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力研究的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进程

生产力研究的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进程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以事件为中心,介绍了从新中国成立伊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内,生产力观在重大历史事件决策中的分歧及影响,史料价值非常大。

生产力研究的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进程

一、生产力研究中的处女地

生产力观中国化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进行透视,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开创性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就笔者所见尚未有专文或者专著涉及,因此本研究具有开创性。当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开始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问题的相关研究多有涉及,概括起来看,这些相关性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史学界对此问题的探索,其中以亲历者回忆录性质的著作为典型。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在这方面最具有理论价值。他以事件为中心,介绍了从新中国成立伊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内,生产力观在重大历史事件决策中的分歧及影响,史料价值非常大。不过,其注重史实性的记述,理论上的分析一般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进行更为深层次的阐释。江渭清的《江渭清回忆录:七十年征程》,他以一个地方领导人的身份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历史上的大事,其中涉及到有关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大事。(www.xing528.com)

其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力的非常多,从总体上看,虽然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方面的论述比较多,但就生产力本身的研究却不多。以许涤新、孙冶方顾准、薛暮桥、刘国光、吴敬琏厉以宁、王珏等人为代表,他们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例如孙冶方、顾准等针对计划体制的弊端,提出了用价值规律调节、发挥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李平心、于光远、孙尚清等人曾经提出过经济学要以生产力的研究为中心,只是当时的学术环境主要受“左”的思想影响,因而使得这种研究没有进行下去。20世纪80年代以后,熊映梧、薛永应等人倡导生产力经济学,并开始在政治经济学之外开设生产力经济学,这大大拓宽了生产力研究的专门化,但是对生产力研究的视角也因此限定在了经济学领域

其三,哲学层面对生产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生产力视域本身,着重论述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变动。这些研究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一直没有中断。无论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门工作者,如瞿秋白、李达、艾思奇、何思静、王学文等人,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理论工作者,如王征国、孟海贵、孙向军、廖福林、祁新华等人,这些人对生产力进行的探索,从哲学层面阐释了生产力的相关理论,我们能够从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中国化的相关进程及理论成果。这些研究者都试图寻找生产力在我国的生存土壤,但是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对生产力的研究仍旧只是从生产力的客观实体出发,探讨了诸如生产力的结构、功能,研究视野也仍旧停留在生产力本身。这些研究对于厘清生产力的内部结构、功能等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问题在于,这种解释难免会陷于马克思所批判过的“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因此,这种论述虽然有助于生产力的知识性普及,但是对于了解生产力理论的来龙去脉则帮助无多,尤其是无法揭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变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要想说清生产力问题,必须跳出生产力本身,从中国化的视角才能说清这种变化和这种变化在我国的具体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