始向东欧、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学习,然后介绍他们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在这些生产力理论中,我们结合我国的实践进行整理,最终形成了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注释】
[1]涂金坤、王志国:《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与当今世界》,中国矿业出版社2003年版。
[2]舒作标等:《生产力通史》,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征国:《新生产力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农华西:《论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5]林炳昌:《生产力通史》,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章猷才:《对局与风险——改革开放以前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郭杰忠:《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孟海贵:《中国当代生产力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张廷银:《现代生产力经济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10]刘强:《生产力哲学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魏炳义:《生产力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李新家等:《网络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中国生产力学会秘书处:《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李厚廷:《问题与出路:落后地区农村生产力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5]刘江等:《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6]殷醒民:《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证据与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马庆斌:《城乡一体化:中国生产力再一次大解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8]孙尚军:《知识生产力与中国跨越式发展》,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9]黄凯锋:《解放文化生产力:文化管理体制的价值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www.xing528.com)
[20]方伟:《文化生产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1]谢中起:《生态视域中的生产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22]巨澜:《知识成果生产力度量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廖福森:《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版。
[24]王鲁娜:《生态生产力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用的也是传统的发展观。透过以往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批判传统发展观的时候有些偏颇,认为我们一开始就似乎走在了一条“坏”的道路上,认为我们的人民一开始就选择了通往“坏”的道路。其实这本身就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故意歪曲,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再强调量的扩张和经济增长,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在这里所探讨的质的提升。量变决定质变,正是由于量的积累,我们在今天需要质的转型。在这里,我们可以对传统社会进行反思,但对传统发展是不是要采取蔑视的态度,这值得商榷。此外,从事物发展的道路来看,事物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道路来完成发展的,我们可以进行否定,但这只是”否定之否定“的否定性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还会对今天的否定进行再次否定。
[26]数据见中国广播网:《温家宝亲切看望老科学家叶笃正、师昌绪、王忠诚》,http://www.cnr.cn/china/xwwgf/201109/t20110904_508456680_2.shtml,访问于2011年9月4日。
[27]参见顾仲阳、丁谨之:《农村读书无用论又抬头,资源分配重城市和权力》,载《人民日报》2011年8月28日。
[28]参见张丽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载《光明日报》2009年3月26日。
[29]参见岳德亮、来建强:《“向山海要地”须高悬红线》,载《半月谈》2010年第16期。
[30]参见国际在线专稿:《极端天气席卷全球,2011年刷新“最昂贵”灾害年》,载《中国日报》2011年8月4日。
[31]参见汤南、黎伟佳:《美首位华裔女议员:260美元手机中国只赚4美元》,载《广州日报》2011年9月5日。
[32]关于如何看待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2005年,因为印尼海啸引发了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与环保主义者梁从诫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到底要要不要敬畏大自然。何祚庥院士持反对的态度,认为没必要敬畏,只要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让自然沉浮;而梁从诫则指出应对自然环境持敬畏的态度,认为只有持敬畏的态度,才能有利于人与自然相处。
[33]参见肖舒楠、张维欣:《92.9%的人认为得失心过重是当下青年通病》,载《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6日,第07版。
[34]参加胡兆量:《不应该将经济地理学的对象局限在生产力范围内》,载《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4期。
[35]参见宋保仁:《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36]资料见《我国铸造业劳动生产率仍需提高》,http://www.zj998.com/supply/HYXWdetail.aspx?type=24&newsid=24876,访问于2011年9月10日。
[37]资料见《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09/12-10/2009727.shtml,访问于2011年9月10日。
[38]资料见2010年3月25日新华网:《镇江85%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体检”不合格》,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0-03/25/content_19342737.htm,访问于2011年8月10日。
[39]资料见国家审计署2009年13号公告:《“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结果》,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2302199.html,访问于2011年8月10日。
[40]资料见皮曙初、廖君:《910亿治污资金挪用现象严重专家称水分达40%》,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1110/15546946589.shtml,访问于2011年8月10日。
[41]参见褚晓亮:《核心技术确实等三大隐忧困扰我国汽车产业》,载《经济参考报》2010年1月29日。
[42]数据见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qzxzgcl60zn/t20090911_402586311.htm,访问于2011年8月10日。
[4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10页。
[44]数据见:http://cn.chinagate.cn/photonews/2007-07/13/content_8519772.htm,访问于2011年8月10日。
[45]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虽然是某些人的政治权术,但在我国的影响能够长达10年甚至直到今天还有影响,个中缘由值得我们思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